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中语文秋季学期期中试卷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高三的作文以议论文为主,普通人想作文高分,最终追求的是议论性散文的境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三语文,喜欢的来多多参考哦

  高三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依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出不同的监察制度体系。在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监察体系,但也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对官员进行监督纠察的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官僚制度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在秦代,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当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对调节统治者内部关系、保障统治机器正常运转、澄清吏治、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职责、特点,可以总结出其中蕴涵的智慧。

  监察网络覆盖面广。在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的整个官僚体系都被纳入监察网络之中。监察制度不仅覆盖整个官僚系统,而且也涉及国家政务的方方面面,如行政监察、立法监察、人事监察、司法监察、经济监察、军事监察、仪制监察、文教监察、科考监察等。有时还派出御史进行专门监察,如巡仓御史就是为监察仓库而被特别派出的。这些监察制度囊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涉及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在实践中对于纠弹违法官吏、监督国家政务实施、贯彻政策与法令等都体现出比较突出的制度功效。

  对监察官吏要求较高。严格监察官选任、规范监察官行为是贯彻实施监察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历代选拔监察官首先要考察其道德品质,监察官必须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不徇私情、刚正不阿。其次,需科举出身,以保证其文化素养。再者,监察官要有地方工作经验。此外,监察官必须严格依法监察,如有失监、漏监或贪赃枉法,则加重处刑。如《大清律例》规定:科道官受人馈送、收人财物,以及买卖多取价利,较其他官员罪加二等处罚。御史纠弹要有实据,不得风闻言事,对于捕风捉影者予以制裁。监察官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比如,汉代中央最高监察官御史中丞和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在朝会中都有座位。元世祖也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注重监察立法。随着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监察立法也相应地有所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法典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使得监察活动有法律根据。不仅如此,监察立法也限定了监察权的行使,使监察官不得随意超出法律范围行事。清朝的监察法《钦定台规》,集历代监察立法之大成,包括训典、宪纲、六科、各道、五城、稽查、巡察和通例八类,内容十分完备。这也是中国古代治理中重视法律作用的表现。这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监察法体系,不仅具体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鲜明特色,而且在世界监察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于中华文化土壤,其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从总体上看,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对官员进行监督纠察的制度。

  B.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对中央、地方官员及政务的全方位覆盖。

  C.中国古代对监察官的选拔要求高于其他所有官员,对监察官犯罪处罚也更严厉。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论证,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官僚制度的形成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B.文章具体论证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积极作用,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做了肯定。

  C.文章通过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意在让现代人们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D.文章以清朝的监察法《钦定台规》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建设过程中注重监察立法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负责地方监察的官员虽然历代名称各不相同,但因负监察使命,更能得到快速地晋升。

  B.不断地扩大监察网络的覆盖面,就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及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C.只要严格监察官的选任,让道德水准高的人任职,就能保证监察制度的贯彻实施。

  D.监察立法不仅使监察活动有法律根据,也使得监察官监察权的行使得到了约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林克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我们潜伏在船上,林克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然后用手指在嘴唇那儿竖了一下,示意我们不可出声。

  我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

  父亲咽了口唾沫,我听见了“嚓嚓——”的声响,这“嚓嚓”声很快变成了“噗噗”声,循声望去,发现一团灰黑的影子正在湖的对面移动!父亲抑制不住兴奋地“哦”了一声。

  堪达罕在夜色中镇定自若地行进着,父亲瞄准了它,然而未等他射击,它突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当堪达罕离我们近了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因为看它的模样,它一定是胃口很大的,万一父亲打不中它,它反扑过来,我们的佳乌就会被它踏碎,我们只能逃跑。如果跑得慢,被它逮着,定是九死一生了。

  林克确实是个优秀的猎手,当堪达罕沉入水中,让湖面的月亮又圆满起来的时候,他非常镇静,耐心等待着。直到它从湖水中站了起来,心满意足地晃了晃脑袋,打算上岸的时候,林克才把枪打响。枪响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跟着蹦了出来,我看见堪达罕栽歪了一下身子,似乎要倒在水中的样子,但它很快又站直了,朝枪响处奔来,我顾不得林克的嘱咐了,我哇哇大叫着,魂魄已被吓丢了七分。林克又在它身上连打两发子弹,它才停止了进攻。不过它也不是立刻就倒在水中的,它像酒鬼一样摇晃了许久,这才“咕咚——”一声倒下了,溅起一朵巨大的水花。鲁尼欢呼起来,林克也长吁一口气,放下枪。我们又等待了两三分钟,确定它已无声息的时候,这才撑着桦皮船,从柳树丛中穿梭而出,飞快地荡到湖心。

  堪达罕的头浸在水里,身躯只露出一角,好像一块被磨去了棱角的青石。鲜血已把湖心染成黑夜的颜色。想着刚才还在悠闲潜水吃着针古草的它说没气就没气了,我的牙齿打颤,腿也哆嗦起来。而鲁尼却是那么的兴高采烈。我知道,我永远做不了出色的猎手。

  【注】《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描写“我”同父亲、弟弟一次夜间狩猎的经历,呈现给读者一次惊险刺激的狩猎之旅,感受到鄂温克人独特的民族风情。

  B.“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行船时的惬意,与下文狩猎时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C.枪一响,“我”吓得魂飞魄散;看到死去的猎物,“我”吓得颤抖,弟弟却非常高兴,这表明弟弟比“我”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猎手。

  D.文章画线部分描绘了堪达罕被射杀后的场景,给人留下了血腥的印象,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

  5.从全文看,父亲为了把鲁尼培养成为出色的猎手做了哪些事情?(6分)

  6.“我”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长租公寓是近几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租房市场上的“新物种”。这种针对工作不久的独居青年开发的公寓又名“白领公寓”“单身合租公寓”。区别于传统租房模式,长租公寓通常是由商业机构将业主房屋租赁过来,进行标准化装修改造,配齐家具家电,以单间形式出租给上班族,并提供各类标准化服务,租客的租赁期限一般为一年。在上海的中环沿线,这样一个单间的月租,一般在2500-3000元之间。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长租公寓服务商已超过1200家,房间单位数超过200万间,并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相比传统租房,长租公寓私密性好、配套全、安全系数高、社交成本低,对年轻租客更具吸引力。其中73%的长租公寓租客将私密性好作为首选因素,此外大部分青年租客较关注提高生活便捷度的公共配套,也有不少青年希望社区内具备书吧、咖啡厅、公共客厅、办公洽谈等个性空间。以“V领地青年社区”为例,在现有的公共区域中,社区的公共客厅最受租客欢迎,此外,多媒体室、健身馆、操场等区域也成了很多租客的休闲娱乐之所。

  调查显示,居住在长租公寓中的年轻人十分愿意就近社交,在App上的活动、交易、求助等各项社交功能中,租户对活动功能热情较高。

  (摘编自张斌《“独居时代”,年轻人都住哪里》)

  材料二

  长租公寓市场规模预期(亿元)

  材料三

  独在异乡,独身居住,独自一人,“空巢”青年的数量正在一线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增加着。“空巢”青年们第一个绕不过的难题就是租房。陌生的室友、老旧的社区、狭窄的社交圈子让这一代人更显孤独。独居生活中,缺乏情感寄托、社交圈子窄、交流空间有限是“空巢”青年们最为普遍的三大痛点。

