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译文:

  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译文: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甲

  荆轲刺秦王(节选)

  大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乙

  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柯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 ① 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 更事:阅历世事。③ 祖龙:指秦始皇。 ④ 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事知济不济 济:

  (2)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 冠:

  (3)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 提:

  (4)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 官: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复遣之使去 乃遂私见樊於期

  B.不于环柱时杀之 燕王拜送于庭

  C.一老僧倾听久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分)

  译文: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3分)

  译文:

  14.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4分)

  答:

  1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作文(70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16分)(每小题2分)

  (1)B (A. kě 应为 gě ;C. shuò 应为 sù ;D. qí 应为 jī)

  (2)D (依诗意可知)

  (3)C (依词牌的形式可知答案)

  (4)C (A.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代词,指这件事B.诚:连词,如果 / 副词,的确C.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D.而:连词,表修饰,不译 / 连词,表转折,“却”)

  (5)A (B、C、D三项皆为古今异义词)

  (6)C (币,应译为“礼品”)

  (7)B (B为被动句,A、C、D三项皆为判断句)

  (8)A (A.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12分)(每小格1分,错字增字漏字,该小格均不得分)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

  (2)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

  (3)丁香一样的忧愁 哀怨又彷徨

  (4)散了她的芬芳 丁香般的惆怅

  (5)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4分)(每格1分,写错别字不得分)

  (1)左丘明 公羊传 (2)戴望舒 雨巷诗人

  4.(8分)

  (1)示例:海,没有母亲的爱浩瀚。(或“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母亲您是大海,我们是大海里的浪花。(或“母亲您是天空,我们是天空里的云朵”;“母亲您是大树,我们是树下的小草”。)(2分)(注意句式、修辞、喻体之间的关系)

  (2)解析:通览对联内容,先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与《再别康桥》有关,一类与《沁园春•长沙》有关;然后在表达通顺的前提下,将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最后按照上联仄声结束,下联平声结束的规律,定出上、下联。(2分)

  答案:(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

  (3)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郑伯有一个总体的评价,郑伯作为一国之君,能在臣子面前承认错误,的确难能可贵。注意评价时要用精练的语言,然后结合他对烛之武所说的话再进行个体点评,最后注意字数要求。(4分)

  参考答案:郑伯是一个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2分)佚之狐荐烛之武,他立即同意;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他诚恳地承认错误;然后又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烛之武难以拒绝。(2分)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252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