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地理 > 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

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

  对于中考的复习,要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一)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欧洲西部的突出特征。教材由此作为切入点,而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从系统介绍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入手,体现了编写者力求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的特点。

  同时,欧洲西部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推动欧洲各国求同存异,走向联合的动力。因此,突出介绍欧盟这个组织,将欧洲西部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从中窥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极具现实意义。

  以经济特征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突出区域共性,略写各国差异,也是这段教材编写的独到之处。

  2.关于欧盟

  为什么要建立欧洲联盟?欧盟给本区的人民带来了哪些利益?对这些内容,教材的介绍相当简洁,主要是通过一幅示意图加以说明,回避了复杂的政治因素和国际经济关系背景。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角度来体现欧盟的作用,十分符合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

  示意图从5个方面说明了欧盟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欧盟已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外贸、农业和渔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了总预算制度。1993年1月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在欧盟成员国,汽车司机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工作和退休。一个长达3万多千米的公路网连通欧盟各国。1997年10月,欧盟15国签署了《阿姆斯特丹条约》,在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内政司法合作方面取得进展。1999年1月1日欧元已如期启动。一个没有国界的大欧洲已逐渐形成。

  欧盟的建立对于欧洲各国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手续,推动科技发展,促进内外贸易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此,欧洲各国可以以同一种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发言,形成同一种势力与美国代表的世界强势集团抗衡,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不可小视的力量。而这正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做到的。因此,对于欧洲西部,联合才能受益。

  3.P58“活动”

  活动1从欧盟的15个成员国出发,让学生读图了解主要的欧洲国家和首都,了解欧洲的政治地图格局。欧洲国家众多,名城广布。在这里对于重要地名可要求熟悉,并能在地图上指出其位置,不必死记。有关各城市的独特面貌,可在后文讲授旅游业时适当展开。

  活动2通过分析图表和数据,从对外贸易的角度体现欧盟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图表强调了对外贸易分进口、出口两个方面,二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外贸水平共同标志,不可偏废。

  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二)

  1. 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材处理与第一节对“天气”一致,并通过活动1、2两题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气候”和“天气”。

  2.图3.22是对不同气候景观的举例,并通过对气候特点的描述,使学生了解怎样去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该图三幅照片分别是:A为热带雨林气候景观;B为热带沙漠气候景观;C为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3.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由于前两节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教材讲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以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为切入点。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都很大,由这两者组合成的气候的地区差异当然也大。

  4.世界气候分布图(图3.23)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此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这里,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介绍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对于各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没有系统讲述。

  5.前两节已经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而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解来看仍然是对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因此,教材编写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分别作分析,而是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也强化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多侧面或多角度来讲。教材主要抓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地域观念;其二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这两方面的讲述,教材都只举实例,不展开论述,目的是改变说教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自己去体会。

  7.只讲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片面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因此,教材设计活动,从四个方面分别举出实例,由学生自己分析,从而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其中,活动4涉及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没有要求的,但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并且学生可能通过媒体经常接触到这方面问题,因此,教材从加强环境教育和深化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此项活动。

  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三)

  1.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和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下一节教材一起,虽是对第一节有关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重要的是作为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因此,教材讲述气温与降水,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而非天气。

  2.气温的概念在上一节已经作了解释,教材从生活出发,很快切入到平均气温的概念。因为一地的平均气温是理解该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一。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3.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教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述,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思考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材举了5个实例,分别说明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4.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讲了日变化和年变化。图3.12和图3.13分别模式化地表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大致趋势。由于气温日变化曲线的绘制取决于观测的次数,因而图3.12的曲线上没有标出对应横坐标时刻的气温点值。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后2时左右)指的是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

  5.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材将这项要求安排成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该项技能。活动分两步,第一步给出实际的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步给出一实际气温资料,让学生参照活动第一步的气温曲线图,并根据具体要求,绘出气温曲线图。

  6.气温的空间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方面。理解水平分布的关键是会阅读等温线图;理解垂直分布的关键是掌握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教材抓住这两点设计图解和活动,既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气温空间分布的知识,也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比较气温垂直差异的技能。

看了“2017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的人还看了:

1.2017年地理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2017厦门地理中考考试试题答案及考点解析

3.厦门地理小中考知识点复习

4.2017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47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