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华罗庚曾说过,学习要循序渐进!其实学习字词也是如此,积少成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

  一、沁园春•长沙

  橘子洲jú 百舸gě 寥廓liáo 峥嵘zhēngróng 遒劲qiú jìng 遏制è分外fèn 逶迤wēiyí 磅礴pángbó 幽燕yān 碣石jié 萧瑟sè

  二、诗两首

  寂寥liáo 彳亍chìchù 颓圮 tuípǐ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榆阴 浮藻zǎo 似的shì 满载zài 斑斓lán 笙箫shēngxiāo 琼葩pā

  三、大堰河——我的保姆

  枯死kū 瓦菲fēi 典押diǎn 青苔tái 荆棘jí 虱子shī 火钵bō 忸怩niǔní 提篮tí 冰屑xiè 麦糟zāo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给予jǐ 咒语zhòu 飘泊bó 呈给gěi

  四、烛之武退秦师

  氾南fán 佚之狐yì 阙秦quē 杞子qǐ 逢孙páng

  五、荆轲刺秦王

  荆轲kē 王翦jiǎn 请谒yè 封邑yì 督亢kàng 戮没lù 揕胸zhèn 偏袒 扼腕è 拊心fǔ 收盛chéng 淬火cuì 濡缕rú 忤视wǔ 曲高和寡qǔhè 变徵zhǐ 瞋目chēn 陛下bì 鄙人bǐ 图穷匕见xiàn 惊愕è 创伤chuāng 箕踞jījù 生劫jié 约契qì 目眩xuàn

  六、鸿门宴

  宴饷xiǎng 美姬jī 鲰生zōu 卮酒zhī 秋毫无犯 戮力lù 玉玦jué 樊哙kuài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仆地pū 目眦尽裂zì 按剑而跽jì 参乘shèng 彘肩zhì 啖饭dàn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zǔ 间行jiàn 揣度duó 杯杓sháo

  七、记念刘和珍君

  寥落 长歌当哭dàng 菲薄fěi 踌躇chóuchú 诧异chà 势利 广有羽翼 桀骜ào 黯然àn 噩耗è 不惮dàn 和蔼ái 无端 喋血dié 尸骸hái 转辗 屠戮tú 抹杀mǒ 寥寥 浸渍zì 绯红fēi 微漠 山阿ē 干练gàn 百折不回zhé 殒身不恤yǔnxù

  八、小狗包弟

  呻唤shēn 作揖yī 租赁lìn 篱笆lí 叱骂chì 浩劫jié 堕入duò 绿草如茵yīn 创伤chuāng 熬煎áojiān

  九、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

  景仰 主角jué 显宦huàn 叱咤风云chìzhà 莅校lì 迥乎不同jiǒng 短小精悍hàn 顾盼 谦逊xùn 激亢kàng 机缘 弥漫mí 博闻强记 屏息bǐng 手舞足蹈dǎo 痛哭流涕 不能自已yǐ 涕下沾襟jīn

  蓟北jì 涕泗交流tìsì 大汗淋漓 文采cǎi

  十、短新闻两篇

  接载zài 凝重níng 旗杆 掩映 停泊bó 瞩目zhǔ 易帜zhì 婆娑pósuō 噩梦è 嬉笑xī 沼泽zhǎo 撰写zhuàn 废墟xū 试验 长廊láng 隐秘 窒息zhì 祷告dǎo 绿树成阴

  十一、包身工

  蠕动rú 相称chèn 猪猡luó 横七竖八héng 骚动sāo 呵欠hē 裸体luǒ 蓬头péng 睡眼惺忪xīng 着急zháo 水门汀tīng 褴褛lánlǚ 游说shuì 饲养sì 荤腥xīng 三差二错chā 福分fen 供给gōngjǐ 契据qì 嘈杂cáo 执拗niù 吆喝yāo 轧票gá 木栅zhà 莴苣wōjù 揩油kāi 见机 自由生杀 怜悯mǐn 露骨lù 簿子bù 玄色xuán 蹒跚pánshān 凭证 瞌睡kē 锭壳dìng 轧坏yà 皮辊gǔn 殴打ōu 不假思索 着力zhuó 惩戒chéng 枕木 作践jiàn 骷髅kūlóu 譬如pì 焦灼zhuó 横肉héng 怔住zhèng 呻吟yín 营利 船舷xián 虐待nuè 施与shī 静寂jì

  十二、飞向太空的航程

  辉映 耸入云天sǒng 橘红色jú 九霄xiāo 不同凡响 诞生dàn 翌年yì 乾坤qiánkūn 一鼓作气 酝酿yùnniàng 苛刻 尘封 横亘hénggèn 着陆zhuó 揽月lǎn

  必修二

  一、荷塘月色

  乘凉chéng 悄悄qiāo 煤屑xiè 幽僻pì 蓊蓊郁郁wěng 独处chǔ 妙处chù 弥望mí 田田 点缀zhuì 袅娜niǎonuó 羞涩sè 缕缕lǚ 渺茫 颤动chàn 霎时shà 宛然wǎn 凝碧níng 脉脉mò 风致 参差cēncī 斑驳bānbó 峭愣愣léng倩影qiàn 梵婀玲fàn’ē 空隙kòng 丰姿zī 无精打采cǎi 艳歌 妖童媛女yuàn 鹢首yì 羽杯 纤腰xiān 敛裾liǎnjū 嬉游xī

  二、古都的秋

  不远千里 混混沌沌hùndùn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驯鸽xùn 疏疏落落 落蕊ruǐ 落寞 嘶叫sī 歧韵qí 橄榄gǎnlǎn 颓废tuí 萧索 不能自已yǐ 秋士 譬如pì 廿四桥niàn 普陀山tuó 回味不永 白干gān 折去zhé

  三、囚绿记

  涸辙hézhé 急不暇择xiá 揠苗助长yà 婆娑pósuō 猗郁yī 攀缘 蕈菌xùn

  囚系qiúxì留恋 留连

  四、《诗经》两首

  《氓》

  蚩蚩chī 愆期qiān 将子无怒qiāng 垝垣guǐyuán 载笑载言zài 咎言jiù 桑葚shèn 陨落yǔn 汤汤shāng 帷裳wéicháng 夙兴夜寐sùmèi 总角jiǎo 信誓旦旦

  《采薇》

  采薇wēi 靡室靡家mǐ 玁狁xiǎnyǔn 归聘pìn 无盬gǔ 不遑huáng 骙骙kuí 象弭鱼服mǐ 霏霏fēi 迟迟

  五、离骚

  太息 鞿羁jījī 蕙纕huìxiāng 揽茝chǎi 娥眉ē 谣诼yáozhuó 侘傺chàchì

  鸷鸟zhì 攘诟rǎnggòu 延伫zhù 兰皋gāo 椒丘jiāo 芰荷jì 岌岌jí 杂糅róu

  昭质zhāo 缤纷bīnfēn 菲菲fēi

  六、孔雀东南飞

  自缢yì 箜篌kōnghóu 纷纭 伶俜língpīng 腰襦rú 葳蕤wēiruí 遗施wèi 丝履lǚ 纨素wán 耳珰dāng 公姥mǔ 扶将jiāng 甸甸tián 磐石pán 蒲苇púwěi 拊掌fǔ 窈窕yǎotiǎo 便言pián 宦官huàn 主簿bù 否泰pǐ便利biàn 络绎luòyì 鹄舫húfǎng 旌幡fān 婀娜ē’nuó 踯躅zhízhú 镂鞍lòu 赍钱jī 鲑珍xié 衣裳cháng 床榻tà 晻晻yǎn

  七、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浩浩

  短歌行

  朝露zhāo 青衿jīn 沉吟yín 呦呦yōu 嘉宾bīn 阡陌qiānmò 契阔qiè 三匝zā 吐哺bǔ

  归园田居(其一)