  针对这些情况,国内众多长租公寓纷纷采取行动,希望用新的生活理念打破以往传统租房的局限,为年轻人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摆脱“空巢”的第一步就是让爱好各不相同的“空巢”青年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对此,长租公寓品牌“红糖里”主动承担了组局人的角色,主动搜集起了住客们的爱好,并定期在公寓举办主题兴趣小组活动。每到周末假期,公寓还会组织各种城市探索活动、节日主题派对、明星住客分享会等,这些活动能帮助住户迅速找到兴趣相投的友邻,走出打破隔阂的第一步。不仅如此,“红糖里”在公共空间上也做足了功课,这对于进一步拓展“空巢”青年的社交圈非常有效。同时,“红糖里”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为住客以及创业者们提供了足够的社交空间和气氛,在这样充满创意的载体及环境下,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想法就能碰撞出更多的机会与火花。他们可以在“红糖里”一边尽情地享受生活,一边和朋友们为工作努力拼搏。

  (选自《长租公寓正在成为“空巢”青年的社交法宝》)

  材料四

  日前,阿里巴巴旗下闲置交易平台“闲鱼”发布的《“闲鱼”空巢青年租房数据》显示,闲鱼租房用户中,32%是空巢青年,在多个一线城市,空巢青年人均租房花费低于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大家同为空巢青年,租房却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中的整租群体人均花费2200元租用整套房,而租用单间的每月只花1200元。数据发现,空巢青年对于租房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没什么都不能没有WiFi,便利店成了空巢青年租房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爱干净、单身、好相处等条件成了空巢青年选择室友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空巢青年中的“90后”群体十分亮眼,即使只租住单间,他们在房间朝南、独立卫生间、厨房、飘窗等方面的要求均高于“80后”空巢群体,即便“蜗居一隅”,“90后”也在尽力活出生活品质。

  (选自《“闲鱼”空巢青年租房数据:90后爱租什么房》)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长租公寓服务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这与“空巢”青年的数量以极快的速度增加分不开。

  B.空巢青年是指独自一人在异乡居住的年青人,空巢青年普遍存在缺乏情感寄托、社交圈子窄和交流空间有限的问题。

  C.空巢青年在租不同类型住房时的花费差距明显,而对租住的房屋也会有个性化要求,有没有WiFi及便利店非常重要。

  D.材料三以“红糖里”为例阐述了长租公寓如何为年轻人带来了更好的居住体验,材料四阐述了空巢青年对于租住房屋的具体要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租公寓是租房市场上的“新物种”,主要针对工作不久的独居青年开发,提供各类标准化服务,租赁期限一般为一年。

  B.从材料二看,长租公寓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近年发展迅速,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期是十年前的4倍多。

  C.“红糖里”非常注重对房客公共空间的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满足他们对社交圈子的需求。

  D.即使“蜗居一隅”,“90后”比“80后”空巢青年更亮眼,他们只租住单间,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高于“80后”同类群体。

  9.你觉得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增强长租公寓的吸引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天宝四年四月,固让朔方、河东节度,许之。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蕃息。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B.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C.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D.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也称宫禁。

  B.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因此称节度使。

  C.河东,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所以将山西省西南部称为河东。

  D.卒,古代不同身份人的死亡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天子死曰崩,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忠嗣深受皇恩,刚毅寡言。皇上因为王忠嗣父亲的缘故,曾收养他并赐他姓名,他长大后十分刚毅。

  B.王忠嗣具有武略,深懂兵法。玄宗和他谈论兵法,他能自由应对,玄宗大感意外,认为他是一个将才。

  C.王忠嗣治军有方,屡立战功。他把率军维护边疆稳定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他在军中一直享有很高威望。

  D.王忠嗣持事有远见,未雨绸缪。他在石堡城的事上做出准确的预判,在购买战马的事上取得预期效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5分)

  (2)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l4~15题。

  别葛使君

  王安石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①,令堂清坐亦鸣弦②。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注】①置榻:《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下士。②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前句点出朋友治政有方,后句则写善政的具体效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追攀更觉相逢晚”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相见恨晚之情,知己之意寓于其中。

  C.“谈笑难忘欲别前”既有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也有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心理活动。

  D.颈联具体描绘葛使君治政时礼贤下士、百姓生活安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钦佩之情。

  15.有人认为,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 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江中清冷月影烘托江边送别、举酒难欢的惨淡氛围的两句是“ , ”。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 , ”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顶礼膜拜

  B. 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

  C. 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

  D.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20. 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顾!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21.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根据材料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天,印度理工学院校长门前站着200名大学生,他们手里拎着水桶,愤怒地抱怨着,学校的供水一直有问题,这次学生失去了耐性,他们情绪激动,要求校长立即解决。校长冷静地质问学生:“你们是印度理工的学生吗?印度理工,就是要学会解决问题,不要仅仅抱怨。明天一早,你们带着解决方案来见我,我们一起解决它。”学生散去了,第二天一早,学生们带来了三四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C 【解析】“中国古代对监察官的选拔要求高于其他所有官员”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明了监察官的任用条件较高,“高于其他所有官员”于文无据。

  2.B 【解析】“具体论证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积极作用”分析错误,并没有具体分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局限性。

  3.D 【解析】A“但因负监察使命,更能得到快速地晋升”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提到了对监察官的重视并无“更能得到快速地晋升”的信息;B监察制度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制度的功效,而不是范围越广,作用就越大;C“就能保证监察制度的贯彻实施”说法错误,道德水准高只是条件之一。

  4.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分析错误,从上文对父亲狩猎细节的描写及小说“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主题来看,这只是狩猎场景的再现,并非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

  5.【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能力。①在鲁尼八九岁时,就带他在营地附近狩猎。②在带“我”和弟弟打猎路上,讲解上佳乌后的禁忌。③告诫鲁尼好猎手不能在出猎时胡乱说话。④狩猎过程中向“我们”分析怎样根据猎物的踪迹判断猎物的种属及特征。⑤潜伏时,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⑥给鲁尼做出了怎样选择最佳时机打猎的示范。(每点1分)

  6.【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①“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情节的推动者贯穿全篇,对其他人物的态度及感受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展示的。②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文中父亲、弟弟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突出。③第一人称使人物、事件描写更真实自然,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点2分)

  7.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年均30%的速度增长”的是房间单位数,而不是长租公寓服务商。

  8.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他们只租住单间”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即使只租住单间”。

  9.【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的能力。①做好对租客群体喜好的调查,能及时了解租客们的租住需求条件。②对房间内的硬件设施进一步改进,家具家电配置标准化,强调房间的私密化。③建设书吧、公共会客厅等公共配套服务项目,强化就近社交功能,提高生活便捷度。④了解租客的交友爱好,为其寻找合适的租房邻居,打造共同的兴趣空间。(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10.C【解析】“即”是“就”的意思,只能和“各召”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和“出”相连,和前面相连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样A和D不能选择。B和C区别的地方主要在“军罢却纳/若遗失”这里,“纳”是收上来的意思,和前面连在一起表示“战斗完后收回”。这样只能选择C。

  11.D【解析】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C【解析】“一直享有很高威望”不准确,原文中“望减于往日矣”可以看出这一点。

