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语文 >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人生寒暑阅兵场,生活答卷袖里藏。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祝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时超常发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达目标应心无旁务,圆梦想要持之一恒。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开卷有益,《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我的叔叔于勒》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贫民生活的拮( )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我们懂得了人们定向思维的根深蒂( )固……真是只要读书就有收获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其妙处就在于一目十行,断章取义,快速提取信息。

  B、智弱好学的人,即使考得不理想,也叫人敬重;敏而不学的人,却最令人鄙夷。

  C、客观分析失败的前因后果,认真吸取教训,然后重蹈覆辙就一定会取得更大胜利。

  D、那女子穿戴特别地招摇,满头饰物,耳环乱晃,旗袍贴身,一派妖娆不堪的样子。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B、近几年,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分子,显示了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

  C、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D、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用青春谱写壮丽的梦想之 歌。

  5、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文化本非功利事,它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我们不妨时时自我警醒:在文

  化心态上,少一点浮光掠影, ;少一点急火猛攻, ;少一点人云亦云,

  ;少一点不加辨别, 。文化“速食”不妨有,但没有理由抛下文化精品

  大餐。

  ①多一点小心求证 ②多一点凝神静气 ③多一点文火慢炖 ④多一点有疑之心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

  6、名著常识填空。(2分)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品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7、古诗文默写。(8分)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诗文之美贵在品味。我们品读李清照《武陵春》中“ , ”的名句时,不能不在体悟作者国破家亡哀愁沉重的情感的同时赞叹词人的“创意出奇”。我们品读诸葛亮《出师表》中“ , ”的名句时,不能不在赞美作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智慧的同时感叹作者的一片精忠。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在一次语文能力比赛中,你发挥出色,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语文基础比你好,平

  时经常帮助你的同桌乔典真诚地对你说:“祝贺你啊,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

  吗?”你谦虚地说道:“ 。”(2分)

  9、细细数来,襄阳的风流人物,那真是代有才人,各领风骚啊!我们今天了解、学习、颂扬他们的事迹,就是要传承襄阳悠久灿烂的文明。班上将开展“话说襄阳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1)为营造气氛,班长决定为活动拟一副对联,但他只写出了上联, 请你帮他从本次活动的意义角度完成下联。(2分)

  细数襄阳风流人物, 。

  (2)襄阳的城市品牌口号是“千古帝乡,智慧襄阳”,请你说一说这个口号所指的两个古代人物分别是谁?(2分)

  (3)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介绍一位襄阳历史人物。为了完成任务,你决定采

  访有关人士,下面是你的采访计划。请完成空格的两项。(2分)

  A、确定要介绍的历史人物及采访对象; B、 ;

  C、采访并做好记录; D、 。

  (4)研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刘秀, 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后汉王朝(也俗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 兴儒学,奠定了后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材料二: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襄阳耆旧记》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汉晋春秋》亦为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

  材料三: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 ,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

  你的探究结果: 。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10—11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理解填空:一般来说,词的惯常体例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而写景的目的又是为抒情造势,因此抒情是词的重点,即所谓“诗(词)言志”。这首词在上片写景造势的基础上,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 ,使全词的意境显得 、壮阔,读来真切感人。(2分)

  11、请说说“塞下秋来风景异”句中“异”字的妙用。(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16题。(10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②三百闾,张袂③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选自《晏子使楚》)

  【注】①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②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③袂:就是衣裳的袖子。

  12、下面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C、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D、不肖者/使/不肖主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4、翻译: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分)

  15、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甲文唐雎以“ ”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乙文晏子用“ 、 、 ”三个词语回应楚王“齐无人耶”的嘲讽。(用原文答)(2分)

  16、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请简要谈谈二者方式的不同点。(2分)

  (三)阅读下面小说《记忆留痕》,完成17—21题。(13分)

  ①“你真是个卑鄙的老家伙!”走出拉尔先生的房间时,我一字一顿地对他说。

  ②年迈的拉尔先生住进这家疗养院才八个月,却让每一个护理人员过上了地狱般的生活。无论谁靠近他,他都是非打即骂,又掐又踹。他还故意尿湿床铺,以给我们增添麻烦为乐事。拉尔先生可能是个孤寡老人,在他住院的八个月时间里,未曾有一个亲人朋友赶来看望他。

  ③一天,某个妇女社团到疗养院探望病人,为他们唱歌、演节目,还给每位患者献上一枝火红的玫瑰花。送给拉尔先生的玫瑰花就放到他身边的餐桌上,他看了看,一挥手,就把花瓶打飞了,花瓶撞到墙上,碎片四溅。

  ④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尔翻了个身,面朝墙壁躺着,把后背丢给了替他收拾残局的护理人员。我捡起玫瑰,插到一个塑料水杯里,放到他的床头柜上,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房间。