  羁鸟jī 守拙zhuō 荫庇yìnbì 暧暧ài 樊笼fán

  八、兰亭集序

  癸丑guǐ 会稽kuàijī 修禊xì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xián 崇山峻岭chóngjùn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tuān 流觞曲水shāng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品类 游目骋怀chěng 放浪形骸

  hái 情随事迁 感慨kǎi系之 嗟悼jiē 虚诞dàn

  九、赤壁赋

  属客zhǔ 横江héng 一苇wěi 万顷qǐng 冯虚píng 遗世独立yí 羽化 扣舷xián 桂棹zhào 回溯sù 洞箫xiāo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niǎo 不绝如缕lǚ 幽壑hè 嫠妇lí 愀然qiǎo 正襟危坐jīn 山川相缭liáo 舳舻zhúlú 酾酒shī 横槊赋诗héng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麋鹿mí 扁舟piān 匏樽páozūn 蜉蝣fúyóu 沧海一粟cāngsù 须臾yú 遨游áo 无尽藏zàng 洗盏更酌zhǎnzhuó 肴核yáo 杯盘狼藉jí 枕藉jiè

  十、游褒禅山记

  褒禅bāochán 庐冢zhǒng 仆道pū 音谬miù 窈然yǎo 既往不咎jiù 匪夷所思yí 吉人天相xiàng 胜道shēng

  十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刮目相看 肄业yì 指摘zhāi 干禄gān 终南捷径 具论 弭谤mǐ 孜孜不倦zī 造诣yì 容有底止 冶游yě 束之高阁 敷衍塞责yǎnsè 初衷zhōng 背道而驰chí

  当轴 dāngzhoú 贻误yí 鲜为人知xiǎn 屡见不鲜xiān 流俗 卓绝zhuó 以身作则zé 力矫颓俗jiǎotuí 责无旁贷 严惩不贷 轻侮wǔ 营营 无动于衷 以诚相待 庶几shù 切磋cuō 勖勉xù 毁誉 訾詈zǐlì 规矩guīju 店肆sì 裨益bì 旁稽博采jī 无虞yú 商榷què

  十二、我有一个梦想

  签署qiānshǔ 煎熬jiān’áo 束缚shùfù 镣铐liào 歧视qí 枷锁jiāsuǒ 充裕yù 蜷缩quán 骇人听闻hài 公之于众 兑现duì 缔造dì 草拟nǐ 履行lǚ 空头支票kōng 盖戳cuō 侈谈chǐ 义愤填膺yīng 安之若素su 大失所望 心急如焚 蜕变tuì 息息相关 无济于事jì 摇摇欲坠zhuì 受难nàn 赎罪shú 不能自拔 真谛dì 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 情同手足 祈祷qídǎo 巍峨wēi’é 蜿蜒wānyán 灵歌

  十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不可估量gūliáng 繁芜丛杂wú 豁然开朗huò 浅尝辄止zhé 衷心 坚忍不拔 卓有成效 忌恨jì 嫉恨jí 诬蔑wū 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 悼念dào 永垂不朽chuíxiǔ

  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

  (四)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烛之武退秦师》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 ——《烛之武退秦师》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6.秦伯说(说,通“悦”, 音yuè,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

  人) ——《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烛之武退秦师》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义:使……成为疆界;今义:密封)

  ——《烛之武退秦师》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烛之武退秦师》

  12.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烛之武退秦师》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烛之武退秦师》

  3.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薄弱) ——《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烛之武退秦师》

  9.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烛之武退秦师》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烛之武退秦师》

  1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肆:形容词用作动词,延伸,扩张)

  ——《烛之武退秦师》

  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烛之武退秦师》

  13.阙秦以利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烛之武退秦师》

  1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烛之武退秦师》

  15.因人之力以敝之(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 ——《烛之武退秦师》

  16.以乱易整,不武 (乱:形容词用作名词,散乱之师;整:形容词用作名

  词,严整之师。武:名词活用作动词,符合武德) ——《烛之武退秦师》

  (四)一词多义

  1、实词:

  过

  ①过秦论(指出……过失) ——《过秦论》

  ②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超过)

  ③是寡人之过也(过错) ——《烛之武退秦师》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错误,过失)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通过)

  ⑤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过分,太甚) ——《小石潭记》

  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指出过失)

  ⑦一日,大母过余(访问,探望) ——《项脊轩志》

  说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捕蛇者说》

  ③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

  ④范增说项羽(shuì,劝说) ——《鸿门宴》

  知

  ①君知其难也(知道,了解,懂得) ——《烛之武退秦师》

  郑既知亡矣(知道) ——《烛之武退秦师》

  ②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③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了解)

  ④官知止而神欲行(知觉,感觉)

  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识别,分辨) ——《马说》

  ⑥孰为汝多知乎(知识,见解)

  封

  ①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封闭,封合)

  ②自寄一封书(量词)

  ③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④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 ——《烛之武退秦师》

  ⑤既东封郑(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⑥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分封) ——《鸿门宴》

  言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说,禀告) ——《烛之武退秦师》

  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说起,谈论) ——《扬州慢》

  ③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记载) ——《石钟山记》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学说,主张) ——《过秦论》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话,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从

  ①公从之(听从,答应) ——《烛之武退秦师》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随,跟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向……学习) ——《论语》

  ④一狠得骨止,一狠仍从(追赶,追随) ——《狼》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 ——《琵琶行》

  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堂房亲戚)

  ⑦旦日,客从外来(自,由)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从余问古事(向) ——《师说》

  ⑨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读zòng,合纵) ——《过秦论》

  亡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灭亡,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郑既知亡矣(灭亡,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表因果,因为,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而,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目的,来,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⑥以乱易整(用,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烛之武退秦师》

  ②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③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却,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⑤黑质而白章(表并列,连词) ——《捕蛇者说》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烛之武退秦师》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烛之武退秦师》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愚公移山》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捕蛇者说》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是,在哪里) ——《烛之武退秦师》

  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在这件事上) ——《捕蛇者说》

  之

  ①公从之(代轶之狐,代词) ——《烛之武退秦师》

  子犯请击之(代秦军,代词) ——《烛之武退秦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土地,代词) ——《烛之武退秦师》

  亦去之(代郑国,代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君图之(代阙秦利晋这件事,代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烛之武退秦师》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④是寡人之过也(的,结构助词) ——《烛之武退秦师》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结构助词) ——《烛之武退秦师》

  因人之力以敝之(的,结构助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⑥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隆中对》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它) ——《烛之武退秦师》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 ——《烛之武退秦师》

  ②君知其难也(不定指示代词,那) ——《烛之武退秦师》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近指,这) ——《捕蛇者说》

  ④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副词,还是) ——《烛之武退秦师》

  ⑤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 ——《马说》

  ⑦于乱石间泽其一二者扣之(代词,其中的) ——《石钟山记》

  ⑧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 ——《游褒禅山记》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大概) ——《师说》

  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希望) ——《伶官传记》

  ⑾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代词,你(的)) ——《触龙说赵太后》

  且

  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又,并且,连词) ——《烛之武退秦师》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 ——《烛之武退秦师》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 ——《愚公移山》

  ③吾今且报府(暂且) ——《孔雀东南飞》

  ④年且九十(将近) ——《愚公移山》

  ⑤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连词,表选择关系,还是,或者)

  ⑥臣死且不避(连词,尚且) ——《鸿门宴》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父母且不顾(尚且)

  ⑦不出,火且尽(副词,将要,将近) ——《游褒禅山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副词) ——《鸿门宴》

  ⑧存者且偷生(副词,姑且) ——《石壕吏》

  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反而,转折关系) ——《滕王阁序》

  ⑩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用在句首,表示进一层,换个角度议论)——《过秦论》

  ⑾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桃花源记》

  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烛之武退秦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如果) ——《烛之武退秦师》

  ⒀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捕蛇者说》

  ⒁曾不若孀妻弱子(赶得上,比得上) ——《愚公移山》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邹忌讽齐王纳谏》

  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比得上)

  ⒂吾儿,久不见若影(你,你们) ——《项脊轩志》

  若是其甚与?(你)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 ——《烛之武退秦师》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②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烛之武退秦师》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应“于晋无礼”;应“于楚贰”) ——《烛之武退秦师》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于郑伯言”) ——《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亡郑有益于君(应“于君有益”) ——《烛之武退秦师》