  13.(1)王忠嗣曾经说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的短处,于是被他们诬陷,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2)每次到互市的时候,王忠嗣就抬高马的价格来引诱诸蕃,诸蕃听说这个消息,争着来卖马,他们只要来了,王忠嗣就买下。

  【解析】

  (1)这个句子没有主语,是省略句,应该补全主语“王忠嗣”,赋分1分。“短”原来是短处的意思,这里应该用作动词,翻译成“说某某成的短处”,赋分1分。“为所”是被动句式,赋分1分。句意通畅2分。

  (2)“高”是抬高的意思,赋分1分。第二个“市”是动词,买卖的意思,赋分1分。“竞”是争着、争相的意思,赋分1分。“辄”是就的意思,赋分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忠嗣,太原祁人。原名训,由于父亲为朝廷身死缘故,赐名忠嗣,在禁宫中供养多年。等到长大,雄毅而少言,受人尊重有武略,玄宗因为他是兵家子弟,和他讨论兵法,应对纵横,皆出意料。玄宗对他说:“你今后必然为良将。”王忠嗣曾经说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的短处,于是被他们诬陷,王忠嗣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划占领新城,有人说以忠嗣的才能足以完成,若要取胜,非他不可。希望随即上奏请求,皇上诏令忠嗣赴河西。忠嗣年少时以勇敢自负,到了身居将职,又以稳重守边为本职。曾对人说:“当国家安定的时候,作为将领的职责是抚恤军队而已。我不想让中原的兵力疲敝,来捞取(求取)个人功名啊。”每次军队出战,便召集各将领交付兵器分发给士兵,虽然是一弓一箭,但都在上面记上用者的姓名,战斗完后收回。如果遗失,就验明其身份治罪。所以人人自勉,兵器充足。当初,王忠嗣在河东、朔方很长时间,对边疆的情况非常熟悉,很得士卒人心。到了河、陇,对当地风俗人情非常不习惯,又以功名富贵自傲,威望比往日降低。这年四月,坚持让位朔方、河东节度使职务,唐玄宗同意了。唐玄宗正在考虑攻占石堡城,下诏令征询攻战的方法,王忠嗣上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全力守卫它。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势态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策。”唐玄宗由此不高兴。李林甫特别忌妒忠嗣,每天都在寻察他的过失。李林甫又命令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唐玄宗大怒,召见王忠嗣入朝,命令三司详细审讯,几乎被陷害致死。十一月,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天宝七年,经权衡后又转任为汉东郡太守。天宝八年,王忠嗣暴死,终年四十五岁。之后,哥舒翰大举进兵攻打石堡城,攻打下来后,死者过半,竟然真的如同王忠嗣所说的,当世人称他为名将。之前,王忠嗣在朔方,每次到互市的时候,就抬高马的价格来引诱诸蕃,诸蕃听说这个消息,争着来卖马,他们只要来了,王忠嗣就买下。因此诸蕃战马越来越少,而汉军更加壮大。等到他到了河、陇,他又奏请迁移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来充实实力,他的军队又更加壮大。到天宝末年,战马繁殖增多。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14.C【解析】“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分析有误,本句就是概叙,并不是具体刻画别前欢笑)

  15. 【解析】

  观点一:同意。(1分)①这两句是写朋友与诗人别后的想象场景,借葛使君之口传达自己的心声。(2分)②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空留下告别之后的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3分)

  观点二:不同意。(1分)①这两句诗是写诗人自己与朋友别后的内心感受,(2分)②写诗人送别葛使君后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从而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3分)

  16.(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17、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成语的意思综合考虑分析。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不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通真。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素,富有节奏或章法。不合语境。历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退。历久弥坚:经历的时间长久,更加坚定不移。不合语境。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多用于贬义。对象、感情色彩不当。文中横线上的成语依次填写正确的是: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故选D。

  18、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B.“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文化色彩”衔接紧密,“天神”与下句“神乌圣禽”衔接紧密。故选B。

  19、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分析句子最常见的方法是结构分析法,压缩主干后,看看句子成分是否有残缺,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搭配等。句中有并列成分的需要分析并列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先后顺序是否合理等。C.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B.“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D.“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故选C。

  20.(1)“府上”改为“寒舍”

  (2)“令尊”改为“家父”

  (3)“抛砖引玉”修改为“批评指正”(或“发表高见”)

  (4)“恭候”改为“等候”

  (5)“光顾”改为“光临”

  21.【参考答案】患者到院后,有卡患者直接到分诊台或在收费窗口充值挂号。无卡患者,如果带着身份证,先到收费窗口办卡,然后充值挂号;如果未带身份证,则先到导诊台填写办卡申请单,然后去收费窗口办卡,最后去收费窗口充值挂号。

  22.作文

  【写作指导】

  从学生角度看:抱怨与行动;抱怨、责任与担当;抱怨别人与苛求自己;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

  从校长角度看:冷静智慧处理问题;谈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如何培养人;教育与责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知与行;让学生去做,实践更重要;解决问题与创新理念。

  附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一)内容项(20分)——题意、内容

  其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二)表达项(20分)——语言、文体和结构、卷面

  其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三、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移动端和网红经济的迅速崛起,一种新型品评大众文艺的标准正在兴起,那就是“有趣至上”。在拥挤的地铁车厢内,在人群熙攘的街头,在外卖小哥聚集的商场门口,甚至于在大学课堂上,当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手机软件寻找片刻欢乐时,这个标准正变得通行无阻。一方面“有趣”被摆到了异常醒目的位置,在浏览、点赞和弹幕显示它巨大的威力,进而成为人们争先恐后、竞相追逐和品评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对这个社会的实际作用,反倒被忽视而得不到真正讨论和有效定位。

  广播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诞生以来,针对普通人势必“娱乐至死”的告诫就不绝于耳,“有趣”基本成为低俗和无聊的同义词。“有趣至上”被看作文化平庸的新一轮表现。然而另一方面,趣味在商业逻辑中迅速膨胀,不仅成为绝大多数现代教育和商业的出发点,也成为人们自我辩护、申张生活的重要依据。在此背后,则是生活的枯燥无聊,消费文化看似丰富多样,实则是千篇一律的巨大不满和反感。

  可以说,人们被手机、网络以及背后涌动的数据流包围时,我们正充分暴露在一种叫作“有趣”的空气中。如何审视和评判它的任务却就此搁置,无从展开。对大众文化来说,这个问题却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文艺样式,在最初出现时往往需要显出某种“有趣”特质,引起人们关注,构成后续观察、思考和参与的重要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趣”意味着各色各样的好奇心与无限的可能性,是人们在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之间的转换阀,连接和推动不同类型注意力之间自由转化,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各色状况转化为深入思考的对象。就此而言,“有趣”,不但不低俗,反而是一个社会得以继续生长和进步所必需的酵母。

  当资本在网红经济上高度聚集,由注意力经济和网络直播合力构成的,却是对“有趣”这个转化阀的无限放大。在利益驱使下,“有趣”被迅速扩展为笼罩一切的评判标准。这一驱赶和放大最终会导致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间的交流无法顺利展开,一切理由由“有趣”得以转化、从而展开的有意义思考就此停滞。大多数文艺被限定在最低程度的新奇好玩之中。此时的“有趣”也就一跃成为“有趣至上”,垄断人们理解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各色喜怒哀乐的可能,成为一种情感和智力上的专制。

