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汇总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汇总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汇总

  高中语文教材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举世公认的两篇好文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一)

  相信大家对《游褒禅山记》这一篇文章都不会陌生。

  我们在语文课本上学过这篇古文。

  当时我们还被逼着背了一段。

  偷个懒,贴出这一段来,也好占些字数。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当时背诵起来,总觉得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古文不同诗歌,诗歌大多朗朗上口,字数少。

  而这种文言文,字数较多不说,还拗口。

  各种不懂的字词,还得翻查注解。

  所以当时是很讨厌背诵这些东西的。

  因此我用了一种很低效的方法去背诵这一段课文。

  那就是在早读的时候,摇头晃脑地读,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到自己形成了习惯。

  说出第一个字,还没想到下一个字,自己就会读出来了。

  硬生生地,把古文背成了顺口溜。

  无怪现在对此段文章几乎没有记忆。

  而且,当时,作为一个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经历去印证这一段文字。

  当时的我,整天想的就是读书究竟是为了啥,而不是安心读书。

  我当时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为了一些无谓的东西,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现在,重读这一篇古文,终于读出了一些味道。

  在惊叹王安石这一小段“鸡汤”里面所浓缩的“成功学”之余,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位北宋敢于变法的大丞相,于小事也下功夫去思考的“惯性”。

  思考是会有惯性的,我们平时喜欢说的“职业习惯”就是如此。

  正如大多数美术生看人的时候,都很习惯分开眼耳口鼻,看到的是光影构筑的形状。

  那些相士呢,大多看的是天庭脸型五官排位还有痣的座落。

  化妆师呢?看的是你可以修饰的地方,缺陷在哪里。

  我们平常人的话,也就看个大概吧。

  又或者说,“主要看气质”。

  思考也是这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习惯。

  哲思者,总是想从一举一动之中寻找“意义”。

  不是有个笑话么,哲学家被保安的“人生终极三问”难倒了,站了一天。

  虽然夸张,但是也反映了哲学家的思考习惯。

  王安石这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些。

  前文很简单,就是说他们一群人,去华山玩,然后见到了一个山洞。

  好奇之下,几个人就钻了进去。

  然后越是往里面走,就越是难走。

  这个时候,就有个人说,哎呀,要不我们回去吧,不回去,火把就要灭了。

  几个人就这样走了出来。

  但是出来之后,有人就埋怨那个提出往回走的人,

  而王安石想了想,哎,有些后悔啊,说不定里面有更好看的东西呢!

  接下来的感慨,就是由上面的小事说起的。

  主要说的是,一种很“笨”的生活方式。

  那就是拼尽全力。

  要想得到一些寻常人得不到的东西,看到和寻常人不同的景色,到达寻常人到达不了的世界,那就不能和平常人一样,随随便便地过啊!

  活得像个平常人,就算自己怎么幻想自己的生活,也是过不了那样的生活的。

  王安石分了几点来说,怎么样的人是不能成为非常人的。

  第一种,缺乏意志的人。

  这种人,虽然很羡慕别人的生活,看起来很渴望,但是实际上,他还是比较喜欢安于现状的。

  这种人,其实代表了大多数的普通人。

  就说去西藏,不管是飞机火车自驾骑行还是徒步,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可以达到的。

  但是每年都有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的人,整天喊着想去,却从来“没有条件”去的。

  就比如我那个“不喜欢完美主义的完美主义者”朋友。

  她说西藏是她的圣地。

  但是她从来都没有认认真真地规划过一次出行。

  所谓的“为去西藏赚钱”的坚持,却没存下一分花在去西藏上的钱。

  吃吃喝喝玩玩,时间就过了。

  第二种,有意志,不盲从,但是体力不足的。

  也就是因为身体原因,而导致无法追求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

  这样的人,我理解为“不得其法”的人。

  就像我当年只顾摇头晃脑背书那样。

  就算记住了,应付了考试,但是对自己来说,是无益的。

  学不到王安石的笔法,学不到他的思考方法,更学不到他的思想内核。

  说白了,几乎是在浪费时间。

  第三种,是因为先天不足,或者自身所在环境等等一系列客观原因而导致自己追求不到的。

  其实,这样的人也是有的,而且不少。

  也就是我一直说的,穹顶。

  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出身、经历、生理、智力等等,有着自己的穹顶。

  打破穹顶的人,是很少很少的。

  就比如为官一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爬得到自己想要到达的位置的。

  学识、出身、习惯、谈吐、交际……

  确实是有很多现实的东西,在限制着自己。

  要突破,很多时候不仅仅靠自己努力就可以。

  还得有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也不要说王安石这篇文是反鸡汤。

  虽然穹顶确实存在,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尝试去触摸过穹顶。

  “依照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达不到要依靠天赋的地步。”

  多少人根本连尝试触摸穹顶的努力都没有做过,又怎么能打破呢?

  王安石说,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去追求,虽然最后没有能达到想要到达的地方,但也可以无悔了。

  虽然天空中,没有留下你翅膀的痕迹,但是至少,你飞过。

  又有几个人,真的在生命中拼尽全力地飞过呢?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二)

  宋代大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到一段这样的话: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实则从一次游记中悟出的天地之理。而我们生活中正好可以拿来运用。

  我们会有压力,吐槽,抱怨。是因为我们没有确立我们的目标,修好我们的志向。所以我们总会“咎其欲出者”或者“悔其随之”。

  人的一生都像是这样的一场探秘旅行。我们虽然不是生而自由的。但我们自己拥有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权利,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坚定自己的方向,甚至根本没有方向。所以我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跟随旅游团,却不敢独自出行。

  嗟夫!古人总能从世界天地之中去参化感悟。今人总是在生活,工作,工资中游斗而无法跳出。

  岂不无趣?!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三)

  写游记,除了在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夫。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奠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叔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我们好像跟着作者从山中的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到过的人很多。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奇。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瑗引了读者。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像的余地。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

  “于是予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象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

  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这段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普,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一是这一段文字的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放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是一转。“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韵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获。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但它转得毫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宇,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是风骨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面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

  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样的收柬,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看了<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汇总>的人还看了:

1.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2.高中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归纳

3.高一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4.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

5.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整理

6.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读后感

7.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锦瑟》读后感

27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