  (2)宾语前置

  ①夫晋,何厌之有(应“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3.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③(烛之武)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④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曰:…… ——《烛之武退秦师》

  ⑤敢以(之)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⑥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

  ⑦(秦伯)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六)固定结构

  (1)“所“字结构 形式:所+动词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道的) ——《烛之武退秦师》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没有害处的) ——《烛之武退秦师》

  ③失其所与(结交的同盟者) ——《烛之武退秦师》

  (五)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荆轲刺秦王》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回来) ——《荆轲刺秦王》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害怕) ——《荆轲刺秦王》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荆轲刺秦王》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 绕) ——《荆轲刺秦王》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荆轲刺秦王》

  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荆轲刺秦王》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荆轲刺秦王》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荆轲刺秦王》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荆轲刺秦王》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荆轲刺秦王》

  (二)古今异义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荆轲刺秦王》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荆轲刺秦王》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荆轲刺秦王》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 ——《荆轲刺秦王》

  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荆轲刺秦王》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荆轲刺秦王》

  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荆轲刺秦王》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荆轲刺秦王》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荆轲刺秦王》

  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荆轲刺秦王》

  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荆轲刺秦王》

  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荆轲刺秦王》

  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荆轲刺秦王》

  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荆轲刺秦王》

  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荆轲刺秦王》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荆轲刺秦王》

  1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荆轲刺秦王》

  1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荆轲刺秦王》

  1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荆轲刺秦王》

  2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 ——《荆轲刺秦王》

  21.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荆轲刺秦王》

  (三)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荆轲刺秦王》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 ——《荆轲刺秦王》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邑:名词作动词,封邑) ——《荆轲刺秦王》

  4.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荆轲刺秦王》

  5.樊龄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刺秦王》

  又前而为歌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刺秦王》

  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7.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荆轲刺秦王》

  8.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荆轲刺秦王》

  9.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荆轲刺秦王》

  10.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用作动词,哭) ——《荆轲刺秦王》

  11.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荆轲刺秦王》

  1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荆轲刺秦王》

  1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荆轲刺秦王》

  14.(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荆轲刺秦王》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使:动词用作名词,使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荆轲刺秦王》

  16.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17.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荆轲刺秦王》

  18.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荆轲刺秦王》

  19. 非有诏不得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荆轲刺秦王》

  20.断其左股(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荆轲刺秦王》

  21.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荆轲刺秦王》

  22.乃欲以生劫之(生: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荆轲刺秦王》

  (四)一词多义:

  1、实词

  兵

  ①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词) ——《荆轲刺秦王》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 ——《荆轲刺秦王》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 ——《荆轲刺秦王》

  ④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名词,战争、战役)

  ⑤犹厌言兵(名词,战争) ——《扬州慢》

  穷

  ①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动词) ——《荆轲刺秦王》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走投无路,动词) ——《荆轲刺秦王》

  陈

  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列,动词) ——《荆轲刺秦王》

  ②恐惧不敢自陈(陈述,动词) ——《荆轲刺秦王》

  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事) ——《荆轲刺秦王》

  ②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 ——《荆轲刺秦王》

  还

  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 ——《荆轲刺秦王》

  ③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 ——《扁鹊见蔡桓公》

  ④计日以还(动词,归还) ——《黄生借书说》

  ⑤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⑥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早脱,立即,xuán)——《周亚夫军细柳营》

  振

  ①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惧怕) ——《荆轲刺秦王》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 ——《过秦论》

  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④迁我如振落叶(动词,振动)

  ⑤振奋作声(动词,振作)

  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 ——《过秦论》

  奉

  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双手捧着) ——《荆轲刺秦王》

  ②轲既取图奉之(献上) ——《荆轲刺秦王》

  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 ——《荆轲刺秦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荆轲刺秦王》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 ——《出师表》

  ④顾恋慈母(动词,思念)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 ——《为学》

  亲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荆轲刺秦王》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形容词,亲密,亲近)

  深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荆轲刺秦王》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 ——《游褒禅山记》

  ③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时间)久)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赠汪伦》

  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教

  ①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 ——《琵琶行》

  ③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名词,教化,jiào)

  ④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jiāo) ——《孔雀东南飞》

  解

  ①可里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荆轲刺秦王》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庖丁解牛》

  ③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④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 ——《师说》

  ⑥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jiè)

  资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荆轲刺秦王》

  ②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④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图

  ①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划)

  ②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 ——《荆轲刺秦王》

  ③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室

  ①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荆轲刺秦王》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词,居所) ——《陋室铭》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名词,家) ——《捕蛇者说》

  被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荆轲刺秦王》

  ②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 ——《五人墓碑记》

  ③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 ——《离骚》

  请

  ①乃请荆卿曰(动词,请求) ——《荆轲刺秦王》

  ②请辞决矣(动词,请允许我) ——《荆轲刺秦王》

  ③乃置酒请之(动词,邀请)

  ④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谒见,拜见)

  次

  ①以次进(名词,次序) ——《荆轲刺秦王》

  ②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 ——《陈涉世家》

  ③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在排列上次一等)

  信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 ——《荆轲刺秦王》

  ②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 ——《论语》

  ③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 ——《论语》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词,(言语)真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确实,真实) ——《捕蛇者说》

  ⑤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的确)

  ⑥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名词,信使)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⑦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 ——《琵琶行》

  ⑧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

  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不欺骗) ——《曹刿论战》

  ⑩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 ——《屈原列传》

  遇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 ——《荆轲刺秦王》

  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相遇,相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动词,遇到) ——《论语》

  ④斯固百世之遇也(名词,机遇)

  ⑤不如因善遇之(对待,) ——《鸿门宴》

  辞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 ——《荆轲刺秦王》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 ——《鸿门宴》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动词,推辞) ——《烛之武退秦师》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 ——《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推辞) ——《鸿门宴》

  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 ——《鸿门宴》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 ——《屈原列传》

  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 ——《屈原列传》

  遗

  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动词,赠送) ——《荆轲刺秦王》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放弃,动词) ——《师说》

  ③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动词,遗留) ——《石钟山记》

  ④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送给)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

  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 ——《荆轲刺秦王》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 ——《赤壁之战》

  ⑥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 ——《李凭箜篌引》

  卒

  ①缮甲兵,具卒乘(名词,士卒,士兵)

  ②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 ——《赤壁之战》

  ③卒成帝业(动词,终于) ——《出师表》

  ④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荆轲刺秦王》

  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 ——《荆轲刺秦王》

  ②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 ——《荆轲刺秦王》

  2、虚词

  岂

  ①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 ——《荆轲刺秦王》

  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访问语气,难道)——《荆轲刺秦王》

  ③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 ——《荆轲刺秦王》

  以

  ①何以言之(介词,凭借)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刀试人(介词,用) ——《荆轲刺秦王》

  ③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 ——《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荆轲刺秦王》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荆轲刺秦王》

  ⑤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荆轲刺秦王》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荆轲刺秦王》

  ⑦以次进(介词,按照) ——《荆轲刺秦王》

  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 ——《荆轲刺秦王》

  乃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 ——《示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 ——《游褒禅山记》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荆轲刺秦王》

  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 ——《荆轲刺秦王》

  ④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 ——《荆轲刺秦王》

  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 ——《荆轲刺秦王》

  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荆轲刺秦王》

  ③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荆轲刺秦王》

  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 ——《荆轲刺秦王》

  ⑤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荆轲刺秦王》

  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荆轲刺秦王》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荆轲刺秦王》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荆轲刺秦王》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荆轲刺秦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荆轲刺秦王》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荆轲刺秦王》

  ③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荆轲刺秦王》

  ④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荆轲刺秦王》

  ④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 ——《荆轲刺秦王》

  ⑤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荆轲刺秦王》

  (2)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荆轲刺秦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 宾客) ——《荆轲刺秦王》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荆轲刺秦王》

  (3)宾语前置

  ①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荆轲刺秦王》

  (4)主谓倒装

  ①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 ——《荆轲刺秦王》

  3、被动句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荆轲刺秦王》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荆轲刺秦王》