  如果说,现代之初随着出版印刷兴起,普通人需要随之确立能读会写的意识和技能,以便参与和主导这一重要社会文化变迁,那么现在,在网络经济时代,我们显然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常识有待确立、急需推广。其中,如何定义和捍卫“有趣”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使之既免于径直等同于低俗无聊的无视,也摆脱资本任意控制和无限膨胀,便是重要一项。至此,将资本操控的“有趣至上”与普通人由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趣”积极区分开来,也就成为当前这一轮文化形势中,普通人应该具有的新常识。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2月2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趣至上”这种品评大众文艺标准的兴盛,深受移动端和网红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B.“有趣至上”成为民众情感和智力上的专制,也将垄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欢乐与幸福。

  C.“有趣”的空气弥漫在我们身边,是手机、网络及其数据流的发展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D.“有趣至上”与“有趣”的区别,很多普通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具有分辨的常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重点阐述普通民众重视手机带来的“有趣”却忽视了它的真正价值。

  B.文章指出现代媒体大众普及的“有趣至上”娱乐,多是文化平庸的一种表现。

  C.文章提出“有趣”意味着各色好奇心,吸引人们的深度认知,会促进社会发展。

  D.文章强调,利益驱使下“有趣”成为一切的评判标准,文艺也就被限定于低俗好玩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追求趣味,是人们对无聊枯燥、千篇一律生活的不满,从而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B.为引起人们关注,很多文艺出现时,都要借助“有趣”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思考和关注。

  C.网红经济和网络直播合力发展,使“有趣”这一社会现象成为大众要思考的问题。

  D.社会日常中,很多人把无聊庸俗当“有趣”,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多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父亲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父亲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父亲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父亲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父亲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父亲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我们潜伏在船上,父亲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然后用手指在嘴唇那儿竖了一下,示意我们不可出声。

  我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

  父亲咽了口唾沫,我听见了“嚓嚓——”的声响,这“嚓嚓”声很快变成了“噗噗”声,循声望去,发现一团灰黑的影子正在湖的对面移动!父亲抑制不住兴奋地“哦”了一声。

  堪达罕在夜色中镇定自若地行进着,父亲瞄准了它,然而未等他射击,它突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当堪达罕离我们近了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因为看它的模样,它一定是胃口很大的,万一父亲打不中它,它反扑过来,我们的佳乌就会被它踏碎,我们只能逃跑。如果跑得慢,被它逮着,定是九死一生了。

  父亲确实是个优秀的猎手,当堪达罕沉入水中,让湖面的月亮又圆满起来的时候,他非常镇静,耐心等待着。直到它从湖水中站了起来,心满意足地晃了晃脑袋,打算上岸的时候,父亲才把枪打响。枪响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跟着蹦了出来,我看见堪达罕栽歪了一下身子,似乎要倒在水中的样子,但它很快又站直了,朝枪响处奔来,我顾不得父亲的嘱咐了,我哇哇大叫着,魂魄已被吓丢了七分。父亲又在它身上连打两发子弹,它才停止了进攻。不过它也不是立刻就倒在水中的,它像酒鬼一样摇晃了许久,这才“咕咚——”一声倒下了,溅起一朵巨大的水花。鲁尼欢呼起来,父亲也长吁一口气,放下枪。我们又等待了两三分钟,确定它已无声息的时候,这才撑着桦皮船,从柳树丛中穿梭而出,飞快地荡到湖心。

  堪达罕的头浸在水里,身躯只露出一角,好像一块被磨去了棱角的青石。鲜血已把湖心染成黑夜的颜色。想着刚才还在悠闲潜水吃着针古草的它说没气就没气了,我的牙齿打颤,腿也哆嗦起来。而鲁尼却是那么的兴高采烈。我知道,我永远做不了出色的猎手。

  【注】《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描写“我”同父亲、弟弟一次狩猎的经历,呈现给读者一次惊险刺激的狩猎之旅,感受到鄂温克人独特的民族风情。

  B.“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行船时的惬意,与下文狩猎时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C.枪一响,“我”吓得魂飞魄散;看到死去的猎物,“我”吓得颤抖,弟弟却非常高兴,这表明弟弟比“我”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猎手。

  D.文章画线部分描绘了堪达罕被射杀后的场景,给人留下了血腥的印象,暗含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

  5.从全文看,父亲为了把鲁尼培养成为出色的猎手做了哪些事情?(6分)

  6.“我”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图片来源于2017年11月新华网)

  材料二:

  从21日早上起,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自媒体文章迅速传播,到当日晚间,无数人的朋友圈已经被这篇文章刷屏。随着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恐慌、愤怒情绪蔓延,不少山东的家长们炸开了锅,纷纷用刷屏表达着愤怒。

  山东的家长之所以表现得格外恐慌和愤怒,原因在于几天前曝光的2017年11月的一起疫苗违法事件当中,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问题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家长的情绪反弹,有信息来源作为基础。

  而问题疫苗究竟销往哪里,自己的孩于是否注射过问题疫苗,如果注射了又如何补救等,家长们眼前如同一个信息黑洞,难以及时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只能用猜 想来增补信息真空,进而加剧了恐慌情绪。

  因此,避免恐慌情绪蔓延的正确方法,不是简单呼吁民众保持足够的理性,而是相关信息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既要跑在谣言前面,也要跑在猜想前面。

  首先,对于一些模梭两可的网络信息,要有权威部门及时发声。比如,《疫苗之王》所说“问题疫苗打入25万儿童身体”是否属实,就是一个对公众情绪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疑问,对于这类问题,不仅要迅速释疑,而且要用确保准确的数据来提高说服力。

  其次,后续将如何应对这起事件,要给出一个清晰的处理思路,让民众吃上定心丸。民众的恐慌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深入分析,应该将之当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根据疫苗流通规则,同批次的疫苗销往哪里,大方向是记录在案的。然而,就个人而言,接种的疫苗是否属于问题批次,是否也有详细的记录,已接种问题批次的儿童能不能得到通知并及时复检,以及是否应补种等事宜,都是压在家长心头的疑问,此类疑问不解,恐慌就难以消除。

  (摘编自罗志华《“疫苗危机”:别让信息黑洞加剧恐慌》,《新京报》2018年07月22日)

  材料三:

  这个周末,问题疫苗引发全民焦虑,无数家长连夜翻看孩子的接种记录本,一项项对照是否使用过问题疫苗。疫苗造假,曝光必须无死角,监管切莫轻飘飘。面对问题疫苗,忍耐后的质疑和冷漠,追问后的维权和用脚投票,都值得监管部门认真反思,慎重对待。

  近日,长生生物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国家药监局出手后,多家媒体跟进,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在对事件的追问中,公众对于疫苗 安全的焦虑不断升级,唯有尽快公开真相,才能回应质疑。

  疫苗乱象,非一日之寒。行业积弊已久,奈何每次处罚都轻飘飘。

  我们看到,某些无法无天、丧尽天良的恶企,在被查出问题之后,虽也受到一定惩罚,但与获得的孽利相比微不足道,根本不足以让其痛改前非。人命关天的闹剧后,受害者维权无力,企业“自罚三杯”,监管者惯性失语,如此“宽松”也是变相纵容造假、售假的重要原因。

  这背后有个政绩观的问题。如果对这些恶企处罚太重,动辄判处“死刑”,势必影响当地的GDP和税收的数据,因此,处罚多是些“软刀子”。

  药监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防患于未然。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流向市场的药品负责。对消费者而言,其权益只能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维护。假疫苗横行,那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如果做不到,设立这个部门干嘛?

