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

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不知道历史怎么学习的就可以多多做题了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参考一下高一历史,喜欢的来多多参考哦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形态,其特点不包括

  A.土地私有 B.男耕女织 C.集体经营 D.自给自足

  2.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翻翻联联衔尾鸦,犖犖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牙。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诗中提及的灌溉工具是

  A.立井水车 B.水转翻车 C.高转筒车 D.风力水车

  4.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从中可以得出

  A.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市的管理制度废除

  C.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D.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5.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组织各种商帮。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 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发刊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清帝诏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诏书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难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中国人最早自办此“铁线”是在

  A.上海 B.台湾 C.北京 D.南京

  9.“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这“八年”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0.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女子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此则广告最早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11.有人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比喻为“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指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该时期民族资本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C.美国加大对华经济的援助 D.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12.“东北野战军一路进入热河承德,一路进入冀东,华北野战军聂荣臻部占领河北保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收缩战线,将军队分别集结于北平、塘沽、张家口、新保安。”材料描述的战事是

  A.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3.《人民日报》对某一会议评论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 D.上合组织会议

  1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党的八大也曾对当时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分析。对这两次会议理解正确的是

  A.都根据具体国情作出了正确分析 B.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都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 D.都促使了社会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15.1982年宪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修宪年份 修改内容(部分)

  1988年 私营经济首次进入宪法,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1993年 “实行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 称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 对非公经济由“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

  A.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C.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16.蔡英文执政以来,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导致8年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到干扰与破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 “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 ②台湾当局一意孤行干扰两岸关系发展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岛内台独势力严重阻碍祖国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2018年习近平在某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中指出:该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该特区是

  A.海南岛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18.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 B.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9.《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航海家探险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20.托马斯•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对美国总统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 B.由选民直接选出

  C.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D.对立法有否决权

  21.1796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主要表明

  A.大纱厂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 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英国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2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策略 D.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3.1874年投资银行摩根银行操纵了宾夕法尼亚铁路、伊利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的股权联合,组成了自己的立法、执行和裁决机构。1878年,洛克菲勒集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利用铁路和管道的石油运输业。这些事件反映当时

  A.自由竞争开始 B.现代公司产生

  C.电气时代到来 D.垄断组织出现

  24.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下列政策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加速发展战略

  25.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解决“这项任务” 的新政措施是

  A.保护劳工权利 B.恢复工业生产

  C.实行以工代赈 D.保护自然环境

  26.克林顿政府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美国的“新经济”认识错误的是

  A.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B.实现了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

  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27.俄罗斯某学者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该学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没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

  28.前日本外务省大臣认为: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力图

  A.不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在美欧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C.与美欧实现全方位抗衡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9.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继美元、英镑、日元、欧元之后,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拥有10.92% 的权重(见右图)。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B.发展中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

  C.政治经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世界货币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30.英国议会于2017年3月13日投票通过“脱欧”法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已签署“脱欧”法案,并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对这一事件分析错误的是

  A.英国作为欧盟创始国缺乏大国担当

  B.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曲折而漫长

  C.英国可能错失了借助欧盟发展的时机

  D.欧盟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被削弱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涂“A”,错误涂“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我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其中唐三彩是彩瓷中的精品。

  3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是中西文化交汇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3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进程中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34.前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实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5.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西方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资本主义对自身的调节。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古今中外,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 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材料二 他们使它成为有限政府。他们界定了它的权威。他们将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利,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

  ——《美国宪法评注》

  材料三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有何制度创新?并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有何制度创新,分析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作用。(3分)

  (3)材料三中“新的政策”指什么?它有何积极意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该制度如何完善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1分)

  37.(10分)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贸易联系开始增多,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各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又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

  ——钱乘旦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三 1996—2006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

  ——联合国《2005—2006年世界经济概览》

  材料四 2018年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税法令,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3月23日,特朗普根据“301调查结果”签署备忘录,拟对价值600亿美元的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3月23日,中国政府宣布拟对价值30亿美元的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