  4、省略句

  (1)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 (省略主语) ——《荆轲刺秦王》

  (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荆轲刺秦王》

  (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 ——《荆轲刺秦王》

  (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 ——《荆轲刺秦王》

  (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 ——《荆轲刺秦王》

  (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荆轲刺秦王》

  (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 ——《荆轲刺秦王》

  (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荆轲刺秦王》

  (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0)又前而为(之)歌曰 (省略宾语) ——《荆轲刺秦王》

  (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 ——《荆轲刺秦王》

  (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荆轲刺秦王》

  (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

  (14)比(于)诸侯之列 ——《荆轲刺秦王》

  (15)皆陈(于)殿下 ——《荆轲刺秦王》

  (16)而(按)秦法…… ——《荆轲刺秦王》

  5、固定句式

  (1)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 ——《荆轲刺秦王》

  (2)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 ——《荆轲刺秦王》

  (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 ——《荆轲刺秦王》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 ——《荆轲刺秦王》

  (六)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鸿门宴》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

  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鸿门宴》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鸿门宴》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鸿门宴》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鸿门宴》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鸿门宴》

  (二)古今异义: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鸿门宴》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鸿门宴》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鸿门宴》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鸿门宴》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鸿门宴》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鸿门宴》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鸿门宴》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鸿门宴》

  9.公敢入乎(敢:古义:能够;今义: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鸿门宴》

  10.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鸿门宴》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鸿门宴》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鸿门宴》

  13.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鸿门宴》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鸿门宴》

  15.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鸿门宴》

  1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鸿门宴》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鸿门宴》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鸿门宴》

  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鸿门宴》

  3.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鸿门宴》

  4.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鸿门宴》

  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鸿门宴》

  6.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鸿门宴》

  7.亡去不义(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鸿门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鸿门宴》

  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鸿门宴》

  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鸿门宴》

  10.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鸿门宴》

  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鸿门宴》

  12.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鸿门宴》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鸿门宴》

  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鸿门宴》

  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鸿门宴》

  16.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鸿门宴》

  17.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鸿门宴》

  18.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鸿门宴》

  19.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鸿门宴》

  20.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鸿门宴》

  21.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鸿门宴》

  22.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鸿门宴》

  23.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鸿门宴》

  2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鸿门宴》

  25.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鸿门宴》

  2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小的事情;让:动词用作名词,谦让) ——《鸿门宴》

  27.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鸿门宴》

  28.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鸿门宴》

  (四)一词多义:

  如:

  ①闻妻言,如被冰雪(如同) ——《促织》

  ②天时不如地利(比、及) ——《得道多助》

  ③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到、往、去) ——《〈指南录〉后序》

  ④万事如意(顺、随) ——成语

  ⑤如其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如) ——《赤壁之战》

  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鸿门宴》

  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或者) ——《子路、曾……侍坐》

  ⑧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同上

  ⑨空空如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成语

  ⑩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鸿门宴》

  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鸿门宴》

  意:

  ①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意图、意愿) ——《促织》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鸿门宴》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意思) ——《伤仲永》

  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态、神情) ——《口技》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 ——《狼》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料) ——《〈指南录〉后序》

  卒起不意(意料) ——《荆轲刺秦王》

  ⑤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怀疑、猜疑) ——《史记•张仪列传》

  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鸿门宴》

  举: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起、抬起) ——《静夜思》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鸿门宴》

  ②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提出、举出) ——《屈原》

  ③举兵伐徐,逐灭之(发起、发动) ——《韩非子•五蠧》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陈涉世家》

  ④戌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 ——《阿房宫赋》

  ⑤举贤任能(推荐) ——成语

  孙叔敖举于海(推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 ——《柳毅传》

  ⑦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鸿门宴》

  ⑧举世无双(全部、整个) ——成语

  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 ——《过秦论》

  谢:

  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动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 ——《鸿门宴》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推辞、谢绝) ——《孔雀东南飞》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孔雀东南飞》

  ④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感谢) ——《汉书•张安世传》

  哙拜谢(感谢) ——《鸿门宴》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劝告) ——《孔雀东南飞》

  ⑥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衰亡) ——《芙蕖》

  ⑦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鸿门宴》

  ⑧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告诉) ——《陌上桑》

  军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鸿门宴》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鸿门宴》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鸿门宴》

  言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 ——《鸿门宴》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鸿门宴》

  幸

  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鸿门宴》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 ——《鸿门宴》

  去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鸿门宴》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鸿门宴》

  当

  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 ——《鸿门宴》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鸿门宴》

  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鸿门宴》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 ——《鸿门宴》

  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 ——《鸿门宴》

  ③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动词,古人盘膝坐)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口技人坐屏障中(动词,坐在椅子上) ——《口技》

  ⑤王曰:“何坐?”曰:“坐盗。”(动词,犯……罪)

  ⑥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介词,由于,因为) ——《陌上桑》

  从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 ——《鸿门宴》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 ——《鸿门宴》

  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鸿门宴》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 ——《鸿门宴》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动听一湖(优美的,形容词) ——《岳阳楼记》

  击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鸿门宴》

  ③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内

  ①少间,帘内掷以纸出(里,内部) ——《促织》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对内) ——《出师表》

  ③内怀犹豫之计(内心,心里)

  ④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鸿门宴》

  2、虚词

  为

  ①客何为者(wéi,做,干,动词) ——《鸿门宴》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wéi,做,干,动词) ——《鸿门宴》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 ——《鸿门宴》

  ③我为鱼肉(wéi,是,动词) ——《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éi,是,动词) ——《鸿门宴》

  ④为击破沛公车(wèi,替、给,介词) ——《鸿门宴》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 ——《鸿门宴》

  ⑥何辞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鸿门宴》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 wèi,给,介词;第二个“为”, wéi,动词,成为) ——《鸿门宴》

  ⑧军中无以为乐(wéi,动词,作为) ——《鸿门宴》

  因:

  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依靠、凭借) ——《毛遂自荐》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借用,凭借) ——《过秦论》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顺着、根据)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言曰:……(趁机) ——《鸿门宴》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鸿门宴》

  ④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为、由于) ——《梦溪笔谈•雁荡山》

  ⑤因合纳斗盆(于是、就) ——《促织》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鸿门宴》

  ⑥陈陈相因(沿袭) ——成语

  ⑦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原因、理由) ——《孔雀东南飞》

  ⑧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沿袭) ——《过秦论》

  以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鸿门宴》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鸿门宴》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鸿门宴》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 ——《鸿门宴》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鸿门宴》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鸿门宴》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鸿门宴》

  于

  ①长于臣(介词,比) ——《鸿门宴》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 ——《鸿门宴》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鸿门宴》

  然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鸿门宴》

  ②不然(这样,代词) ——《鸿门宴》

  ③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 ——《鸿门宴》

  (五)句式:

  1、判断句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也) ——《鸿门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也) ——《鸿门宴》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也) ——《鸿门宴》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 ——《鸿门宴》

  亚父者,范增也(……者,……也) ——《鸿门宴》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鸿门宴》

  (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鸿门宴》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鸿门宴》

  (5)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 ——《鸿门宴》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贪于财货(应“于财货贪”) ——《鸿门宴》

  ②具告以事(应“以事具告”) ——《鸿门宴》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以沛公言具”) ——《鸿门宴》

  ④长于臣(应“于臣长”) ——《鸿门宴》

  ⑤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于此得复见将军”) ——《鸿门宴》

  (2)宾词前置

  ①籍何以至此(应“以何”) ——《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应“操何”) ——《鸿门宴》

  ③沛公安在(应“在安”) ——《鸿门宴》

  ④客何为者(应“为何”) ——《鸿门宴》

  (3)被动句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鸿门宴》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鸿门宴》

  (4)省略句

  ①为(吾)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②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鸿门宴》

  ③毋从(之)俱死也 ——《鸿门宴》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鸿门宴》

  ⑤则与(之)一生彘肩 ——《鸿门宴》

  ⑥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鸿门宴》

  ⑧加彘肩(于盾)上 ——《鸿门宴》

  ⑨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

  ⑩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⑾卫士仆(于)地 ——《鸿门宴》

  ⑿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鸿门宴》

  ⒀毋从(其)俱死也 ——《鸿门宴》

  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 ——《鸿门宴》

  ⒂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5)固定结构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鸿门宴》