  毋庸讳言,食品和药品的监管等,依然是人民群众普遍不满意和不放心的问题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它不仅关系着人民健康,也关系着人心聚散。

  (摘编自胡琴《面对疫苗乱象,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人民网2018年07月2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华网关于药监局对长春、武汉两家公司效价指标不合格的百白破要求立即停用的新闻,使这两家公司疫苗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

  B.山东家长表现出来的恐慌和愤怒是有根据的,很多问题疫苗流入山东,事关孩子的安全,而家长又没有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

  C.对于民众个人而言,消除恐慌的方法在于,要了解自己家庭儿童用药情况,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D.问题企业之所以不痛改前非,原因在于监管者的惯性失语,对问题企业太宽容,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朋友圈无数人的刷屏,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疫苗之王》这篇文章在自媒体上的迅速传播。

  B.新华网明确说百白破问题疫苗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

  C.只是让民众保持理性是不够的,还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让人们不胡猜乱想,恐慌等情绪才能缓解。

  D .“曝光必须无死角,监管切莫轻飘飘”体现了人们对问题疫苗事件发展的希望和担忧,食药监管涉及健康和人心。

  9.以上三则材料中,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地之根源,究万物之终结。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与学者也”。

  【注】 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节选自《宋史­道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B.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C.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D.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龙图阁是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存放皇帝御书御画、皇家重要文献及宝瑞等物,龙图阁学士名义上为皇帝出入侍从,并备作顾问。

  B.文中“移”,“徙”意思一样,均表示官员官职的平级调动。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还有:“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等。

  C.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为都转运使,简称漕,实为府、州以上行政长官。

  D.文中的手版即是官员上朝手执的象笏。它是用象牙做,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敦颐很有吏才。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拖了好久不能判决的疑案,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深得群众信赖。

  B.周敦颐政绩显著。担任南昌县令时,百姓十分敬畏,富家大姓、黠吏恶少都惴惴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又以玷污政治清廉为耻辱。

  C.周敦颐对个人荣辱淡然视之。部使者赵抃受谮言迷惑对他很严厉,他处之泰然。后来二人共事,赵抃才了解了他。

  D.周敦颐的品行高洁。黄庭坚非常推崇,说他人品高尚、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说他著作意义重大,明天地根源,究万物终始,对学者大有功劳。

  13.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2)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②诛求:强制征收、剥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歌前两联以风雨寄兴,暗写时代的动乱,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造势、作铺垫。

  B.颔联对句工巧,“高江”对“古木”,“急峡”对“苍藤”,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颈联写荒原上闲蹓着的“归马”和横遭洗劫后的村庄,传达出诗人的无穷感喟,和前两联急骤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

  D.尾联 “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展现一幅经历战乱后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

  15.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 “ , ”也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正面描写了热烈与隆重的送别场景。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8年7月下旬,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B.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D.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B.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C.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D.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B.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C.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D.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20.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内容、表达得体等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5分)

  通知

  高三全体师生:

  年级组定于11月15日召开高三年级大会,高三全体师生务必准时参加。无故旷会者,后果自负。

  11月13日

  高三年级组

  21.根据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6分)

  提起公诉是侦查终结以后的一个诉讼阶段,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以及自行侦察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把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1)上述文字告诉我们“提起公诉”的完整过程是:(每个方框内,不超过12个字)

  (2)“决定”的陈述对象是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管理,有的地方甚至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以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

  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C 【解析】A项,根据第一自然段第一句,应为“正在兴起”。B项,根据第五段内容“各色喜怒哀乐的可能”可知,选项过于绝对。D项,根据最后一段的末尾“应该具有的新常识”,选项是把“未然”当“已然”。

  2.D 【解析】以偏概全,原文是“大多数文艺”。

  3.D 【解析】根据文意,文中对把无聊庸俗当“有趣”,是持批判态度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答案】“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分析错误,从上文对父亲狩猎细节的描写及小说“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主题来看,这只是狩猎场景的再现,并非表达了“我”对父亲射杀堪达罕这一行为的不满。

  5.【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答案】①在鲁尼八九岁时,就带他在营地附近狩猎。②在带“我”和弟弟打猎路上,讲解上佳乌后的禁忌。③告诫鲁尼好猎手不能在出猎时胡乱说话。④狩猎过程中向“我们”分析怎样根据猎物的踪迹判断猎物的种属及特征。⑤潜伏时,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⑥给鲁尼做出了怎样选择最佳时机打猎的示范。(每点1分)

  6.【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答案】①“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情节的推动者贯穿全篇,对其他人物的态度及感受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展示的。②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文中父亲、弟弟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突出。③第一人称使人物、事件描写更真实自然,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点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 D 【解析】“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表述意思与原文相反,原文是“使得其所受惩罚与其所获得孽利相比微不足道”而非“使得其所获得孽利与其所受惩罚相比微不足道”。

  8. B【解析】“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曲解原文,通过材料二第三段以及文本中对如何消除大众恐慌情绪方法的论述可知。

  9.①材料一侧重于介绍国家食药局的要求,客观说明问题企业、生产批号、疫苗数量、流向等具体问题。

  ②材料二侧重于“疫苗危机”所引发的民众恐慌,重点分析民众恐慌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③材料三侧重于在这次疫苗危机中,监管部门应有的作用。

  【解析】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指向,然后结合材料归纳概括,同中求异。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D 【解析】根据句意可知,“用”是“因为”之意,语意管到“荐”;“提点刑狱”语意完整;“以……为己任”表意完整,故选择D。

  11.B 【解析】B项,“移”在文中不是平级调动,“主薄”到“县令”是升官。

  12.D 【解析】D项,从原文“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与学者也’”,可知说“著作意义重大,明天地根源,究万物终始,对学者大有功劳”的是“序者”,而非黄庭坚。

  13.( 1)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赋分点:“法”“当”“深”“酷悍”)

  (2)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赋分点:“廉”“徼”“菲”“燕”)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他博学力行,著有《太极图》,阐明天地根源,探究万物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阐发太极的内蕴,作序的人称他“言辞简约但是道理精深,文章质朴而意义重大,对学者大有功劳。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 B 【解析】“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分析错误,颔联承“雨翻盆”而来,具体描写雨景。

  15.第一问: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乱世百姓的同情,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2分)

  第二问:①对比的手法,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2分)② 细节描写,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③ 借景抒情。诗中以白帝的急风暴雨,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喻“安史乱后”国家的疮痍满目。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愁与哀思。(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任选两点的4分)

  16.(1)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C 【解析】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B、D,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可排除A,故选C。

  18. B 【解析】例句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D项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C项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A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19. D 【解析】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故选“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摩拳擦掌将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故选“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使用对象,故选“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

  20. (1)“务必”一句改为“请高三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或“望高三全体师生准时参加”)