  ——摘编自新华网通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航海条例》颁布的目的。(1分)

  (2)材料二中“关税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国际社会在二战后初期开展“协调与合作”的主要表现,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有何显著特征?。(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

  (4)据材料四,中国是如何应对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 (1分)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建议。(1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工业化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近代以来各国都在探索本国的工业化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的工业化起步于哪一生产部门?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领域取得什么地位?“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认识,这种工业化道路对苏联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4分)

  (2)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从什么事件起步的?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的开端是什么?它有何意义?(3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工业化建设,80年代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90年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问题,你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何认识?(1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C C A D B D B A D B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C B D A D B C C B D A A

  二、判断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A B B A

  三、材料解析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10分)

  (1)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分)创新:行省制度(1分)

  原因:国家疆域辽阔(1分)

  (2)创新:美国实行联邦制(1分)

  积极意义: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巩固新政权;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分)

  (3)新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积极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分,任答1点得1分)

  完善: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分)

  (4)认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要统筹兼顾(1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7.(10分)

  (1)目的: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1分)

  (2)导火线: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分)主要表现: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关贸总协定。(2分) 特点: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1分)

  (3)现象:世界贸易总体上以高于世界总产出的速度增长(1分)

  原因: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1分)

  (4)策略:实施对等贸易制裁(1分)

  建议:坚决反对贸易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严守WTO规则,有理、有据、有节地回应贸易战;加快深入改革开放,不断开创对外贸易新模式。(任答1点给1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问答题:(本部分共1题,10分)

  38.(10分)

  (1)生产部门:棉纺织业(1分)地位:“世界工厂”(1分)

  负面影响: 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2分)

  (2)事件:洋务运动(1分) 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1分)

  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分)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1分)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分)

  (4)认识:依据本国国情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1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有关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只能说明政府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不抑兼并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通过中人验证……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对土地交易过程进行管理,故D正确。

  【答案】D

  2.成都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秘色瓷、唐三彩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B.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C.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三彩是陶,不是瓷器,故A项错误;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其中官窑和哥窑位于长江流域,故C项错误;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是近代的事情,故D项错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出了珐琅彩瓷,故B项正确。

  【答案】B

  3.据记载,宋代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四川地区的士子们在赴京赶考之际,亦不忘经商,甚至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的日期;有的士人干脆“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这表明宋代

  A.商业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B.传统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冲击

  C.科举考试内容亟需进行改革

  D.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发生转变

  【解析】“亦不忘经商、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为商贾之事”等字眼意在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士人们的传统观念,即材料反映了传统观念受到了商品经济冲击,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经济重心南移和科举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并未发生转变,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B

  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解析】材料“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一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A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只是对国家独立和安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长期,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中外的交流,不利于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D错误。

  【答案】A

  5.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解析】“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故A项正确;早期殖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B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故CD均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A

  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展开

  【解析】A项中“生产萎缩”的表述与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不符,故排除;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道路,导致大批黄金、白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C符合题意;B项由C项所致,与设问要求“主要原因”不符,故排除;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展开是在18世纪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

  【答案】C

  8.(2017湖南省五市十校)据记载,19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教育不再像18、19世纪那样以培养法官、律师和医生等为主,而转向具有功利与实用价值的工科,并且工科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实验需要大量工科知识人才

  B.为了适应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C.社会上人文知识的人才储备过剩

  D.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大学教育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批新兴工业的产生,而这些新兴工业无论是管理要求还是技术要求,都需要大量工科知识的人才,从而推动了大学教育方向的转变,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B

  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材料“逸出旧轨的趋向”本质上是指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向商品经济为特征的近代社会的转型,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故D正确;“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属于本质,故A错误;“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不能体现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故B错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属于洋务派“西用”的主张,并不是“逸出旧轨的趋向”,故C错误。