  ②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鸿门宴》

  ③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鸿门宴》

  ④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 ——《鸿门宴》

  必修二(八)《兰亭集序》

  一、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

  “趣”通“取”:往,取。

  【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如,像。

  二、字词活用

  【少】

  少长咸集: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带】

  映带左右:像带子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齐】

  齐彭殇为妄作: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兴怀】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数字活用为动词。

  【视听】

  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动词活用为名词。

  三、多义词辨析

  【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4、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必、必定达到。

  2、期(jī )年之后: 周、满 。

  3、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2、而致千里:达到。

  3、一致天下之士:招制。

  【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

  1、列其坐次:处所、地方,这里指曲水之旁。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3、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驻扎地。

  【觞】

  1、引以为流觞曲水:名词,酒杯,酒器

  2、一觞一咏:动词,饮酒,劝人饮酒。

  四、词语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做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 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2、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必修二(九)赤壁 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介宾短语,向东)

  (2) 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2)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 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3) 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 “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必修二(10)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八)多义词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十)异义词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必修三

  第一单元·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

  阜(fù)盛 敕(chì)造 紫檀 雕梁画栋 台矶(jī) 鬓发如银 贾赦(shè)(赦免,赦罪) 丫鬟 簇拥 姊(zǐ)妹 削(xuē)肩(剥削,削减,削弱,瘦削) 厮认 斟(zhēn)茶

  呜咽(yè) 怯(qiè)弱(胆怯,羞怯) 疯癫 不经之谈 敛声屏(bǐng)气 攒(cuán)珠髻 绾(wǎn)着 盘螭(chī) 璎(yīng)珞(luò) 宫绦(tāo) 玫瑰(guī)(瑰丽,瑰怪)

  风骚 王熙凤 嫡(dí)亲 拭泪 外甥女 便(biàn)宜(yí) 翠幄(wò)(运筹帷幄) 驯(xùn)骡(驯服) 厢庑(wǔ) 小巧别致 轩峻壮丽 姬妾 笨拙(zhuō) 甬路

  宸翰 金蜼(wěi)彝(yí) 玻璃( )(hǎi) 錾(zàn)银 黼(fǔ)黻(fú) 洋罽(jì)

  匙(chí)箸(zhù) 酒觚(gū) 茗碗 斋戒 顽劣(liè) 溺(nì)爱 伺(cì)候

  漱(shù)盂 咳嗽(sòu) 脾(pí)胃(脾气) 盥(guàn)手(盥洗) 懵(měng)懂

  倭(wō)锻(倭寇) 瞋(chēn)视 敷(fū)粉(敷衍,敷药) 潦倒 偏僻 乖张 诽谤 辜负 韶(sháo)光 纨袴(kù) 膏粱 作(zuō)揖(开门揖盗) 蹙(cù)眉

  颦(pín)眉 罥(juàn)烟 两靥(yè) 和睦 杜撰(zhuàn)(撰写) 忖(cǔn)度(duó)

  孽障 殉(xùn)葬(殉职,殉情) 妥当(dàng) 遂(suì)心(未遂) 钗钏(cuàn)

  《祝福》

  送灶(zào) 监生(jiàn) 寒暄(xuān) 臂膊(bó) 银镯(zhuó)子 烟霭(ǎi)(雾霭云霭) 朱拓(tà)(拓写 拓蓝纸) 陈抟(tuān)老祖 瘦削不堪 (削减,削弱,剥削) 间(jiàn)或

  乞丐 诧(chà)异 悚(sǒng)然 惶急 踌躇(chú) 胆怯(qiè)(怯弱 羞怯) 安逸

  不更(gēng)事 价廉物美 谬(miù)种(谬误荒谬) 暂(zàn)时(暂且 短暂) 负疚(jiù) 俨(yǎn)然 忌讳(huì) 雪褥(rù)(被褥) 瑟瑟(sè)有声(萧瑟) 百无聊赖 尘芥(jiè) 形骸(hái) 夹(jiá)袄 模(mú)样(mú模子mó模型,楷模,模范) 应酬 箩筐 窥探 沸反盈天 宽宏(洪)大量 雇用 贺家墺(ào) 聘(pìn)礼 威吓(hè) (恐吓,恫吓) 按捺(nà) 擒住 窟窿 荸(bí)荠(qí) 絮叨 走投无路 草窠(kē) 呜咽(yè) 驯熟(xùn) (驯服) 告诫 祭祀 桌帏(wéi) 讪讪(shàn) 宽恕 (shù) 鄙薄(bó)

  怔怔(zhèng) 咀(jǔ)嚼(jué) 赏鉴 渣滓(zǐ) 唾(tuò)弃 一瞥(piē ) 伤疤(bā)

  执拗 (niù) 蹙(cù)缩 收敛 诡秘 索性 门槛 赎(shú)罪 炮(páo)烙(luò) 窈(yǎo)陷(窈窕) 惴惴(zhuì)不安 洞穴(xué) (穴位) 伶俐 歆(xīn)享

  牲醴(lǐ) 醉醺醺(xūn )

  《老人与海》

  乱窜(cuàn)(抱头鼠窜) 向上蹿(cuān) 踪迹(jì) 鲭(qīng)鲨 脊(jǐ)背

  两颚(è) 脊鳍(qí) 角锥(zhuī)形 剃(tì)刀 攮(nǎng) 皮开肉绽 吞噬(shì) 白浪滔天 倒霉 海鳐(yáo)鱼 舵(duò)柄 胳(gā)肢窝 仓皇 攥(zuàn)住

  黏(nián)液 脊(jǐ)髓(suǐ)(骨髓 文化精髓) 蹂躏(lìn) 缘故 戳(chuō)

  撬(qiào)开 喉咙 捶下 劈去 坚韧 衔着 报酬 辨认波涛汹涌 磷(lín)光

  拽(zhuài)掉 榫(sǔn)头 猖狂 桅杆 堤(dī)坡

  第二单元·诗歌

  《蜀道难》

  噫(yī)吁(xū)嚱(xī) 鱼凫(fú) 石栈(zhàn) 猿猱(náo) 攀援

  萦岩峦(萦绕,魂牵梦萦) 扪(mén)参(shēn)历井(扪心自问)

  以手抚膺(yīng)(义愤填膺) 巉(chán)岩 喧豗(huī) 砯(pīng)崖

  万壑(hè) 峥嵘 崔嵬(wéi) 豺狼 咨嗟(jiē)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凋(diāo) 萧森 砧(zhēn)

  《咏怀古迹》万壑(hè)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环珮(pèi)

  《登高》渚(zhǔ) 萧萧 霜鬓 潦倒

  《琵琶行》

  铮铮(zhēng)然 倡(chàng)女(提议,倡导,提倡) 悯(mǐn)然 憔悴

  转徙(xǐ)(迁徙) 恬(tián)然 迁谪(zhé) 荻(dí)花 秋瑟瑟(sè)(萧瑟,琴瑟)

  弦弦掩抑声声思 轻拢(lǒng) 慢捻(niǎn)抹复挑 霓(ní)裳(cháng)

  六幺(yāo) 幽咽(yè) 冰泉冷涩(sè)弦凝绝 幽愁 裂帛(bó) 沉吟

  东船西舫(fǎng)悄(qiǎo)无言(悄然悄无声息) 敛容 虾(há)蟆(má)陵

  红绡(xiāo) 钿(diàn)头银篦(bì) 门前冷落鞍马稀 红阑干 天涯

  沦落 谪(zhé)居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沧海 惘(wǎng)然(迷惘)

  《马嵬》 宵柝(tuò) 筹(一筹莫展,运筹帷幄, 觥筹交错)

  第三单元·文言议论散文

  《寡人之于国》

  毋(wú)庸置疑 粟(sù)(沧海一粟) 弃甲曳兵(摇曳) 数(cù)罟(gǔ)

