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谈中国诗》课后练习答案(2)

《谈中国诗》课后练习答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谈中国诗》课后练习答案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5、第三自然段'欺弄'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在文中的意思是 。

  6、概括中西方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

  西方小说家: ;

  东方小说家: 。

  7、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结合全文,理解'背道而驰'在文中的含义。

  8、选出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 )

  A.这篇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家在处理真实性方面,可谓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B.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中国艺术家以假当真,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心理。

  C.中国观众常沉迷于戏剧的高潮,哄然叫好,相比之下,西方观众看戏则要冷静、理智得多。

  D.'散点透视'就是依据心灵,超越时空,追求艺术真实。

  E.艺术,要表现生活中没有的东西,这是神话小说、科幻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9、下面几句话透露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中微子的质量很小,其宇宙意义却很大。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极大部分(90%)物质皆为所谓暗物质。它们是什么东西?科学家至今未搞清楚。而中微子在宇宙中的数量十分巨大,即使如此小的质量,其总质量足以超过目前已知的星系质量的总和。宇宙暗物质之谜,因此将局部揭开。

  10、以'对严寒失去了戒备'为开头,重组下面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如果在各种宣传活动中,专家们不是忙着对暖冬做锦上添花式的一次次论证,而是多一点全面、通俗的科学解释、善意的提醒,大家对今年是'暖冬'的观念也许就不会这样深,以致于对严寒失去了戒备。

  《谈中国诗》课后练习答案

  1C、狡黠(xiá)

  2选C。A中诫应为戒,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B中灌应为贯,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D中的辨应为辩,缔应为蒂。

  3C'舍我其谁'说的是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B项'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D项'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4答案:A。|B、'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由于'应放在'公务员'之后,或者删去;C、'原因'和'恶果'重复,应删去一个;D、只争'冠军',不争'亚军'。

  5.答案:表特定含义;编造故事,以假当真

  6.答案:着意细微的变化,力求真实感;粗线条描绘,侧面烘托

  7.答案:西方艺术家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无论是戏剧、绘画还是小说,都力求真实性;而东方艺术则更懂得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大胆地以假当真,超越生活。

  8.答案:BD

  9先找中心句:'宇宙暗物质之谜,因此将局部揭开。'这里'因此'中的'此'指什么呢?是指对中微子的研究。用'对中微子的研究'来替换'此',符合要求的句子是:研究中微子的质量,将局部揭开宇宙暗物质之谜。

  10符合要求,转述正确,语句通顺,即可。例如:'对严寒失去了戒备是在专家们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忙着对暖冬忙着做锦上添花式的一次次论证而使大家对今年是'暖冬'的观念记得很深的情况下产生的,专家们的行为又少了些全面、通俗的解释和善意的提醒。

《谈中国诗》课后练习答案相关文章:

1.高三语文《谈中国诗》正文

2.人教版高二语文《谈中国诗》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3.陈情表课后训练题及答案

4.人教版滕王阁序课后同步检测题及解析

5.高二语文《说“木叶”》课后检测试卷

6.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后训练题及答案

252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