  (2)应加具体时间,如“下午4点”

  (3)没有地点,可补上“操场”或者“体育馆”

  (4)“无故旷会者,后果自负”不得体,删掉

  (5)时间应写在落款下方

  21. (1)a.检察院自行侦察终结 b.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人民检察院

  四、写作

  【审题】

  限制性:

  1. 特定的情境设计:秋冬之际,城市中落叶飘零,怎样处理这些落叶,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考生必须在这个情境下进行思考、思辨。

  2. 有指定的思辨指向:面对城市落叶,是严防死守,确保清洁;抑或是尝试创新,打造美景;再或是因地制宜,辩证平衡。这些思考必须有所体现。

  3. “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这个引导语隐隐透露出对这种做法的否定,“但”字后面“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的内容就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取向。所以考生务必抓住“但”后面的内容审题立意。

  开放性:

  1. “对此,你怎么看待?”暗示写作角度是自由的,在和命题人价值取向大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发挥。

  2.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这句话实际是在引导考生思考类似现象,“是否有”表明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没有类似经历或体验的话,可就此一事深度挖掘;有类似经历或体验的话,可在类比情况下归纳出自己的认识。

  3. 考生在综合材料的基础上,既可以从清理的角度出发,也可从造景的角度出发,还可以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角度去评价。

  4. “你怎么看待?”暗示考生可以理性分析;“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引导考生展开联想,在同类事件的比照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或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记叙,可以议论。

  【解题】

  1. 材料的核心任务是:面对城市中飘零的落叶,你对两种处理方式有何评价;考生要有鲜明的任务意识,要在行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意味着考生要有明确的观点,更要在提出观点之后进行切合材料的分析。

  2. 在剖析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进行有选择地行文;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和“解决问题”的命题导向,弘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参考立意】

  1. 打造最美落叶,表达最美情趣

  2. 从“净化”到“美化”,从“解决”到创造性解决

  3. 打造最美落叶,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4.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张扬

  5. 打造最美落叶之景,考验管理者之智

  表达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一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

  《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 11月、12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 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年的时间里,采用的是太初历,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

  C. 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岁之首月”,朝代更换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

  B. 第三段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

  C. 第五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

  D. 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进而准确解读了“正月”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B. 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份不同,因此存有“三正论”。

  C. 秦始皇为表达“占据天下”之意,更改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从此“正月”之“正”就有了“正统”的意思。

  D. “农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重新使用夏历后,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英 雄

  佛刘

  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

  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

  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

  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

  叔叔是个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中,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

  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了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

  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整个过程,她的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多处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 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如对“叔叔”这一人物的塑造,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写,也有他人的评价。

  C. 修砌院墙时,“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

  D. “叔叔”舍身救人,“爸爸”知恩图报,待“奶奶”如亲人,这都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不幸时真诚相助的可贵精神。

  5. 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6分)

  6小说以“英雄”为题,为何却用大量笔墨来写“乡下的奶奶”?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几年,外卖行业发展迅速,从大学校园到办公室、住宅区,又登上高铁;从正餐到夜宵、下午茶,再到年夜饭,外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1月18日起,在“铁路12306”APP上预订高铁外卖时限缩短至开车前一小时。时下,不少餐饮品牌已推出了各色外卖年夜饭套餐。

  2017年,外卖平台送的品类大大扩展,除了餐食,还有药品、鲜花、水果等,消费者需要什么还可以使用“代跑腿”服务。过去,人们订外卖主要集中在午餐和晚餐,2017年夜宵和早餐占比不断扩大。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在空间上,一线城市外卖订单量依旧领先,但二三线城市发展势头迅猛。

  (摘编自2018年1月3l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互联网对餐饮业持续渗透、赋能,推动外卖行业高速增长。外卖行业经过井喷式增长之后,步入稳定发展期,消费者对于外卖的选择也开始从价格导向往品牌导向转变。数据显示,2017年超过四分之一的外卖订单来自知名品牌商家。随着众多知名餐饮品牌与外卖平台合作,餐饮品牌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强,也促使更多非品牌商家开始注重打造品牌、发展优质外卖。

  当前,网络餐饮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餐盒的环保问题、派送员的安全与道德问题和入网商家暴露出的后厨问题等食品安全隐患。

  2017年12月底,为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食药监总局约谈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国内主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强调,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开办者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配合监管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促进“互联网+餐饮”健康发展。

  消费者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对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和隐患积极监督、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对违规商家建立分级与黑名单制,严重违规的应永久禁止进入平台。

  (摘编自《告别井喷式增长,餐饮外卖注意力转向”高质量”》)

  材料三:

  (来自《2017中国外卖最新报告》)

  材料四:

  2018年1月18日,美团外卖在京举办外卖产业大会,与会嘉宾就分享、共赢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外卖在以往依托于餐饮业发展的基础上,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外卖平台相比,中国的外卖行业发展速度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未来,外卖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餐饮业的新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化乃至私人定制化的消费,这就为外卖产业创新不断细分提供了新的需求土壤和条件。相关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4亿人左右,约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美团外卖的大数据显示,20-35岁的人群贡献了74%的消费额。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变化,他们对新的品牌和新的品类也更容易接受。

  以盒马生鲜和7-11为代表的新零售、零售店业态开始经营餐饮模块,且餐饮模块在前者的经营中占据比重也越来越高。目前,快递餐饮行业整体对这种跨界经营反应却相对迟缓。与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一致的现象是,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等类目的配送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美团外卖数据显示,2017年平台上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增长率均超过200%。

  行业产业化之后,需要更加规范化,而行业玩家也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据悉,美团外卖将联合诸多餐饮商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力,并已联合相关机构成立“青山基金”,用于外卖行业对环境保护探究,承担更多杜会责任。

  (摘编自《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2018外卖产业化如何布局?》)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外卖行业目前得以迅速发展,与互联网对餐饮业的持续渗透和外卖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

  B. 当外卖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之后,消费者选择导向有所变化,这会促使更多非品牌商家注重打造餐饮品牌、提供更优质的外卖。

  C. 2014年以前,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增长率逐年上升,在此之后则逐年下降,近3年在线外卖市场发展态势不好。

  D. 作为一个新兴的充满生机的产业,中国外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餐盒是否环保、派送员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解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7年外卖行业表现出新的特点,如外卖平台配送的品类不限于餐食,订制夜宵和早餐占比不断扩大,二三线城市外卖发展势头迅猛。

  B. 从用户方面来看,2017年除住宅区等主要消费场景外,酒店、商铺等消费场景也有外卖订单,未来外卖行业可积极探索用户消费场景,扩充用户量,提升订单量。

  C. “互联网+餐饮”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开办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

  D. 近年来生鲜果蔬、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的配送需求在快速增长,导致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这一现象的出现。

  9.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我国外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傅岐①,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始新,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狱曹掾固争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岐曰:“其若负信,县令当坐。”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岐后去县,人无老少皆出境拜送,号哭闻数十里。

  至都,除延尉正,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记室,兼舍人如故。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大同中与魏和亲,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舍人如故。岐在禁省十余年,机事密勿,亚于朱异。

  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曰:“魏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侯遣使,令侯景②自疑,当以贞阳侯易景,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政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涡阳复新败退,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景果有此疑,遂举兵入寇,请诛朱异。二月,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大款③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