  【答案】D

  10.(2017扬州市联考)据统计,直到1946年11月,中国西部的15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2045家,占全国总数的38.7%。若以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数计,西部15个省市的平均数为136.3家,东部24个省市平均拥有134.5家,西部略高于东部。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东西部经济水平具有均衡性

  B.东部金融水平稍微低于西部

  C.持久抗战影响国家金融分布

  D.金融的布局受解放战争冲击

  【解析】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迁到陪都重庆,大量民族工业内迁,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C与题意相符。A项中“具有均衡性”不符合史实;中国东部经济一向强于西部,应该是金融发展与抗战的关系,排除BD。

  【答案】C

  11. 1986年7月《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装市场的一些情况,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陈述了《中国纺织报》报道《北京流行黄裙子》,而后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都穿起了黄裙子,“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体现了大众传媒信息的重要影响力,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妇女的地位是否提高,故A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媒体对时尚的影响,并非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故B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大众传媒的影响,不是作用,故C错误。

  【答案】D

  13. “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

  A.满足战争需要

  B.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C.推动农业发展

  D.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解析】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因此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故答案为D项。当时苏联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排除A项;这种政策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排除B项;这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排除C项。

  【答案】D

  14.(2017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左”倾错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幻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A选项。D项错误,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项错误,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C项错误,中国当时还是强调的是经济建设。

  【答案】A

  15.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支付了占联邦税收总数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12%。这种趋势并不局限于美国,在整个工业化世界都可以看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B.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

  C.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受新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材料显示美国对于联邦税收的公司贡献的比例逐渐下降,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导致美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公司效益的下降,故C正确;此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排除A;此时克林顿政府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排除B;新经济发展是促进美国国内经济发展,材料显示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排除D。

  【答案】C

  16.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402万增加到54704万,仅增加了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

  【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至195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的影响,B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体现,属于B项内容的体现,排除A。“大跃进”运动开展于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该时期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7.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解析】由“习近平在安徽凤阳考察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进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安徽凤阳无关;C项和D项与安徽凤阳的改革无关。

  【答案】B

  18.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据题干“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时间范围是1978年到1995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故①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故②正确;1960年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不符合题干时间,故③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④正确。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C项正确,ABD项都错误。故选C。

  【答案】C

  19.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B.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C.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D.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婚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这是辛亥革命推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自由恋爱结婚之风是存在但不是盛行,很多人仍然是父母包办,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一部分国人接受西方礼仪而非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传统婚俗仍然为主并非已经彻底废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答案】A

  20. 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元贬值41%,以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竞争,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这些举措:

  A.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 B.加剧世界经济的混乱

  C.有利于摆脱经济大危机 D.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解析】据材料“美元贬值41%”“对进口货物征税的1%”并结合所学,货币贬值,提高关税等都是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专家危机的措施,加剧了危机,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B

  21.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

  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

  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解析】罗斯福的新政主要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D项最能够反映新政的实质。

  【答案】D

  22.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

  A.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

  C.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中“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得出是企图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避免“对资本主义的恐惧”,故A项正确;租借、租让工业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苏联改革主要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不是加强工业部门的管理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用市场管理经济的方式,故D项错误。

  【答案】A

  23. G20由美英法等八国集团和中国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于1999年6月建立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商权,这反映了

  A.区域合作成为国际发展趋势

  B.合作协商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

  C.制度化体系化成为历史潮流

  D.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国际社会间的协商与合作,B项表述与之相符;G20并非区域组织,故A项错误;C选项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二战后制度化体系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D选项与材料无关。故选B项。

  【答案】B

  24. 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英国加入欧盟对自身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D.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挫折,也说明了欧盟的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面临挑战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不包括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挫折而不会由此中断,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加入欧盟、脱离欧盟均是建立在对自身经济发展好处的基础之上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25.(2017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高

  C.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

  D.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发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中国近代不同性质的企业形态:俄商的顺丰砖茶厂属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汉阳铁厂属于洋务企业,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和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者同时并存,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多样性特征,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第II卷

