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2017政治会考《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政治会考又被称为小高考,是检测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政治会考《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点归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7政治会考《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Ⅱ

  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任何哲学智慧都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活动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工作和生活。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说明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Ⅱ

  哲学指导人们的生活。真正的哲学自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的价值。

  理解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Ⅱ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阐释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即是什么,怎么样?)。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阐释人们对待事物的方法和态度,即怎么看,怎么做?)。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Ⅱ

  ⑴区别:

  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如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研究各自领域的运动变化的具体规律,而哲学则从这些具体规律中概括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⑵联系: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轻视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

  注意以下三个错误观点

  ①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总结:哲学是什么——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Ⅰ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阐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Ⅲ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明确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Ⅱ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本原,即物质 = 具体物质形态

  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它只是一种直观的想象和观测,缺乏科学依据,并没有真正揭示物质的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A、基本观点:认为原于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即物质 = 原子、分子

  B、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C、局限性:第一,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第二,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第三,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四,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 = 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它不仅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做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明确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Ⅱ

  (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是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

  如:“智子疑邻”中,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②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这些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

  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Ⅰ

  知道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Ⅰ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Ⅱ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古代科学中曾有过自发的结合,在近代二者却处在分离状态,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而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一切旧哲学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企图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历史,但它不理解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因而最终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使马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旨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者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武器。正是依赖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摒弃一切旧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嗪观与历史观脱节和割裂的根本缺陷,使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防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建立起由辩证唯物池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革命性是有机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它的科学性,集中表现为“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它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眭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显示了它极大的创新功能和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原理、每一观点,都是实践的总结。同时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认为惟有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也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才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革命性。实践活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是革命的、批判的。它以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为根本任务,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是广泛地掌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越是化为广大群众的革命实践,就越是呈现出它的彻底的革命性。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才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离开了实践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Ⅰ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 Ⅱ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Ⅱ

  原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Ⅱ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Ⅱ

  ①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②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了解规律的含义 Ⅰ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明确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懂得尊重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Ⅱ

  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 Ⅰ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起源)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生理基础)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大脑和 “电脑”都不具备。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Ⅱ

  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而且只有经过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环节,客观存在才能进入(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①意识形式的主观性;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③意识的创造性。

  (3)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Ⅱ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先有物质(本源),再有意识(派生),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

  阐释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Ⅲ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重要提示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

  ③我们在表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要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不可笼统地表述成“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阐释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Ⅲ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评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及要求 Ⅳ

  A.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B.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理解实践及其特点 Ⅱ

  (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重要提示:①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第二,实践是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第三,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第四,“一切物质性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②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并不是说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并不否定单个人实践活动的存在。

  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Ⅲ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而这就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知道什么是真理以及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Ⅰ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明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Ⅱ

  (1)真理具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又具有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Ⅱ

  (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Ⅱ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意识是物质的派生,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世界。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富于创新,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事实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党的思想路线的制定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的。

  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辩证的统一 Ⅱ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富于创新,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事实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理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意义 Ⅱ

  生活实践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Ⅱ

  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及由此形成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解放思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是我们不断认识与把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也就是在对社会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只有在我们认识并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自觉按照我国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反过来看,无论什么时候,人们不认识规律,盲目蛮干,自觉不自觉地违背规律,就不能不犯错误,不能不受惩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不断把我们的思想从对中国社会义发展规律不认识、不把握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思想解放的过程。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Ⅱ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领会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 Ⅱ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领会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 Ⅱ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阐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Ⅲ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两者相互依赖

  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②两者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指导意义)

  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二是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阐释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优化的方法 Ⅲ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则是组成系统的素材或基本单位。

  系统的特征

  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第二,有序性。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

  第一,整体性原则。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第三,优化原则。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Ⅱ

  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理解发展的实质 Ⅱ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重要提示: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阐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Ⅲ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得到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重要提示

