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解题方法详解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高考的语文阅读题会有几种的类型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的解题方法不同,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小说阅读的解题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解题方法

  一、看背景思人物。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二、观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情节理构思。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小说中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似乎与主要情节“看病”关系不大,但却揭示了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这样构思就深化了主题,使魏力的前恭后倨变得更为自然,同时也为下文写林森心理的变化作了铺垫。

  四、获主旨多思考。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高考文言文的固定句式介绍

  (1)、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例: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例: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2).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14.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7.顾……哉: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8.独……耶(乎):难道……吗

  例: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3)、表示感叹

  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直……:只不过……罢了

  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21.惟……耳:只是……罢了

  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

  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3.亦……哉:也……啊

  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4)、表示揣度

  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

  例: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6.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该不是……吧?

  例: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27.其……欤?(兼表反问)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28.……庶几……欤:……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5)、表示选择

  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例: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

  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1.其……其……也?:是……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表设问:

  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

  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7)、表陈述语气

  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例: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

  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5、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

  例: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

  例:①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37.比及:等到……的时候

  例: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被动句

  38、见……于……:被

  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9、为……所……:被

  例: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9)、宾语前置

  40“唯……是……

  例:唯命是从。

  41……何……之有

  例: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10)、连词

  42.诚……则……:如果……那么(就)……

  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5.向使:假如,如果

  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47.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例: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11)、复音虚词

  49、得以:能够

  例: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50、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51、而况:何况,况且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例: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3、既而:随后,不久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54、既……且……:又……又……

  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55.可得:可以,可能

  例: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56.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例: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57.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例:何其相似乃尔。

  58.且夫:再说,而且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59.是故:所以,因此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60.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1.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例: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62.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例: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63.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例: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64.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65.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例: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

  66.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例: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67.无庸:不用,无须

  例: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68.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例: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6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例: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71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例: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72.以故:所以

  例: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

  73.以……故:因为……的缘故

  例: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7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

  例: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75.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76.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例: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77.于是:对……,然后就,于是

  例: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78.……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例: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79.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例:①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高考常考的文言文词集汇总

  1.爱

  舍不得,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

  代词,怎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代词,哪里,什么地方: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加在……之上: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

  介词,表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通“披”,穿: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

  pī通“披”,分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倍

  背弃,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本

  树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推原,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伶官传序》。

  本来,原来: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这、那: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

  6.鄙

  边远的村邑: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见识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自谦之词: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7.兵

  兵器,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军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争,军事: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用兵的策略:故上兵伐谋。《孙子·谋攻》

  8.病

  重病,病重:子疾病,子路请祷。《论语·述而》

  疲劳,劳累: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弊病,毛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担忧,担心: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不顺利,窘困:吾向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9.察

  选拔,考察和推举: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洁白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10.朝

  使……朝拜: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

  拜见,拜访: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

  11.曾céng

  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连……都: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怎么: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词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zēng

  与自己隔四代的亲属: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12.乘chéng

  登,升:乘彼堍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凭着,趁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顺应,顺着: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冒着,顶着: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13.诚

  实在,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果真,如果: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14.除

  宫殿的台阶: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信陵君列传》

  拜官,任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15.辞

  讼词,口供:听其狱讼,察其辞。《周礼·乡土》

  托词,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审讯,审问: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汉书·苏武传》

  命令: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计较: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古代的一种文体:《楚辞》《归去来兮辞》

  16.从

  cóng远房亲戚: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活板》

  zòng,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7.殆

  危险,危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谋攻》

  近于,几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通“怠”,懒惰,松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8.当

  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在,处在: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

  逢,遇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担当,担任: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承担,承受: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

  执掌,主持: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

  相抵,顶: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判决,判罪:当死,赎为庶人。《李广列传》

  通“倘”,如果: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19.道

  取道,道经: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行程: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方法: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通“导”,疏通,引导: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古代行政区划分: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左忠毅公逸事》

  20.得

  对,正确,恰当:此言得之。《六国论》

  领会,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伯牙与钟子期》

  通“德”,感激: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该不会……吧: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1.度

  气度,常态: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越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制作词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惜,因自度其曲。《扬州慢》

  次,回: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22.非

  违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论语·颜渊》

  非难,反对: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秦始皇本纪》

  不同寻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意外的变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除非,除了: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

  无,没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不对、不正确: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3.复

  返回,回还: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再,又: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通“覆”,覆盖,盖住: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24.负

  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25.盖

  超过,胜过: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大概,大约: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因为,由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句首语气词,表议论的开始:盖一岁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26.故

  老朋友,老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故意,特意: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赤壁之战》。

  27.顾

  回头看: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探望,拜访:三顾臣与草庐之中。《出师表》

  但,只是,不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促织》

  反而,却: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28.固

  险要: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季氏将伐颛臾》

  坚决,坚持: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确实,实在: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究竟,到底: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仍旧,仍然: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9.归

  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妇女被遣回娘家: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同“馈”,赠送: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复合词):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30.国

  国都,京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地域,土地: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猜你感兴趣:

1.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技巧总结

2.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总结

3.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4.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的正确答题方式

5.如何提高高考语文阅读能力

6.高考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

376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