  (节选自《南史•列传六十•傅琰传》)

  【注解】①傅岐:南朝梁重臣傅琰的孙子。②侯景:东魏旧将,降梁,后又举兵反梁,史称“侯景之乱”。③大款:隆重盛大的礼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

  B.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

  C.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

  D.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指封建时代官员父母去世后,去官回家守孝三年,丧期满除服。

  B.大同:是南朝梁武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帝即位后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年号。明清皇帝基本上只有一个年号。

  C.江右: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因古代地理“江”特指长江,又以东为右。

  D.嫡嗣:指皇位承继人。立嫡问题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特别重要,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岐曾经仕途偃蹇。最初在梁担任官职,兼任尚书金部郎。因母亲去世辞去官职,又因疾病被闲置了很久,后被授予始新县令的官职。

  B.傅岐才能卓异,方法独特。郡府对在斗殴中致人死命的罪犯严刑审讯,毫无结果;傅岐凭自己的能力轻而易举地让案子解决了。

  C.傅岐见解独特,长于辩才。败将萧明派人回梁国,表明魏国想与梁国通好的愿望。梁国众臣一致议和,傅岐却力排众议并最终说服了皇帝。

  D.傅岐洞察力强,目光高远。侯景请求宣城王出送,傅岐建议拒绝;订立城下之盟后,文武大臣欢喜雀跃,希望就此解围,只有傅岐看破了侯景的用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乃移狱于始新,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

  (2)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宿毕侍御宅 钱起

  交情频更好,子有古人风。晤语清霜里,平生苦节同。

  心惟二仲①合,室乃一瓢空。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明发南昌去,回看御史骢。

  注:①指汉代羊仲、裘仲,是廉洁隐退之士。

  1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毕侍御有古人之风,深为钱起敬重,因此二人交往较多,交情颇深。

  B.清霜时节,钱起夜宿毕宅,二人平生受了同样的苦,因而一见面就彻夜长谈。

  C.第五六句化用两个典故,赞美毕侍御生活简单清苦,是廉洁隐退之士。

  D.最后两句想象自己第二天早晨到南昌去的情景,“回看”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15.本诗第七至十句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的“        ,        ”两句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抒写的境遇相似。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同时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写“客”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感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 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 ,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 ),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脉相承 蠢蠢欲动 灰心丧气 惟命是从

  B. 薪火相传 蠢蠢欲动 心灰意冷 言听计从

  C. 一脉相承 跃跃欲试 心灰意冷 惟命是从

  D. 薪火相传 跃跃欲试 灰心丧气 言听计从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B. 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 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 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19.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

  B. 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重塑孩子的身份价值

  C. 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

  D. 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孩子身份价值重塑的需要

  20. 请阅读下面内容,指出文段从哪四个方面介绍了“绒花”。每点不超过4个字。(5分)

  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格,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当年南京的“花市大街”,曾是绒花的海洋,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绒花制作,需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匠人制作一朵直径约十厘米的绒花,至少得花两三天,还不包括选购蚕丝等前期准备工作。红、粉、黄、绿等色的蚕丝绒,在钳子下被穿上钢丝,弯成花朵、柿子、元宝、如意等各种形状的绒花制品,色彩明快,栩栩如生。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位于南京甘家大院南京民俗博物馆的赵树宪绒花工作室具有全套绒花工艺操作和设计能力;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绒花艺人赵树宪相应成为南京惟一仍在从事绒花制作的艺人。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收益慢,绒花技艺后继乏人。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______①______?《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曾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一种君子品行。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___②____,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若的感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虽然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但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慎独是一种哲学。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_____③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下面五句是某校高三年级张贴的标语,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刘向

  非学无以广志,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马克思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期中考语文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C D C B C D D C C B D C A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 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对三个朝代定位的第一个月时间不对,据文中“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可知,商朝、周朝分别是把12月、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据“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可推测秦朝是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B项,前后因果推断的内容与原文大致相同,但原文对于这因果关系是这样表述的,“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恐怕”一词,表明是作者的推测,而不能变成必然正确的推断。D项,“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最早”一词,于文无据。文中是说“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并没有说《吕氏春秋•季冬纪》是最早的记载。C项,文中“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证明选项中“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C。

  2.(3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第一节中“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列出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和原文一致。B项,第二节中“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认为夏正 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评价正确。C项,第五节中,“此说非也”“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引用黄生的观点,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又呼应第一段。表述正确。D项,“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文中开头就提出了关于“正月”的议论话题,但分析“正月”的真正原因,是在文章的结尾。故选D。

  3.(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C项,“秦始皇为表达‘占据天下’之意,更改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强加因果。在文中也无依据。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3分)B【解析】B项,“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如对‘叔叔’这一人物的塑造,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写”错误,从小说中来看,写叔叔都是侧面描写;“我”并没有看见过叔叔的真人样子,因为从后文得知叔叔为了救“我”已经壮烈牺牲了,“我”只是从奶奶嘴里得知“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以及村里人对叔叔的评价”均属于侧面描写语句,没有直接正面描写其具体的外貌,故此项不正确。

  5. ①“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讲述,更加真实亲切。

  ②更为真实地揭示“虎子”的感恩、童年遭际和命运,事实上构成了小说的暗线。

  ③“虎子”当时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

  ④“虎子”他对叔叔、爸爸和奶奶的点评丰富了小说主题,洋溢着浓郁的人间大爱。

  (答出一点给2分,答满3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便于叙事,使“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小说用大量笔墨来写“奶奶”,借“奶奶”之口讲述“叔叔”生前的情况,使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

  ②“英雄”和“奶奶”构成情节上的因果呼应。没有“乡下的奶奶”的伟大,也就没有“英雄”的儿子。正是“乡下的奶奶”的优秀品质,才培养出热心肠的叔叔。

  ③深化小说主题。“奶奶”面对不幸,坚韧而有大爱,也是英雄。她既是英雄的母亲,也帮全家树立的英雄的典范,延续了英雄儿子的好心肠,如拒绝为自己修墙以帮助小学,心疼爸爸的劳累等。

  ④形成反差,引发读者思考。伟大的“英雄”和看似平凡的“乡下的奶奶”形成一种反差,引发读者的思考“英雄”的多重意蕴。

  (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满3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第一点可以答“烘托人物形象。作为烘托“叔叔”这一形象的次要人物,“乡下的奶奶”质朴、善良、坚韧、有大爱的性格从侧面烘托了叔叔的形象”)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C 【解析】C项2012年-2013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是呈下降趋势,“近3年在线外卖市场发展态势不好”说法错误,增长率下降不意味着发展态势不好。

  8.(3分)D 【解析】D项“导致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这一现象的出现”强加因果,原文是“与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一致的现象是,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等类目的配送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没有强调这种转变是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等类目的配送需求引起的。

  9.①餐饮个性化、品类化发展将会越来越显著。②外卖餐饮零售化和跨界经营将不可避免。③外卖行业将在规范化发展的同时重视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答到一点给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D

  11.(3分)C 【解析】不是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而是以西,古人以西为右,故称江右。江左即长江以东,即江东。

  12.(3分)C 【解析】傅岐最终并没有说服皇帝。“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可见,朱异等人坚持己见,皇帝就依从了他们。