  本卷共3大题,共计5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4分,第28题14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12分)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却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二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6分)

  【答案】

  (1)工业化: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制瓷业发展,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2分,答出1点即可)

  商业化: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上贸易空前兴盛。(2分,答出1点即可)

  货币化: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分)

  (2)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6分)

  27.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二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10分)

  【答案】(1)史实: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官府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松弛。(4分)

  变化:经济功能(或手工业和商业功能)显著加强。(2分)

  (2)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2分)

  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入侵。(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3)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服成为时尚。(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民族工业的兴起),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处于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6分

  (2)指出材料―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8分)

  【答案】(1)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分)

  原因: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2)特点:英国“自由放任”政策(2分);

  美国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分)。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引起的政治危机;借鉴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影响(或胡佛自由放任经济思想无法解救危机),美国民主制度的(4分,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得分)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1----35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1.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由此可见,“推恩令”有效地解决了封国问题的原因是

  A.王国从此受汉郡管辖 B.西汉从此不再有王国

  C.列侯数多则王国力弱 D.王国嫡长子没有领地

  2.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西晋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5郡57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6郡58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2郡14县 福州等5州28县

  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 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3.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4.《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5.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A.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6.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

  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7.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8.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5《风俗•女仪》中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

  A.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

  C.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

  9.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

  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10.有学者研究发现,1895一1911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

  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D.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11.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这种现象的出现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说明了政府对外资政策的改变 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

  12. 1911年,孙中山曾说:“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在此,孙中山强调

  A.联邦制原则 B.共和制原则 C.分权制衡 D.民主选举

  13.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14.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

  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15.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 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16.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 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

  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切宴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7.“”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外来文化观念产生的影响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思想解放追求个性的张扬

  18.下图是1953年—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就巨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C.调整国民经济成效显著 D.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热情

  19.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20.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23.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个人决策 B.直接参政 C.公民意识 D.法律至上

  2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25.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

  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主要意在说明

  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6.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2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利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8.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A.巩固了北部地区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9.两千多年前雅典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

  A.总统、国会、最高法院 B.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C.议会、首相、上议院 D.首相、议会、上议院

  30.阅读下表《1870-1900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数据说明,这一时期:

  时间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3.3 13.2 10.3 3.7

  1887-1895 28.6 13.9 8.6 3.4

  1896-1900 30.1 16.6 7.1 5.0

  A.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B.俄国已经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法国的经济已经出现严重负增长

  31.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32.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

  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

  A.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 B.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

  C.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D.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33.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34.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美国总统下此断言的直接原因是:

  A.东欧各国发生剧变 B.欧洲实力削弱

  C.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D.苏联宣布解体

  35.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如今谁都以为自己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包括美国人自己;其他地方的人说我们在美国化,美国人则说他们在欧洲化。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世界各国的民族差异日趋消失

  C.民族主义成为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D.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试卷Ⅱ(30分)

  本卷为材料阅读题,共2大题,36题18分,37题1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6.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8分)

  (2) 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6分)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4分)

  37. 材 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12分)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每小题2分,共70分

  1—--5 CACDA 6-—10 BBCCC 11—15 BABCC

  16—20 CCCAD 21—25 DBBAD 26—30 BBCBA

  31—35 CAADC

  36.(18分)(1)标志:洋务运动。(2分)

  特点:在外国侵略下起步;

  侧重发展重工业;

  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外国;

  主导阶层来自于封建统治集团;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任答3点,6分)

  (2)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

  对发展近代工业认识不一;

  存在抵触心理。(6分)

  (3)时段:1912—1919年。(2分)

  外部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

  37. 中国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先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妄自尊大,也曾抵抗列强,最后妥协退让,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4分)

  评析:晚清政府的态度一方面加剧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另一方面又使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明”,向西方学习,在工业、教育、军事等方面逐步走向近代化。(8分)


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2.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卷

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5.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419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