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高三政治卷山西晋城三模试卷及答案

高三政治卷山西晋城三模试卷及答案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三政治卷山西晋城三模试卷及答案

  考试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查漏补缺,高三同学们可以通过政治考试看清自己的不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卷山西晋城三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卷山西晋城三模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 每题4分 共48分

  1.某传统制锁企业算了一笔账:一个月按30天计算,如果人工安装2 000把锁,需要2.5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天工资是120元;而使用机器人安装,只需要一名工人,机器折旧费和电费每天最多不超过30元。该企业通过机器换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该企业的成功在于

  ①使用机器人使成本降低了一半,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②使用机器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效益提高一倍

  ③调整企业经营战略,运用新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④使用机器人有效解决了用工荒,保持企业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的知识。使用人工安装2 000把锁,每天成本是:120×2.5=300元;用机器换人,一天的成本是:120+30=150元;机器换人后,成本减少了一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①正确。成本降低不等于经济效益就会按同等比例提高,还要看利润情况,②错误。企业用机器换人,是经营战略的变化,运用新技术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③正确。材料并无涉及用工荒的问题,机器换人不一定能使企业持续发展,④错误。本题选B。

  2.“分享经济”也叫“协同消费”,是指资源所有者通过一定的平台(当前主要是网络平台)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在交通出行、短租住宿等领域发展的如火如荼。可见发展分享经济

  ①有利于居民增加享受性消费,提高消费的水平

  ②是通过过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实现的

  ③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④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发展生产能够促进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人们相互分享的消费,不一定都是享受性的消费,①错误,排除。消费的对象,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交通、短租住宿等服务,“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体现了分享经济是通过过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实现的,②正确。人们通过分享资源,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丰富了人们的消费,③正确。分享经济体现了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生产产生反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④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D。

  3.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为此2016年我国要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实行这样的财政政策

  ①是由我国当前经济的运行状态决定的

  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③是因为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影响发展

  ④可能会带来公共基础设置投资的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财政的知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滞缓的现状,我国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①正确。题干中有减税的信息,但并未表明是不是针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也体现不出教育公平、社会保障等内容,②不符合题意。减税、提高赤字率,主要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因为国家占有的财富过多,③不符合题意。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往往通过加大基础设置投资得以体现,④正确。本题选B。

  4.2016年2月23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目前河北成为首批开展马铃薯主粮化试点省份,在张家口、承德等地,种植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可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

  ①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②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③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④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马铃薯主粮话战略是指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调整了农产品结构,完善了农业产业体系,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①②正确。食用马铃薯与食品安全没有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体现采取用现代技术、工业装备等信息,因此题干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力水平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5.宪法修正案(九)第291条规定: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的修正

  ①是为了保证公民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

  ②启示我们要把法治意识贯彻在生活中

  ③告诉我们享有权利需要依法履行义务

  ④体现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知识。打击传播违法信息的行为,主要是为了社会安定,不是为了保证公民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①说法本身不恰当。使用网络是人们日常最普遍的活动,刑法修正案规定,“故意传播违法信息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启示我们要在生活中贯彻法治意识,②正确。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但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③正确。宪法修正案(九)第291条的本意是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维护社会秩序,没有直接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信息,因此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6.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下列体现我国坚持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是

  ①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②大力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公民履行促进民族大团结的义务

  ④坚持宗教事务不受国外势力支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度的知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做法,坚持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①正确。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了民族平等原则,体现我国坚持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②正确。题干强调我国如何解决民族问题,而不是强调公民如何做,③不符合设问要求。宗教事务与民族问题有联系,但④本身是坚持我国宗教政策的要求,不能直接体现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排除。本题选A。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强军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回答下面的问题。

  7.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我国国力提升以及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势在必行。从裁军三十万,到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的成立,再到重新调整划设战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改革稳扎稳打,向强军目标迈进。这说明,我国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坚持了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唯物辩证法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辩证否定的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④以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必须从“保卫国家主权边界”延伸至“保卫国家利益边界”,武装部队的功能也必须从“保卫国家领土”延伸至在区域或全球范围内保卫国家利益。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我国维护周边地区安全,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利益关系

  ③我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利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7.A

  8.D

  【解析】

  7.本小题考查实践与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随着中国国力等客观条件的变化,我国形成军队改革的认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正确。“从……到……再到……向强军目标迈进”,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正确。题干没有反映肯定和否定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通过量变去促进质变,但没有体现用部分的发展去推动整体的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本小题选A。

