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考政治时事评论集锦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时事评论训练有助于高考考生提高有效表达能力,进而提升政治学习的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政治时事评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政治时事评论(一)

  时事评论背景:

  今年全国两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比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从教育着手”“传统文化要进校园”“对各级各类学校教材进行修订,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等。

  时事评论观点: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确实应当从学校教育着手。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铸魂工程”,学校教育无疑是重要阵地。但也应当看到,在向全球化、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社会迈进的今天,教育的范围不可窄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不能仅仅框定在学校教育层面,而应立足大教育。

  如今,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社区、企业、家庭、公共文化机构等都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教育场所。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为了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艺术与人文素养,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融合,博物馆教育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德国对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只是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在社会教育机构中,甚至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也纳入相关主题,形成了“国家、机构、社会、社区、个人来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综合育人体系。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融入开放的、丰富的社会教育之中。目前,我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1万多所,许多校外教育机构都在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发适应中小学生需要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体验性的教育活动中,让青少年儿童在活动和体验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组织的走进古代钱币博物馆活动,除了带孩子们参观,还安排体验制作刀币,通过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古钱币的发展史和现代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此外,以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校外研学旅行活动,也成为很多地方进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社会共同责任和共同利益机制,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协同与配合,形成“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和“无缝衔接”的传承发展综合育人体系,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贯通校内和校外的时空资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接融合、协同育人,传统文化的铸魂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挥。

  高考政治时事评论(二)

  时事评论背景:

  西安地铁三号线号称“西安最美地铁”,平稳与安全问题却引发社会关注。日前,西安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西安地铁三号线所使用5种规格的由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缆取样送检结果均不合格。奥凯公司负责人承认,“总价4000万元左右的电缆,其中3000多万元的电缆存在质量问题”。

  时事评论观点:

  自西安地铁三号线电缆问题曝光后,西安市政府以公开处理、不遮掩的态度,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相关情况,抽检三号线电缆,向全市人民道歉,第一时间对涉事企业奥凯公司展开调查,依法控制8名相关人员……相比过去一些公共安全事件处理的速度和态度,西安市政府直面问题、行动迅速,给处于安全疑虑中的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体现出解决问题、维护安全的诚意。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从人人追问的地铁安全问题,到一个公众皆可托付的安全环境,到底需要走多久?这是直面公众追问所必须回答的。处理西安地铁三号线电缆问题,除了就具体事件进行责任追究外,还有诸多疑惑需要解开。比如,公众所质疑的陕西奥凯公司,为何在投产仅仅两个月后,就能以低价竞标方式拿下西安地铁三号线的订单?这样一个没有多少市场知名度的企业,如何被陕西省工商管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对于这些质疑,相关部门同样应该调查到底,给大家一个交代。

  种种猜测的背后,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责任认定及追究,更是安全环境如何构建的根本问题。如果不对其中的猫腻进行彻查,不管住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不堵住令人生疑的寻租漏洞,那么就算补救了一条地铁线的安全,也难以真正筑牢安全的堤坝。毕竟,涉及千万公众安全的问题,不能总是靠“网友曝光”来发现,而公众所要的也不只是涉事人的一次下跪、一声道歉,更多是如何建立制度保障、严防跑冒滴漏,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无虞。

  城市公共安全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也是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追究责任比公开道歉更为重要,制度建设也远比危机公关更为根本,唯有针对安全隐患追查到底、问责到底,并以制度建设堵住漏洞,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社会公众有理由期待西安在有了公开处理、不遮掩的良好开端后,能够在追究责任和制度建设上做更多努力。同时,各地都应以此次事件为戒,把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让政府查处、媒体监督、公众参与在公共安全问题上形成良性互补、合理互动的局面,做到对不良企业和寻租漏洞“拉黑”。

  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落实中央要求,不是将安全写在文件里、写在纸面上,而是要装在所有人的脑袋里,体现在硬邦邦的制度保障上。唯有如此,才能让城市更有安全感,让开往春天的地铁始终运行在安全的轨道上。

  高考政治时事评论(三)

  时事评论背景:

  风险社会的到来,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新挑战。提高政府的风险治理能力,有必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现代治理而言,这一要求也同样适用。

  时事评论观点:

  中国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人们在应对各种风险、危机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规律认识和文化思考。例如,恶劣的自然生态迫使人们不断适应,也产生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与现实魅力。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自实践,应该能为现实治理提供“药方”。

  理性的认知思维引导正确的治理行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风险治理中,首要的是转变现代风险认知的思维方式。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正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治理中的运用。实践中,有些地方片面地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没有在治理过程中保持“底线思维”。而底线思维,就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认知思维,其中包含了忧患意识,更强调务实自强、积极预防,是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

  没有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历史认同,现代风险治理很难取得共识和实效。这就有必要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中,把现代风险治理的原则阐述清楚,让人们更易理解、接受和践行。如传统文化中“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等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与现代风险治理坚持的“生命第一原则”相契合。同样,现代风险治理强调预防、责任、诚信、沟通等原则,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内容。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文化吸引中读懂过去、认识现在、照见未来,对推动风险治理从理念到实践的延伸大有裨益。

  “制度是文化的沉淀,文化是制度的精华。”现代风险治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更加侧重完善风险治理的制度设计,充分挖掘传统社会的忧患意识和应急智慧,将其内在逻辑纳入到风险治理制度安排中。比如,利用传统的危机预防意识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关口前移”的制度安排及预案体系的完善进行源头治理;发挥传统和合文化缓解社会矛盾的功效,进行应急管理“安全阀”的制度设计;利用“祸福相依”的辩证危机观,重塑社会大众的危机认知和危机心理等。

  “不管我们的生活组织得多么好,生活中仍然充满着危机。”现代社会既需要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治理体系,又需要高度警觉与高度负责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意识不仅属于现代文明,更映照着历史传承的影子。在现代治理中挖掘并阐发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看了<高考政治时事评论集锦>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时事评论大全

2.高中政治时事评论800字

3.高中政治时事热点集锦

4.高中时事政治集锦

5.高中时事政治热点集锦

6.2017年高中政治时事评论

7.高中政治时事材料集锦

301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