  ①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分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是指总趋势是前进的,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事物发展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向前的。由于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折,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现象,造成总的前进中的曲折。但这并不是否定总趋势的前进性,这只是暂时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正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体现。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Ⅱ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①量变是事物在数量、速度和程度上的变化,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保持了事物质的稳定性。

  ②质变是非连续性的,是事物连续过程的中断,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③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变化是否超出了一定的“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

  (2)量变和质变关系: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的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第一,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促成飞跃。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重要提示

  全面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在理解这一原理时应当注意,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质变。

  第二,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能说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还有一种是由好变坏。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第三,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但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因为这样割裂了发展两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因此说,对事物的发展,量变、质变同样有意义。我们不能强调一点而否认另一点。

  理解矛盾概念 Ⅱ

  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叫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和关系 Ⅱ

  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统一的: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Ⅱ

  ①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比较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Ⅱ

  ①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也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②方法论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寻找解决特殊矛盾的办法,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Ⅱ

  ①原理内容: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与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方法论意义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时,要遵循从特殊(个别)到普遍(一般),再从普遍(一般)到特殊(个别)的认识秩序,不断地提高和深化认识。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工作方法。

  重要提示

  正确理解矛盾概念要澄清的几种错误观点。

  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

  ②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不能把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这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Ⅱ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同一性的作用: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二、斗争性的作用:

  1、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作准备;

  2、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总而言之,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Ⅱ

  ①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②联系(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Ⅱ

  ①含义: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联系(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该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全面,又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Ⅱ

  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领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指导意义 Ⅱ

  ①(是什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为什么)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怎么办)

  第一,要客观地如实地承认矛盾;

  第二,要全面地分析矛盾;

  第三,要在运动中把握矛盾;

  第四,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五,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和“一风吹”。

  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要求 Ⅱ

  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和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Ⅱ

  (1)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3)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Ⅱ

  ⑴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⑵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⑶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⑷创新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急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比较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明确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Ⅱ

  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依据 Ⅱ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 民本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

  2、 全面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一方面,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全面的。仅就经济发展而言,就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 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改善、经济福利的增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3、协调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

  4、可持续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

  5、统筹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

  哲学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哲学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同唯物辩证法基本要求相符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科学发展观就是以辩证发展观为哲学基础的,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辩证的发展观就是矛盾的发展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辩证的发展观就是要用矛盾的原理和方法论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二、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全面的发展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因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辩证的发展观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

  第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协调的发展观。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经济发展,忽视其他发展,最终是其他社会发展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只有城市发展,不解决农村发展,农村拖住城市后腿,最终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 发展,不大力推进中西部发展,也没有整体的健康发展。

  第四、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二是人文资源包括知识、信息、文化资源等发展。三是政治资源,包括民主政治、法律体系、政治格局、领导核心等发展。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Ⅱ

  (1)二者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二者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要提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性质是不同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Ⅱ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当代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Ⅰ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实现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已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不需要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方式来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Ⅱ

  (1)对人民群众含义的理解。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体是劳动群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算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2)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变革社会。

  懂得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Ⅱ

  ①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Ⅰ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懂得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Ⅱ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

  ①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②人的价值的体现: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即看他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他所属社会及他人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贡献了多少。

  知道什么是价值观 Ⅰ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阐述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Ⅲ

  ①含义:它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重要提示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性质上存在两种方向,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能够引领人们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道路;错误的、消极的价值观则会把人引向歧途。

  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Ⅱ

  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

  价值判断,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

  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和社会历史性 Ⅱ

  第一,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必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第二,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的原因 Ⅱ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懂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Ⅱ

  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明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Ⅱ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明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Ⅱ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阶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懂得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Ⅱ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理解人的价值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地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有多种途径,无论哪一种途径,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对他人、社会的奉献。

  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

2017政治会考《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1.《生活与哲学》政治必考基础知识点归纳

2.2017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汇总

3.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4.2017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5.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6.2017届高考政治复习要点

7.2017年高考政治复习关键知识点归纳

8.高二政治哲学提纲知识点2017

9.2017年高中同步政治知识点

197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