  8.本小题考查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知识。我国军队任务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正确。题干强调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维护周边地区安全,也不涉及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②③不符合题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体现了国家利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④正确。本小题选D。

  9.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秦俑、中国画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体味到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①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创新的知识。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又要以我为主,立足于传统,进行创新,①错误。杂技艺术最早面向世界,能够广泛吸收各种题材,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正因为这种包容性,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知识性、趣味性兼备,成就其博大精深,②正确。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杂技艺术得到不断发展,体现了实践推动了文化创新,③正确。题干没有反映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的意义,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10.长江流域因其丰富的资源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地带”。但囿于地方利益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如今,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大开发变为大保护证明了

  ①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意识活动因具有目的性而能保证实践的成功

  ③认识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真理也能转化为谬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物质运动的规律的知识。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违背了客观规律,故从大开发变为大保护,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①正确。②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我国对长江流域发展的认识出现了曲折,我国纠正错误认识,体现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③正确。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题干强调的是纠正过度开发的错误,而不是真理与谬误的转化,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

  11.把燃煤转化为电能,再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用于采暖一直被视为浪费,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普遍直接使用燃煤取暖。但无论是适应社会电气化发展方向,还是减少燃煤供暖带来的大气污染,发展电供暖都是大趋势。这主要说明

  ①受不同因素影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轻而易举的

  ②新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弱小,会导致事物的发展充满曲折

  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需要一定过程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认识的过程的知识。发展电能供暖是大趋势,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过去人们却没有认识到这种趋势,说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轻而易举的,①正确。题干只反映人们的认识水平影响了电供暖的发展,没有反映新事物受旧事物的阻碍,②不符合题意。过去人们没看到大气污染的影响和电气化的趋势,造成人们只看到电供暖造成浪费的表面联系,因此③正确。题干并不强调要根据矛盾特殊性来认识事物,并且题干也没有反映如何解决矛盾,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12.旧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目前国务院已经相继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等政策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唯物史观看,上述改革

  ①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就是要完善经济基础,调整人们利益关系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就是遵从群众的意愿,破除旧体制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其目的是解决城乡分割的问题,即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①正确。上述改革可以完善经济基础,有利于调整人们利益关系,但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的说法不准确,②不选。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我国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正确。群众意愿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能笼统地说遵从群众的意愿,④说法不准确。本题选B。

  二、综合题:共2题 每题26分 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是创新,根本靠人才。

  材料一 党的以来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人才总量大幅攀升,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已达45.9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6%;人才效能进一步提高,人才贡献率达31.9%,人才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助力“中国制造”加速崛起,联想、海尔、华为等向世界传播中国品牌好声音,有效提升了我国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为在全社会大兴人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积极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科研人才评价、流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作出改革部署。

  经全国人大会修改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鼓励科研单位和机构多形式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大幅提高科技人员奖励标准。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大力培养人才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管人才原则的原因,并说明人大和政府在做好人才工作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1)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才总量的大幅攀升,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效能和人才贡献率,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③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发挥人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升我国企业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能够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人才成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保证党在人才工作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阻碍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政府履行经济职能,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公共服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政府履行文化职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科研人才评价、流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作出改革部署,能促进人才的成长,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我国做好人才工作提供法律保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法治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劳动与就业、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点。审设问可知,第(1)问考查人才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非选择题。根据人才总量攀升、高技能人才占比提高、人才效能提高、人才助力企业发展等信息,应从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创新驱动战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分析党管人才原则的必要性,结合材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积极性”,可从党的地位这一角度组织答案;分析如何做好人才工作,可从政府的职能、人大的职权等角度组织答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追求的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

  (1)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

  (2)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每一个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请你为中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举行国家公祭等活动,创造了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环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各种爱国主义活动,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爱国主义不是凭空存在的,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割裂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联系,爱国主义就只是口号,不是现实的。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国家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在当代中国,国家的发展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存在本质的联系,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才能认识本质,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

  (3)答案示例:①立足今天,从现在做起,让爱国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②脚踏实地做人、细致用心做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不同的位置上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拼搏为国出力、为国分忧。④用警惕的眼光盯牢分裂势力、反华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点。审设问可知,第(1)问知识范围限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属于措施类试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潜移默化的特点、核心素养等方面来说明。第(2)问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第(3)问属于开放性问题,需要考生从生活体验出发,依托知识,提出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建议。

236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