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 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含答案解析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含答案解析

  国家财政是高中政治必修1的内容,学习可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一)

  1.“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国家财政要加大医改力度,2015年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这表明财政(  )

  A.主要功能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解析:D 国家财政加大医改力度,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和改善民生有关。说明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D正确;A说法错误;B、C与题意不符。

  2.“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两大夙愿,而随着“蛟龙”深潜凯旋和“嫦娥”“玉兔”成功着月,千百年来的梦想已变为现实,而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国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由此可见(  )

  A.国家财政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合理的资源配置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C.国家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D.科研经费增长速度最终决定科研创新水平

  解析:B 根据材料中“千百年来的梦想已变为现实,而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国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的信息,可以看出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因此合理的资源配置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

  3.四川芦山地震后,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用于灾区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地震受伤人员医疗救治等方面。财政部的这一拨款(  )

  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B 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体现的是财政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作用。财政支出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故②正确,排除①。同时财政支出是形成购买力,因此应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故③入选,排除④。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投入。这笔支出属于(  )

  A.债务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科教文卫支出

  解析:B 保障性住房建设属于社会保障,因此B项符合题意。

  5.发行国债是 (  )

  A.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B.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C.积极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D.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解析:A 国债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以弥补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增加的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带来的财政赤字,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6.近年来,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预拨力度,及时足额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油价调整而降低。这说明(  )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③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加大财政补贴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排除④;题意强调的是财政部加大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与改善人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故③排除;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7.到2015年嘉兴市将建设500公里农村联网公路,编织“畅通网”、“安全网”、“保障网”三张农村公路网络。嘉兴农村公路建设(  )

  ①需要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需要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是通过发挥财政作用以消除城乡发展差距的举措 ④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农村公路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行业需要国家财政支持,是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的表现,①入选;②与材料无关;城乡差距不可能消除,故排除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8.2014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四项民生支出总额为5387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5.6%。这表明我国通过财政(  )

  A.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B.合理配置资源

  C.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D.促进社会公平

  解析:D 国家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9.下表是2014年某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国内生

  产总值 消费品

  零售 固定资

  产投资 城镇居

  民收入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 财政

  收入

  增长

  (%) 12.1 10.2 18.2 11.9 2.1 14.1

  ①市场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拉动的 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刺激消费 ③该市经济总体呈高增长低通胀运行态势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B 该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本题图表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1%,说明该市经济总体呈高增长低通胀运行态势,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这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故③④符合题意,从本题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市经济增长是由消费与投资拉动的,故①项说法不妥,本题图表中未涉及收入差距的问题,故②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故答案应选B。

  10.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下列体现财政这一作用的选项是(  )

  A.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11万亿元

  B.2014年财政部安排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378亿元

  C.国家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投资2103.6亿元

  D.中央财政下拨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193亿元

  解析:C 国家对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投入,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C正确;A体现了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D体现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排除。

  11.总投资202亿元,被誉为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的东环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后,海南东环高速铁路通过粤海铁路通道与全国铁路网有机连接在一起,极大地便利了海南与内地人员的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这说明(  )

  ①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②财政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财政能够促进社会公平 ④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A 高速铁路耗资巨大,资源回收周期太长,单靠个人的财力无法修建,需要国家投资兴建,发挥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①正确;高速铁路的兴建,极大地便利了海南与内地人员的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说明财政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正确;③④与题意不符。

  12.经济学中有一条描述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拉弗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额。)拉弗曲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家财政收入

  B.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分配政策影响社会公平

  D.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解析:D 由图可知,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会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不增反降,这说明分配政策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A排除;也没有涉及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以及分配政策对公平的影响,B、C排除。

  13.目前,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政府按机制临时发放价格补贴。这个机制覆盖9000多万城乡低保户、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已经发放了200 亿元价格补贴。材料体现了(  )

  A.财政是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B.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解析:C 价格补贴城乡低保户、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直接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其他没有体现。

  14.2015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35万亿元。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解析:C 本题考查我们对财政赤字的理解。财政赤字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出现是正常的,没有赤字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好状态。但财政赤字也需要考虑国家的偿还能力,不能无限制地出现财政赤字。

  15.[2015·杭州质检]今天,互联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民众的生活当中,而网站作为互联网上信息量最大的载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华网与《半月谈》杂志社联合推出的“你心中的‘全面小康’什么样”调查结果如下(数据样本为23847人次,依得票高低排序)。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阐明政府应该如何回应百姓的上述新期待。

  答案: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保持人民收入稳步增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环保领域的投入比重,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6.材料 2015年4月25日,财政部相关官员在出席第二届长三角财税论坛时透露,目前地方自行上报到财政部的债务总额约为16万亿元。当前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财政收入增长亦随之减速。2015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跌至数年来新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9%,增速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依法理财、依法治税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负债如何处理,成为一大严峻问题。

  面对巨额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举债形成债务人,并把债务资金收入投向教科文卫和保障性住房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债务资金投向市政和交通运输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二)

  思维练]

  1.连一连:

  经济建设支出      提高养老保险金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支援农村生产

  行政管理支出 增加公务员工资

  社会保障支出 偿还到期国债

  债务支出 免除学生学杂费

  答案:

  2.填一填:请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表格位置。

  ①经济过冷   ②经济过热   ③增加   ④减少

  经济形势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赤字

  积极的财

  政政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从紧的财

  政政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经济形势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赤字

  积极的财

  政政策 ① ④ ③ ③

  从紧的财

  政政策 ② ③ ④ ④

  [对点练]

  知识点一 财政及其作用

  1. 财政部门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西部大开发,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支出、税收、债务、补贴等手段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材料表明(  )

  A.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强制手段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D.财政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解析:B A项错在“强制”,C项未涉及,D项不如B项具体。

  2.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B 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形成购买力,促进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而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会使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会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会使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会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又会为政府增加新的投资提供可能。故a、b、c处依次应该填入③、②、①。

  3.广清轻轨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正式通车,需财政投入约145.9亿元。广清轻轨建成通车将促使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材料主要表明(  )

  A.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能巩固国家政权

  解析:B 广清轻轨耗资巨大,资本回收周期长,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建造,政府投资兴建,促进资源在交通等领域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的优势,利国利民,B说法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知识点二 财政收入与支出

  4.下图是2014年全国公共财政收支部分指标情况。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年(  )

  ①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 ②全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赤字 ③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度向民生倾斜 ④财政收入增幅超过经济增长幅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C 由图可知,2014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财政赤字,②正确;财政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税收收入的情况,①排除;也没有涉及财政支出中的民生支出,③排除。

  5.我国根据教育发展实际,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提出,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这些资助的资金属于(  )

  A.科教文卫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解析:D 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资金属于社会保障支出,A、B、C不符合题意。
看了<高中政治必修1第八课练习含答案解析>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必修1第五课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2.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八课知识点

3.高中必修1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总结

4.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八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5.必修一政治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6.高中政治必修1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

287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