  洿(wū)池 鱼鳖 无憾(遗憾,抱憾) 鸡豚(tún)狗彘(zhì) 蓄(xù)养 庠(xiánɡ)序之教 孝悌(tì)之义 涂有饿莩(piǎo)

  《劝学》

  輮(róu)以为轮 虽有(yòu)槁(ɡǎo)暴(pù) 砺(磨砺) 参(cān)省(xǐnɡ)须臾(yú) 跂(qì)而望 闻者彰(表彰,彰显,欲盖弥彰) 舆马(舆论) 舟楫(jí) 蛟(jiāo)龙 跬(kuǐ)步 骐(qí)骥(jì) 驽(nú)马

  锲(qiè)而不舍 埃(āi)土 二螯(áo) 蛇鳝 浮躁

  《过秦论》

  崤(xiáo)函 雍(yōnɡ)州(雍容华贵) 窥(kuī) 昭襄(xiānɡ)

  膏腴(yú)之地 合从(zònɡ)缔交 亡矢(shǐ)遗镞(zú)(有的放矢)

  制其弊(bì)(弊端,弊病,作弊,营私舞弊) 流血漂橹(lǔ) 履(lǚ)至尊

  鞭笞(chī) 藩(fān)篱 匈奴 黔(qián)首 隳(huī)名城 销锋镝(dí)良将劲(jìnɡ)弩(nǔ) 瓮(wènɡ)牖(yǒu)绳枢(shū) 氓(ménɡ)隶之人 墨翟(dí) 猗(yī)顿 蹑(niè)足(蹑手蹑脚) 阡陌 疲弊之卒 揭竿为旗

  锄櫌(yōu)棘(jí)矜(qín) 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

  谪(zhé)戍(shù)之众 度(duó)长絜(xié)大

  《师说》

  庸(yōnɡ)知 嗟(jiē)乎 句读(dòu) 阿腴(yú)奉承 欤(yú)

  老聃(dān) 蟠(pán)(蟠龙,蟠桃) 经传(zhuàn)嘉(jiā)奖 贻(yí)笑大方

  第四单元·科普文

  《动物游戏之谜》

  缅(miǎn)甸 嬉(xī)闹 平衡 失足坠(zhuì)地 聒(guō)噪 拟(nǐ)人

  兴高采烈 马驹(jū) 配合默契(qì) 信赖 老藤 领域 比比皆是 消耗

  舀(yǎo) 嚼烂 汲(jí)取 繁殖 自得其乐 竞争 调剂 补偿 效果

  反馈(kuì) 敏捷 天赋 羱(yuán)羊 锻炼 坎(kǎn)坷(kě) 陡峭 消融

  摔跤 各执己见 众说纷纭 潜(qián)力(潜伏,潜水) 狡猾 即(jí)兴

  模(mó)式 捉摸不透

  《宇宙的边疆》

  灵魂 好大喜功 神秘莫测 开拓 职责 晕眩(xuàn) 战栗 深奥

  宏观 朝气蓬勃 前途无量 先决条件 尘埃(āi) 崭(zhǎn)新 检验

  典雅 错综 机制 脚趾(zhǐ) 踝(huái)节 召(zhào)唤

  夙(sù)望(夙兴夜寐,夙愿) 辽阔无垠(yín) 典型 广袤(mào) 荒芜

  搁置 羡慕 纤(xiān)细(纤维,纤柔,纤弱) 徘(pái)徊(huái) 隶属

  嵌(qiàn)着(镶嵌) 旋(xuán)涡(wō) 椭(tuǒ)圆 束(shù)缚(fù) (结束,花束)

  即(jí)使 气势磅礴 璀(cuǐ)璨(càn)夺目 川流不息 匀称(chèn) 端庄

  奄奄(yǎn)一息 岛屿 与世隔绝 覆盖 彗核 迫使 俘(fú)获

  戎(róng)装(戎马生涯,投笔从戎) 荡漾 人才济济(jǐ)(济济一堂,济南)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细枝末节 五彩斑斓 陶醉 遐想 深渊 截然不同 栅(zhà)栏

  冷嘲热讽 轰击 混(hùn)乱(hùn动词用法,混沌 混乱 混水摸鱼;hún 骂人话)

  汹涌 杜撰(zhuàn) 高深莫测 神志镇定 惊诧(chà)不已 冥冥(míng)世界 目眩(xuàn) 怪诞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承认 鄙视 验证 贪婪(lán) 导致 撒手人寰 潜(qián)心(潜伏,潜水) 刨根究底 在所不辞 浩瀚

  湮(yān)没 畏葸(xǐ)不前 欣慰 必需(+具象事物)必须(+抽象事物)

  二、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腮凝新荔:红润的腮颊宛如新鲜的荔枝。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放诞:行为放纵,没有规矩。

  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便宜:方便。

  磊着:层叠地放着。

  内帏:内室,女子的居处。帏,幕帐。

  总角: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

  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

  偏僻:文中指偏激,不端正。

  乖张:偏执,不驯服,与众不同。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妩媚的风韵生于含愁的面容,娇怯的情态出于孱弱的病体。态:情态,风韵。靥:面颊上的酒窝。袭:承继、由……而来。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收拢;屏:抑制呼吸。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怯弱不胜:形容身体娇嫩不能支持的样子。

  间或一轮:偶尔转动一下。

  支吾(书上为支梧):用含混的话搪塞。

  不更(gēng)事: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人情世故。更:经历。

  怨府:怨恨集中的所在。这里指埋怨的对象。

  淡然:漠不关心的样子。

  俨然:这里指摆出十分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闹。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蹙缩:皱缩。

  强(jiàng):固执,不听劝导。

  窈陷:深陷。窈:幽深。

  攮:(用刀、叉)使劲儿刺。

  畏葸:畏惧。

  三、文学常识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2、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谨慎等,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逢迎等,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4、《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凭借着勇敢坚毅、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5、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原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科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为: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多为客观性的描述;《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像与朋友促膝谈心,亲切自然;《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文言文复习

  第二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是。)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或今义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徒,空。 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 (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树叶。 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 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朝着前面。)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言:感斯人言 (话语) 为:因为长句 (写)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初为《霓裳》后《六么》 (弹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 为君翻作《琵琶行》 (为,替)

  命:遂命酒 (吩咐) 暂:凝觉不通声暂歇 (短暂)

  命曰《琵琶行》 (取名) 如听仙乐耳暂明 (顿时,忽然)

  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 转: 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转动)

  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 却坐促弦弦转急 (更,越)

  转轴拨弦三两声 (转动)

  幽:别有幽愁暗恨生 (深沉) 暗:寻声暗问弹者谁 (轻声地)

  幽咽泉流冰下难 (形容隐晦,不畅达) 别有幽愁暗恨生 (隐藏的)

  野芳发而幽香 (清幽幽的) 偏听则暗 (糊涂,愚昧)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昏暗)

  可:畏途巉岩不可攀 (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忆 (难道,哪能)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使……凋谢。)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 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 (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 (歌:名词用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 感斯人言 (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第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慑。)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赢粮而景从。 (景:古“影”,像影子一样。)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这样,却。 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检查。 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 (古:用,使用;心,心力。 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脚。 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安置,安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 (古:把……作为。 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 (古:背负,担负。 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 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尚。 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罟不入洿池 (密)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

  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 (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值”价钱)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穷兵黩武 (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草木皆兵 (兵士)

  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语气助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兼词,于此)

  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横渡)

  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以为绝妙(到了极点)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读qiǎng,竭力,勉强)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假装)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不能称前时之闻 (声誉、名声)

  制: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帅、指挥)

  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控制、制伏)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

  终岁不制衣则寒 (制作)

  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逃跑的士兵)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秦无亡矢遗鏃之费 (丢失)

  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势)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好处)

  河曲智叟以应 (通“无”,没有)

  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汝心固之,固不可彻 (固执)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计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越过)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揣度)

  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相当“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语气)

  从:惑而不从师 (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自)

  所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原因)

  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老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

  而耻学于师 (向,引出动作对象)

  吾师道也 (学习)

  师必退 (军队)

  于: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引出比较对象)

  不拘于时 (被,引出动作主动者)

