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赏析环境描写叙述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高中语文的小说阅读是比较的简短的,但是学生需要提炼出需要的答案,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小说鉴赏的环境描写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赏析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描写的技法

  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A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B烘托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往往是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设置的,从而显露其性格。

  C推动情节发展。

  D暗示社会环境。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夫社会历史图画。

  E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级循环答题法)

  2.具体环境描写作用

  A、小说开头,作用一般为定下感情或叙述基调,是的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B、营造特定意境氛围,感染读者或主人公。

  C、场景在人物出场前,功能为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某个情节,功能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D、如果场景置于人物描写之中,功能可能是揭示人物性格。

  E、如果某场景作为小说主背景,其作用可能是一种象征。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的答题格式

  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A.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论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C.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⑤.夸张

  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B.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读者

  C.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⑥.比拟:生动形象

  A.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C.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D.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E.使叙述生动形象

  F.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⑦.设问:吸引读者

  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B.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C.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D.提掣全篇,带动全文

  E.用于篇末,余音不绝

  ⑧.反问:加强语气

  A.加强语气以利论辩

  B.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

  C.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中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用字简炼,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场面描写:使人物情貌一览无余。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虚实(正侧面):引发作者联想,使人物形象特点更突出、更丰满。

  对比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某一性格或情感。

  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故事情节介绍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⒈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

  (1)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2)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⒊考题示例

  (1)情节类常规考题示例

  (辽宁)《遗璞》2、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2)情节类探究题示例

  (09辽宁)《遗璞》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答案】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4.答题指要

  (1)命题指向: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②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③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

  ④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⑤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2)解题技巧

  ①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②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③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④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3)答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课文

2.边城高中语文课文原文及鉴赏

3.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案例

4.高中语文课文《荷塘月色》赏析

5.高中语文人教版《变形记》赏析

6.高中语文题及答案

376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