  13.(1)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傅岐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立即认罪了。(“狱”,“脱械”,“首服”各1分,句意2分)

  (2)左卫朱异说:“(这样)边境将能够使敌寇安静,使百姓相安无事,对于国事是有利的。”(参加)商议的人都认为他说得对。(“且”,“便”,“然”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傅岐,字景平,在梁国做官,最初担任南康王左常侍,后来兼任尚书金部郎。因母亲去世辞去官职,为母亲守丧极尽礼仪,服丧结束后因忧伤成疾被闲置了很久,(后来)才被授予始新县令的官职。有个人在与他人斗殴中被打死,死者家属把状子告到郡府,郡守把他家的仇人收押在案,严刑拷打办法用尽,(但那人)始终不认罪。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傅岐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立即认罪了。依法处死(让他)为死者偿命,适逢冬至节到,傅岐就放他回家。管理监狱的官吏坚决地制止说:“古代有这样做的,今天不能这么做。”傅岐说:“如果他违背信约,我这个当县令的甘愿因此获罪。”那人最终按期返回。太守深为傅岐出众的胆识而惊叹,当即将傅岐审理这件案子的情况向上报告。傅岐后来(任职期满)离开始新县,全县的人无论老少都来拜送他出境,号哭之声传到数十里之外。

  (傅岐)来到京城,朝廷授予他廷尉正的职务,在宫廷中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多次升迁后担任安西中记室,像原先那样仍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傅岐相貌举止优雅大方,涉猎广博善于占卜应对。大同年间梁国与魏国和亲,魏国的使者一年之中两次出使梁国,梁国常派遣傅岐接待应对魏国的使者。太清元年,多次升迁后担任太仆,司农卿,舍人之职象原先那样不变。傅岐在禁省十多年,掌管机要大事,机密从不外泄,地位仅次于朱异。

  这年冬,贞阳侯萧明讨伐彭城,兵败,被囚禁在魏国。太清三年,萧明派人回梁国,说魏国愿意与梁国互通友好(想以此让梁国将叛臣侯景交还魏国),朝廷下令让有司及近臣商议做出定论。左卫朱异说:“(这样)边境将能够使敌寇安静,使百姓相安无事,对于国事是有利的。”(参加)商议的人都认为他说得对。傅岐却说:“魏国在刚刚得志之后,为什么要讲和?必定是设下离间之计,故意让贞阳侯派使者来与我们议和,这样就使侯景(对我们)产生怀疑,倘若用贞阳侯交换侯景,侯景就会心意不安,必定图谋生祸叛乱。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中了魏国的奸计。况且去年贞阳侯萧明兵败彭城,(梁国)在涡阳新近又战败撤退,现在我方接受对方的和约,更加显示我国的衰弱。(因此)讲和不能答应。”朱异等人坚持己见,皇帝就依从了他们。等到派使者前去议和,侯景果然有了疑心,于是率军反叛,入侵梁国都城,请求朝廷诛杀朱异。二月,侯景向朝廷上表,要求划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若能满足要求)就解除对京城的包围,回到原驻地。朝廷下令同意,于是在城西(与侯景)订立盟约。侯景又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傅岐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于是派遣石城公用隆重盛大的礼节送他。等到和侯景订完盟约,城中的文武大臣欢喜雀跃,希望就此解围。只有傅岐对众人说:“贼率兵叛逆,难道有求和的道理吗?”等到侯景背叛盟约,没有人不感叹佩服傅岐的。不久有诏书下达,因为傅岐勤勉辛劳,封为南丰县侯。傅岐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后来侯景攻城)京城内城失守,傅岐带病突出包围,死在家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3分)B【解析】“苦节”意为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15.(6分)①视听结合,所见之灯影,所听之雨声,从视觉和听觉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寒冷。②写景层次清晰,由低到高,由内到外。第七、八句先写低处,后写高处,第九、十句灯影、残漏写室内,雨声写室外。③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残漏雨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④情景交融,通过凄清寒冷的环境,烘托出诗人与朋友即将分离的愁苦之情。(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D【解析】①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等代代相传。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一脉相承”一般强调两者之间的继承关系,“薪火相传”则强调“相传”。根据语意,“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传下去,填“薪火相传”更合适。②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含贬义。根据语境此处没有贬低意思,填“跃跃欲试”更合适。③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心灰意冷:指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失望至极,失去了进取之心。相比较而言,“心灰意冷”程度重。此处填写“灰心丧气”更合适。④唯命是从:有命令就服从,强调不敢有半点违抗。言听计从:指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语境中,子女对父母表示出绝对的信任。选用“言听计从”更合适。故选D。

  18.(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划线句子,指出句子中存在的语病,再分析选项,逐一排除,确定答案。仔细阅读划线句子“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发现句子存在主语不明确和搭配不当的现象。从所在的语境表意来看,“儿童”应为主语,“实现……兴趣爱好”搭配不当,可改为“追求……兴趣爱好”。故选C。

  19.(3分)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原文来看,括号之前与括号之后,主要谈论的都是“儿童的身份价值与认同”,故而可排除BD两项,C项“一些特殊的仪式感”与后文“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不够顺畅,排除C项。故选A。

  20.(5分)(1)寓意; (2)历史; (3)工艺; (4)现状。

  【解析】本题要求“指出文段从哪四个方面介绍了‘绒花’”,是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将文段分层,然后概括层意即可。 本文段的层次为,第一层: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第二层: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第三层:绒花制作,需经染色……色彩明快,栩栩如生。第四层:2006年……绒花技艺后继乏人。即可概括为寓意、历史、工艺、现状四个方面。(答对1个1分,2个3分,3个4分,4个5分)

  21. (6分)(1)何谓(为)慎独(什么是慎独) (2)慎独是一种信念(品质) (3)因为国治才得以平天下

  【解析】第一空是一个问句,根据后文“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的提及一种君子品行。慎独是一种气度”,可知都是对“慎独”这一品质的论述,所以可填入“何谓(为)慎独(什么是慎独)”。第二空根据后文的论述可知,是三个分句,分别论述了“慎独是一种气度……慎独是一种哲学”,所以第二空也应该填入一句相似的句式,再根据后文的论述,可填入“慎独是一种信念(品质)”。第三空是一句递进关系的句子,根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来填,所以应该是“因为国治才得以平天下”。

  四、写作(60分)

  【解析】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某校高三年级张贴的六组标语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了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所选的六组标语通俗易懂,而又含意丰富,对读者有启发作用,能增强个人道德意识和人文素养。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六组标语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学习”“幸福”或“奋斗”的角度,激活六组标语的内在生命力。六组标语中前两句是古文经典,理解有点难度,其他的都直观易理解。①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释义: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②非学无以广志,非志无以成学。释义:一是要增长自己的才干,首先要立志,而后要努力学习,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推而广之在生活、在事业实现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就会半途而废。

  考生既可集中论述几个标语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②为基础探讨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贵在坚持;以④⑥为基础探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强调幸福与奋斗的重要关系;以③⑤为基础探讨奋斗的重要性,以及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以③⑤④⑥为基础探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只有经过顽强的奋斗和无悔的付出,才有可能收获幸福……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三个标语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高中语文秋季学期期中试卷题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高中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3.中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4.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故都的秋测试题及答案

5.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41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