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

  阅读题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是常考的题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一)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琤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先。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过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4.“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2分):“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第二问(2分):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

  15.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概括(2分):①冬雪皎白,薄冰试步;②春天温柔,生机盎然:③夏天明媚,夕阳辉煌;④秋意渐深,秋荷摇曳。作用(4分)①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答案:(2分)指春天来了,什刹海的水充满了春意。

  (2)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夜晚的什刹海很美,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17.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②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③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和思乡之情,因而写什刹海的篇幅比较多。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二)

  杏黄色的月亮在天边努力地爬行着,企望着攀登树梢,有着孩童般的可爱的神情。空气是炙热的,透过了纱窗——这个绿色的罩子,室中储蓄了一天的热气犹未散尽,电扇徒劳地转动着。桌上玻璃缸中的热带鱼,活泼轻盈地穿行于纤细碧绿的水藻间,鳞片上闪着耀目的银光,这是这屋子中唯一出色的点缀了。这还是一个孩子送来的,他的脸上闪烁着青春的光彩,将这一缸热带鱼放在桌子上:“送给你吧!也许这个可以为你解解闷!”

  鱼竖占塑{垦_l:奎墓鱼中闪闪日月墨。丝壑:亚丕墨堡叁生盟希望吗?闪烁一阵子,然后黯然了,接着又是一阵闪光·…··但谁又能说这些细碎的光片,能在人们的眼前闪耀多久呢?杏黄月渐渐地爬到墙上尺许之处了,淡淡的光辉照进了屋子。屋予中的暗影挪移开一些,使那冷冷的月光进来。门外街上的人声开始嘈杂起来,到户外乘凉的人渐渐多了,更有一些人涌向街口及更远的通衢大道上去,他们的语声像是起泡沫的沸水,而隔了窗子,那些“散点”的图案式的人影,也像一些泡沫:大的泡沫,小的泡沫,一些映着月光的银色泡沫,一些隐在黝暗中的黑色泡沫,时而互相推挤着,时而又分散开了;有的忽然变大了,闪着亮光;有的忽然消灭了,无处追寻。忽然有个尖锐而带几分娇慵的声音:“月亮好大啊,快照到我们的头顶上了。”接着是一阵伴奏的笑声。

  玻璃缸中的热带鱼都游到水草最密的方向去了。街上嘈杂的人语声、欢笑声,暂时沉寂了下来。①谁家有人在练习吹箫,永远是那低咽的声音,重复着,重复着,再也激扬不起来了。月亮也似仍在原来的地方徘徊着,光的翅翼在到处扑飞。门外像有停车的声音,像是有人走到门边……她屏止了呼吸倾听着。那只是她耳朵的错觉,没有车子停下来,也没有人来到门前,来的,只有那渐渐逼近的月光。月光又更亮了一些,杏黄色的,像当年她穿的那件衫子,藏放在箱底的已多久了呢,她已记不清了。

  没有开灯,趁着月光她又将桌子上的那封老同学的信读了一遍,未了,她的眼光落在画着星芒的那一句上:“我最近也许会在你住的地方路过,如果有空也许会去看看你。”也许……也许……她脸上的笑容,只一现就闪过去了,像那些热带鱼的鳞片,悠然一闪,就被水草遮蔽住了。水草!是的,她觉得·心上在生着丛密的水草,把她0中那点闪光的鳞片,那点希望都遮住了。

  她怏快地将信叠起,塞在抽屉底一些旧信中间。②那低咽的箫声又传来了,幽幽的,如同_墨到熊遣游的走缝微弱的萤宴,飞到她的0中,她要将它捕捉住……对,她已将它捕捉住了那声音一直在她的0底颤动着,且萤虫似的发着微亮。

  她像是回到了往日,她着了那件杏黄的衫子轻快地在校园中散步,一切像都是闪着光,没有水草,……是的,一切都是明快朗丽的,没有草在通明的水面上散布暗影,年轻的热带鱼们在快活地穿行着,于新鲜的清凉的水里,耳边、窗外、街头没有嘈杂的声音传来。那些女孩子们说话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的“也许,也许”,她们只是写意地在那园子里走着,欣赏着白色花架上的茑萝,一点一点的嫣红的小花。

  她睁开眼睛,又大又圆的月亮正自窗外向她笑着,为她加上了一件杏黄的衫子,她轻轻地转侧:“一件永不褪色的衫子啊。”

  月光照着桌子上的玻璃鱼缸,里面的热带鱼凝然不动,它们都已经睡去了,在那个多水草的小小天地里。夜渐渐地凉了,凉得像井水。夜色也像井水一样,在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作蔚蓝色,透明而微亮的蓝色。

  她站在窗前,呼吸着微凉的空气,她觉着自己像是一尾热带鱼,终日在这个缸里浮游着,画着一些不同的圆,一些长短大小不同的弧线。她向着夜空伸臂划了一个圆圈,杏黄色的月亮又忍不住向她笑了,这笑竞像是有声音的,轻金属片的声音,琅琅的。

  11.文章除了杏黄月外,还写了哪些富有内涵的事物?请作简要概括。(6分)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她想,她永远不会了解前一个名词的意义了。

  (2)这笑竟像是有声音的,轻金属片的声音,琅琅的。

  1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中“她”读老同学的信这一情节的作用。(5分)

  14.文章题为“杏黄月”,并多处写到它,请谈谈你对“杏黄月”在文中所起作用的理解。(8分)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答案:

  11.象征希望的热带鱼,象征青春活力的杏黄衫,略带忧伤的箫声,遮住了希望的水草(水藻)等。(答对三个即可)

  12.(1)“前一个名词”指逸乐。这句话是说当年穿着杏黄衫子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的日子是逸乐的,这种逸乐的日子今后永远不会再有了。

  (2)作者把杏黄月的笑想象成轻金属片的声音,它给人一种轻而响亮的感觉,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

  1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她”想起杏黄衫,引出下文“她”对大学青春时光的回忆;内容上,情由景生,写“她”由眼前淡淡的感伤转入回忆往事的快乐(逸乐)。

  14.(1)“杏黄月”是行文线索;(2)“杏黄月”是情节发生发展的典型环境;(3)“杏黄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杏黄月”传达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本就恬淡如杏黄月,没有什么大起大落。

34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