  ⑤这天的剩余时间,每当轮到我去照顾拉尔先生,我都会从他的玫瑰花上扯下一片花瓣,扔到他床边的垃圾筒里。他双唇紧闭,一声不吭,只是我每次扯下花瓣时他都死死地直视着我的眼睛。 下班回家之前,我来到他的房间,扯下花枝上的最后一片花瓣扔进垃圾筒。此刻,水杯里只剩下一段光秃秃的枝条,没有一丝生气。就在我转身离开之际,拉尔先生咕哝了一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⑥“我就是要让你看看你是怎样折磨我们的,扯下一片花瓣就如同你折磨我们一次。”我回答。

  ⑦第二天再来上班,同事叫我去清理拉尔先生的房间,原来他在前一天夜里与世长辞了。来到他的床边,我不经意间看到了插在 水杯中的玫瑰花,让人吃惊的是,原本光秃秃的枝条上竟然又有了红艳的花朵。我仔细一瞧,原来每一片花瓣都用胶布牢牢地粘在了花枝上。

  ⑧我收拾起拉尔先生的东西来到走廊,忽然想起拉尔先生前一天对我讲过的话:“我并不想让大家都讨厌我,我只是不想让每个人都忘记我。”

  ⑨我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他的话让我心潮起伏。也许拉尔先生本性并不坏,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关心他的人,他的乖戾表现,只是想被人们记住,在他去世后不会被立刻忘记。

  ⑩拉尔先生终于如愿以偿,短时间内不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只不过他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一个脾气古怪、行为乖张的糟老头。

  17、第①段按正常顺序它应该放在第 段和第 之间,现在这样放在开头有什

  么好处?(3分)

  18、拉尔先生在临死前将我扯下的每一片花瓣用胶布牢牢地粘在花枝上,他这样做出于

  什么目的?(2分)

  19、第⑨段中“我心潮起伏”,你觉得“我”的内心会有哪些感触?(3分)

  20、拉尔先生之所以行为 乖张,是因为不想“让每个人都忘记”他,这实际上是想得到

  人们的什么?文章为表现这一点早有伏笔,请把原句抄写出来。(3分)

  21、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拉尔先生的这种“记忆留痕”方式?(2分)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顺其自然》,完成22—26题(13分)

  ①据人民网2015年11月30日消息,宁波人“顺其自然”从1999年至今,累计捐款17次,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每年数量都有增加,今年达85万,每次捐款署名总是“顺其自然”几个字里颠来倒去。

  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够洒满阳光,但总有些角落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神秘人的爱心就像冬日的暖阳,驱走了严寒,为黑暗的角落送去光亮。

  ③一次的爱心并不难,难的是让爱心变得顺其自然。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参与过捐款,也给过乞丐零钱。这样看来,助人为乐似乎并不难。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把善举坚持做十七年?有些人,每天按时上班都觉得是个负担,更不用说坚持为与自己素昧平生的人捐出善款。我们的社会,偶然性的帮助屡见不鲜,但是顺其自然的爱心却十分少见。如果,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能将帮助别人变成一种习惯,那这个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就会多一些幸福,政府也会少一些负担。我们不仅 仅要为神秘人的大爱点赞,更重要的是也要向她学习,让自己的爱心也能够变得顺其自然。

  ④一个人的爱心并不难,难的是让爱心变成风景线。神秘人“顺其自然”的善行让人十分钦佩,不过,在敬佩的同时我们还是要把爱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一个人的爱心温暖不了整个社会,只有每个人都发力,才能筑起一道爱的长城。一滴水,滋润不了整片干涸的大地,只有天降甘霖,才能带来勃勃生机。不要光去敬佩别人的善行,或许你不经意的爱心此刻正是别人眼中的感动。爱,本来就不应该是“独角戏”,每一个鼓掌的观众都应该成为善良的主角。如果每个人都成为“顺其自然”,那么爱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温暖的风景线。

  ⑤古人说:“善人者,人亦善之。”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虽然我们的爱心不计回报,但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处处都有爱的暖流。“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铁警”李博亚等等大爱之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让善良的花朵开遍了神州大地。

  ⑥大爱无言,让我们用行动把善良变成习惯,请我们用善举让爱心顺其自然。

  22、第①段有何具体作用?(2分)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24、第④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5、你怎样看待文章第③、④段的首句?请具体说说这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

  26、第④段中加点的“独角戏”,“鼓掌的观众”分别指什么?(2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据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对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其实金钱等物质并不一定是成功的最高标准和唯一标准。世界上有比物质更宝贵的财富,比如快乐、健康、悠闲、亲情、友情,甚至挫折与苦难。请以“ ,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经验的木匠往往会这样教徒弟:在刨木头时,碰到木节时要小心。因为这些木节都是树木曾经受伤的地方。结 疤之后,它们往往变得最硬!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若选题二,请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72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