  其皆出于此乎 (在,引出动作的处所)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填然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树之以桑 (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使……弯曲。)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词作动词,安排次序。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内立法度 (内:名词用状语,对内。)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牖: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绳、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 尊贤而重土 (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 (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形容词作动词,处于困境之中。)

  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流血漂橹 (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约从离衡(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以愚黔首 (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无知。)

  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 (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愚益愚 (愚: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耻师焉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省略句) 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輮以(之)为轮 (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词) (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弟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高中语文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三单元

  一、给加点字注音

  嫡亲(dí ) 当垆(lú ) 临邛(qióng) 隅头(yú) 孛老(bó) 孱头(càn )

  变徵(zhǐ) 刬的(chǎn) 鳏寡(guān) 徘徊(pái) 撚断(niǎn) 浣纱(huàn)

  恓惶(xī) 祗候(zhī) 盗跖(zhí) 瀽水(jiǎn) 罪愆(qiān) 蟊贼(máo)

  冠冕(guān)(miǎn) 戕害(qiāng) 脍(kuài)炙人口 国玺(xǐ)

  前合后偃(yǎn) 瀽(jiǎn)半碗 苌(cháng)弘化碧 窟窿(kū)(long) 哭哭啼啼(tí) 谛(dì)听 混账(hùn) 吮舐(shǔnshì)

  砧(zhēn)石 傀儡(kuǐlěi) 同衾(qīn) 觊觎(jìyú)

  自诩(xǔ) 脑髓(suǐ) 蹩(bié)进 咄咄duō

  第二单元

  翠幕(mù) 天堑(qiàn) 罗绮(qǐ) 叠巘(yǎn) 钓叟(sǒu) 凝噎(yē)

  暮霭(aǐ) 经(jīng)年 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guān)巾 樯橹

  酹(lèi) 料峭 吟啸 萧瑟 一蓑烟雨 遥岑远目

  玉簪 脍炙人口 揾(wèn) 舞榭歌台 封狼居胥(xū) 薄(báo)雾

  第三单元

  缪公(mù) 避匿 (nì) 缪贤(miào) 汤镬(huò) 虽驽(nú) 肉袒(tǎn)

  盆缶(fǒu) 案图(àn) 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 诈佯(yáng)列观(guàn)

  皆靡(mǐ) 传舍(zhuàn) 甚倨 (jù) 不怿(yì) 衣褐(yì) 睨柱(nì)

  当(dàng) 旄(máo)节 厚赂(lù) 昆(hún)邪(yé)王 厩(jiù)

  窥(kuī)观 置币遗(wèi)单于 浞(zhuó)野侯 没(mò)胡中 阏(yān)氏(zhī)

  徙(xī) 使牧羝(dī) 更(gēng)嫁 连辟(bì)公府 篆(zhuàn)

  帷(wéi)幄(wò) 谶(chèn) 阉(yān) 诡(guǐ)对 虚妄(wàng)

  埋(mán)怨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

  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时候 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折合,抵偿

  3)只与婆婆早晚使用:随时 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大概,就要

  5)女孩儿早晚呆痴:有时候 6)读尽缥缃万卷书:书籍

  7)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有时候 8)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一段时间以来

  9)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 10)当骂呵,则处分几句:数落,责备

  11)你道是暑气暄:炎热 12)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13)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14)错勘:错误地判断。

  15)大度:大方,气量宽宏 16)冠冕堂皇:很体面,有气派

  17)浪荡乾坤,怎敢行凶撒泼:本义指天下太平,这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18)灭罪修因:消除掉今生的罪孽,修得来世的福分。

  19)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黄金是世俗所宝贵的,从小相交到白头的朋友是少有的。

  20)押付市曹典刑:市曹,热闹街市。典刑,按法行刑。

  2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同“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22)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大概是,莫不是

  23)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连,介词

  2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清醒

  25)蟊贼: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坏人。

  26)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四 根据解释填成语

  1)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 ”(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的仪节,说道:拿来!

  2)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这里借指权贵的施舍)做奖赏。

  五、文学常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4)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米欧与朱丽叶》等。

  5)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8)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 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1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1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

  六、默写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通假字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一词多义

  二、解释指定词的词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 启窗而观(看)

  征:①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 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 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 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③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④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⑤ 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在… …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 )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用 )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凭 )

  乃:① 十年乃成(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 ④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

  ③ 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 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 吴起… …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古今异义词

  三、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拜为上卿 (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 … 看)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 (妹妹。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 (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应荐)

  词类活用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 (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 (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 (完:使动用法,使… …完整)

  7、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动用法,使… … 破碎)

  8、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 … 承担)

  9、毕礼而归之 (归:使动用法,使… … 回去)

  10、且庸人尚羞之 (羞:意动用法,以… … 为羞耻)

  1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 …为先;后:以… … 为后)

  12、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4、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壮,认为… … 壮。)

  15、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弩:名词作状语,用弩弓)

  16、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生得:被活捉)

  17、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乐。

  18、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 …投降)

  19、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使动用法,使… …滋润肥美)

  20、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 …相斗)

  21、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 …投降)

  22、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词作动词,折磨)

  23、天雨雪 (雨:名词作动词,下)

  24、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25、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2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结网;檠:用檠矫正)

  27、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作动词,抬,扛)

  28、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认为… …奇)

  29、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 (目:递眼色)

  特殊文言句式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 。 (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您还为谁(守节)呢?)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未有之”)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省略介词“于”)

  高二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小说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注音

  庇祐(bì) 玷辱(diàn) 央浼(měi) 酒馔(zhuàn) 尴尬(gān gà) 絮烦(xù fán) 仓廒(áo) 赍发(jī) 恁(nèn) 掇(duō) 搠(shuò) 剜(wān)

  ◆古今异义

  (1)少刻便知。 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 古义:拿。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 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 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义:胜过。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文化常识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2.装在套子里的人

  ◆注音

  规矩(jŭ) 祈祷(qí dǎo) 谗言(chán) 怂恿(sǒng yǒng)

  讥诮(jī qiào) 周济(jì) 陶冶(táo yě) 辖制(xiá)

  难堪(nán kān) 漆黑(qī)

  ◆文化常识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3.边城

  ◆注音

  蘸水(zhàn) 悖时(bèi) 氽水(tǔn) 泅水(qiú) 踹水(chuài)

  喧阗(tián) 蚱蜢(zhà měng) 泱泱(yāng) 角隅(yú) 睥睨(pì nì)歇憩(qì) 眺望(tiào) 傩神(nuó) 棕榈(zōng lǘ) 汆(cuān汆汤)

  ◆文化常识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注音。

  幼稚(zhì) 稔(rěn)芜(wú)奚(xī) 惆怅(chóu chàng) 谏(jiàn) 轻飏 (yáng)瞻(zhān)衡宇 载(zài)欣载奔 盈樽(zūn)壶觞(shāng) 酌(zhuó)眄(miǎn)矫(jiǎo)首 出岫(xiù)翳翳(yìyì) 盘桓( huán) 曷(hé) 西畴(chóu)

  棹(zhào) 壑(hè) 崎岖(qíqū) 曷(hé) 耘耔(zǐ) 沮(jǔ)丧 恶(ě)心

  翼轸(zhěn) 瓯越(ōu)下榻(tà) 台隍(huánɡ) 棨戟遥临 (qǐ jǐ) 懿范( yì)襜帷(chān)胜饯(jiàn) 潦水尽(lǎo)俨(yán) 骖騑(cānfēi)鹤汀(tīnɡ)凫渚(zhǔ) 披绣闼(tà ) 俯雕甍(ménɡ) 纡(yū) 孤鹜(wù) 彭蠡(lǐ) 逸兴遄飞 (chuán )

  睢园(suī)睇眄(dì miǎn )帝阍(dì hūn)多舛(chuǎn)涸辙(hé) 北海虽赊(shē) 虢州(ɡuó) 悫(què) 簪笏(zān hù) 叨陪(tāo)捧袂 (mèi )桑梓(zǐ)

  北冥(mínɡ) 鲲(kūn) 迁徙(xǐ) 齐谐(xié) 抟(tuán) 夭阏(yāo è) 蜩(tiáo)

