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复习资料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复习资料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复习资料

  做好高中政治复习,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复习

  1、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要求。

  (2)什么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3)怎么样有序的政治参与?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要求,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循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4)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的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2、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村委会居委会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

  各自优缺点:

  (1)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缺点: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的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2)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缺点: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3)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影响。

  (4)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听证于民的目的,就在于决策利民。)

  民主决策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明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4、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

  (1)在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3)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A、通过信访制度

  B 、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

  D、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6、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积极作用:

  A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

  B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高一政治必修2练习

  1.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产生了国家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③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D.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 D.全体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

  4.在我国,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 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004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2003年全国人大会审议通过了10部法律和有关决定,其中《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等,处处体现了为民、便民、利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C.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D.我国开始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6.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这表明

  A.民主具有广泛性 B.民主具有真实性

  C.民主具有社会性 D.民主具有阶级性
看了“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复习资料”的人还看了:

1.高一政治上册第二课复习资料整理

2.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知识点总结

3.高中政治必修2复习第二课复习提纲

4.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课知识点梳理

5.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6.高一政治必修1第二课知识点复习

7.高一政治必修二 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8.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9.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27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