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生物 > 树立正确的思维学好高中生物的第一步(2)

树立正确的思维学好高中生物的第一步(2)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树立正确的思维学好高中生物的第一步

(2)掌握和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在各种能力中,思维能力是个核心能力。因此,要在学习中特别对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会使我们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外,还有其他很多方面,下面着重谈谈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方法。

  人的思维,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显现型思维和创造型思维两点。显现型思维的特点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只再现教师思维的结果,只是重复现成的、已知的知识,一般不会产生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结果。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而得到知识,不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思维的结果,而是能够产生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结果。在我们的学习中,显现型思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们进行创造型思维的基础。但是仅有显现型思维又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创造型思维的训练,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才有利于成才,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创造型思维的结构一般应包含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个方面。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这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设想的展开型思维方法。在我们的学习中,如果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途径、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这就是一种发散思维。例如,我们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部分重点知识时,就可以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作为发散的中心,联系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众多知识,下面的图表就是这种思维发散的结果和表达方式。

  图表中的数字表示了在思维发散中,与光合作用反应式有联系的其他知识点:①光合作用的原料及其来源,其中的H2O,可以联系水分代谢和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等知识;②光合作用的产物;③光合作用的场所,可联系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④光合作用的实质之一,即把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⑤光合作用的实质之一,即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水分解后的氧变为氧气,同时联系光反应的其他产物:[H]ATP;⑦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H]做为还原剂去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C6H12O6;⑧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主要是提供了有机物、能量和氧气;此外,还可以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来联系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因为二者是相反的过程,总反应式正好是相反的。

  再比如,当我们学习到细胞核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就可以在学习到的知识基础上,以基因这一概念为中心来进行思维的发散,联系三个规律、减数分裂等知识,把众多有关基因的传递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我们学过的基因不外乎是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两类,这两类基因又因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传递行为。

  什么是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对发散思维中,不同方向、途径、角度的各种考虑、设想,进行比较、研究、讨论,选择并集中于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效果最佳的考虑、设想,由此得出具有创造性的结果来的思维方法。我们在学习中,经过发散思维,可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联系更多的知识,但有时需要的并非众多知识,而是其中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来进行集中思维。例如,前面提到对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羊的例题的解法,还可以考虑用“正(顺)推法”,这种方法的思维基础就是发散和集中思维相结合。具体思路是:白色公羊和白色母羊都是显性性状,则其基因型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因此它们的基因型都有两种可能,即BB和Bb,这实际上是一次思维的发散,把两种可能都考虑到。接着,考虑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交配的所有可能组合,再进行一次思维的发散,即它们交配的组合有四种可能: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经过这两次思维的发散,就为解决此题、进行集中思维奠定了基础。集中思维时,就是逐一讨论每种交配组合的后代情况,发现第①②③种组合的后代中不可能产生黑色小羊,不符合题意,应予排除,而只有第④种交配组合,才有可能产生出黑色小羊,因此,可以肯定答案是Bb和Bb。为进一步证明此答案的正确,还可以画出第④种交配组合的遗传图解来加以说明。

  从上述解题思路看,“正(顺)推法”与“反(逆)推法”相比,要复杂、费事、费时,但做为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还是应该掌握的。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比较自如地进行思维的发散和集中,从而在学习中会得到新的认识和新的创造。

7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