  决(xuè)起而飞 榆枋(fānɡ) 舂(chōnɡ)粮 小知(zhì)朝菌(zhāo) 晦朔(shuò)蟪蛄(huì ɡū) 大椿(chūn) 斥鴳(chì yàn) 万仞(rèn) 蓬蒿(hāo) 知(zhì)效一官 数数(shuò shuò)然 泠(línɡ)然 恶(wū)乎待哉 星宿(xiù)

  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行(xíng )年四岁门衰祚(zuò)薄(bó)

  茕茕(qiónɡqiónɡ)孑(jié)立 床蓐(rù) 洗马(xiǎn) 猥(wěi)以微贱陨(yǔn)首 责臣逋(bū)慢 日笃(dǔ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 )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ǎn)(yǎn) 更(gēng)相为命

  4、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介词“以”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三、分析两个特别的倒装句式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由于诗歌表情达意和句式平仄对应等方面的需要,诗歌中有些语句常常打乱正常语序,文中这两个句子就是这样的。在讲课时,由我提出这个疑问来,让学生自己探寻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倒装句式,很有意思。

  第一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倒装句,因而在译文时应译为:“(我的)门虽然有设,却常常关闭着,(因而,我)每天在园中走一走,自成一种乐趣。”第二个句子是定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以在译文时,要译为“既要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又要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

  5、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1、注意下列括号内的词语的意义。

  地(接)衡庐(接壤。) (极)娱游于暇日(尽情。) 所(赖)君子见机(依赖。)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等终军之(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兰亭(已)矣(过去。)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一)、重点字词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6、逍遥游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 三餐而反(返) (2) 小知不及大知(智)

  (3) 此小大之辩也(辨) (4) 而御六气之辩(变)

  (5) 而征一国者(耐) (6) 旬有五日而后反(又、返)

  (7) 北冥有鱼(溟) ⑻ 已——矣

  ⑼ 培,通凭 范例讲解:而后乃今培风

  2.重点词语

  怒:奋发 范例讲解:怒而飞(振翅奋飞)

  斯:则,就 范例讲解:风斯在下矣:(风就在下面了)

  夭阏:阻塞 范例讲解:莫之天阏(没有阻碍)

  枪:触、碰 范例讲解:枪榆枋而止(碰到树木就停下来)

  控:投,落下 范例讲解:控于地而已矣(落在地上罢了)

  效:显才能 范例讲解:知效一官(才能胜任一官之职)

  比:合 范例讲解:行比一乡(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

  正:本所应有 范例讲解: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万物之性)

  恶Wū:何 范例讲解: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范例讲解: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飞)

  2.使动用法 范例讲解: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3.形容词作名词 范例讲解:鲲之大(大:庞大的体形)志怪(怪:怪异之事)

  4.古今异义。

  海运:海波动荡 范例讲解: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范例讲解:南冥者,天池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 范例讲解:野马也,尘埃也

  果然:饱的样子 范例讲解:腹犹果然

  众人:一般人 范例讲解: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羊角:旋风 范例讲解: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怒:奋发 范例讲解:怒而飞,通常的用法是气愤之意。

  不过:不超过 范例讲解:不过数仞而下的意思,现代汉语是转折连词。

  5.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①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③之二虫又何知(疑问

  奚以……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6.一词多义,结合课后练习三。

  (1)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名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图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对付

  (4)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

  (5)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

  (6)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凭、乘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

  (7)其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

  ①代词,代第一人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②代词,代第三人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③难道(其真无马邪)

  ④其中(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⑤还是(吾其还也)

  (8)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再说

  ①尚且(吾死且不惧,彘酒安足辞) ②况且(且尔言过矣)

  ③而且(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④暂且(县官且顺群臣言)

  ⑤一边……一边……(且战且退) ⑥彼且奚适也,将要

  ⑦且适南冥也。(将要;到、往;海) ⑧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9)乃 而后乃今培风,才

  ①是,表判断(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苏君)

  ②只,仅仅(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③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竟然

  ④你,你的(家祭勿忘告乃翁)

  ⑤与“无”连用,表示推测(无乃尔是过与)

  ⑥于是(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10)时 时则不至,有时

  ①季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隔一段时间,有时候(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时候,时间(别君去兮何时还)

  ④时运,时机(时不利兮骓不逝)

  ⑤按时(学而时习之)

  ⑥当时,那时(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

  ⑦时常,经常(时与出游猎)

  (10)知 小知不及大知,同智,智慧

  ①知道(朝菌不知晦朔)

  ②知识,见解(孰为汝多知乎)

  ③了解(知我者,鲍子也)

  ④知己(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⑤主持(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11)修 未有知其修者,长

  ①整治,治理(修守战之具)

  ②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③研究、学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④高(邹忌修八尺有余)

  (12)比 行比一乡,联合

  ①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白乘)

  ②挨着(天涯若比邻)

  ③处处(比比皆是也) ④勾结(朋比为奸)

  ⑤认为和……一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⑥等同(与天地兮比寿)。

  (13)数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拼命追求)

  ①细密(数罟不入夸池)

  ②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几(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④数目(愿得补黑衣之数)

  ⑤计算(数不胜数)。

  (14)树 虽然,犹有未树也,树立,动词

  ①种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②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③树木(中有杂树)

  (15)善 泠然善也,高远

  ①好,表答应(王曰:“善。”) ②擅长(京中善口技者)

  ③善良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6)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

  则风斯在下矣(就)

  (17)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

  

  7、陈情表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1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4、听:听臣微志(听任,准许)

  二、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3. 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助词。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4. 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 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 终了,动词。

  15. 命 (1)辞不赴命。 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 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 生活、生存,名词。

  三、 词类活用

  1、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行)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四、 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五、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且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8.咬文嚼字

  ◆注音

  锱铢(zīzhū) 没镞(zú) 岑(cén)寂 尺牍(dú) 付梓(zǐ)

  剥啄(zhuó) 垂涎(xián)

  ◆文化常识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安徽桐城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学习,后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先后留学英国爱、法国,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等。9.说“木叶”

  ◆注音

  砧(zhēn) 筌(quán) 皋(gāo) 褒(bāo) 袅(niǎo)

  恽(yùn) 浦(pǔ) 锭(dìng) 灼(zhuó)

  ◆文化常识

  林庚,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陆续出版《春野与窗》《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

  10.谈中国诗

  ◆注音

  咻咻(xiū) 轻鸢(yuān) 譬如(pì) 颦蹙(pín cù) 叫嚣(xiāo)

  睿智(ruì) 梵文(fàn) 一蹴而就(cù)

  ◆文化常识

  钱钟书(1910—1998),文学史家,作家,1935年,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获博士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文论《谈艺录》、《管锥编》、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等。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注音

  厢房(xiāng) 墁地(màn) 檩条(lǐn) 榫子(sǔn)

  穹隆(qióng) 轩(xuān)  柁墩(tuó)

  12.作为生物的社会

  ◆注音

  衔起(xián) 蚁冢(zhǒng) 鳟鱼(zūn) 鲱鱼(fēi) 毗邻(pí)

  梭子(suō) 迄今(qì)

  13.宇宙的未来

  ◆注音

  坍缩(tān) 诅咒(zǔ) 逾越(yú) 倚重(yǐ) 崩溃(kuì) 迄今(qì) 耶稣(sū) 恍惚(huǎng) 关隘(ài) 溢出(yì) 沮丧(jǔ)

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

华罗庚曾说过,学习要循序渐进!其实学习字词也是如此,积少成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1二三字词积累整理 一、沁园春长沙 橘子洲j 百舸gě 寥廓lio 峥嵘zhēngrng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中必修语文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必修语文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学习文言文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高中必修语文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 高一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
    高一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在为作文找不到素材而烦恼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作文热点素

  • 高一语文提高学习的方法
    高一语文提高学习的方法

    对于高一的同学们来讲,该如何做才能提高语文的成绩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提高学习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提高学习

  • 高一语文历史名人作文素材汇总
    高一语文历史名人作文素材汇总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历史名人素材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是能够用得上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历史名人作文素材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234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