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一历史平时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迷茫的话,那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重庆曾家镇的退休老人罗天才展示保存50多年的选民证。这张选民证是罗天才老人1953年18岁时在成都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普选的证件,这张选民证说明(  )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迈出重要一步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制定并实施

  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

  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

  2.仔细观察下面四幅与1949年新政协召开有关的图片,这表明(  )

  毛泽东给宋庆龄的亲笔信前来参加会议的宋庆龄  宋庆龄在讲话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黄炎培在讲话

  A.新中国成立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建立的

  B.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

  D.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

  3.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党派,分别是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和民盟的张澜。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民主联合政府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的政府 D.实行多党制的政府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D.成立全国政协

  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7.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立刻给予极大援助,以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从这里我们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体现了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x藏自治区成立几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②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③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胜利发展的伟大力量 ④x藏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面是一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新时期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建国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在中国,要避免““””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2.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文献是(  )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2007年,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A.率先获得解放 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

  C.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4.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族、珞巴族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5.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D.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16.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  )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8.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上图是某一地区的“盛世莲花”彩车。“某一地区”应是(  )

  A.中国台湾 B.中国澳门 C.中国香港 D.中国上海

  19.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指出:海峡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谈判地位平等,议题开放”。“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一个民族,两种制度” B.一个中国原则

  C.“放弃台独,两个中国” D. “一个民族,两个政府”

  20.台湾商界表示,“三通”为台湾渡过金融危机增强了巨大信心。那么“三通”能够实现开启的原因是(  )

  ①两岸人民的要求和热切盼望 ②两岸经济文化等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国共两党政策的灵活性和务实性的结果

  ④台湾接受了“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8分,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面图片:

  图一 《共同纲领》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文件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4分)

  (2)图二是1954年我国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请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3)图三中的《十二铜表法》的发表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它的意义主要是什么?(4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律对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作用。(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彭明《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宪法第六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其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99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临时约法》内容的颁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54年宪法的历史背景。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的进步性。(5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同点。材料三的修改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4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发展变化,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面图片是电视剧《台湾•1895》的剧照。

  材料二 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一期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地守望着大海。

  材料三上图的漫画反映了中国政府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在台湾出现“登辉撤退,水扁独撑”的一幕。

  材料四 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进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开通两岸海运直航,实现两岸海上客货直接运输。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电视剧反映的故事和近代中国哪一事件相关?对台湾和大陆关系有何影响?看了材料一中的图片你有何感想?(6分)

  (2)材料二反映出海峡两岸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分)

  (3)从材料三漫画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制定《反分裂国家法》?(3分)

  (4)目前,海峡两岸主要以什么方式进行交流?怎样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4分)

  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答案

  1.A

  2.D [A项主要建国力量应是中国共产党;B项说法错误,应是中国共产党;C项新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B [1949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A项错误,因为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代表并不是由选举产生;C项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D项中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4.B [新政府的政权特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故A错误,C、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B。]

  5.B [题干考查的是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虽然四个答案都是,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答案选B项。]

  6.D [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障这些原则规定,大会还先后通过了关于国家机构的五个组织法。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到来了。]

  7.A [“藏族羌族自治州”体现了①②,全国人民的援助表明③④,故选A项。]

  8.B [x藏属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④表述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可知答案为B项。]

  9.D 10.A

  11.D [““””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使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摧残,因此要避免悲剧重演就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首先排除A、C两项,因为这两项与题干不符,B项中的个人崇拜是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不完善造成的。]

  12.C [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健全。根据题干中的“基层民主”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13.D [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政治模式和制度,那就是民族区域自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4.C 15.C 16.B

  17.C [①错误,因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错误,这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原则。]

  18.B

  19.B [2000年以后,中共对台湾在政策上作了很大的让步,但根本的一条没变,那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20.B [④的说法不准确,据此并不足以说明台湾当局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21.(1)背景:解放战争已取得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胜利(或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临时宪法或施政纲领。(2)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4)法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保证;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健全完善法制。

  22.(1)特征:把“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加以法典化,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宣告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享有各项民主自由权利,对促进人民觉醒、 等级特权制度,有重要意义。

  (2)背景: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三大改造的推进。进步性:规定新中国的性质;规定了实现民族平等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国家经济的构成和发展方向。

  (3)相同点: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意义: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宪法保障。

  (4)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制定和修改宪法内容;民主化进一步发展;经济建设日益成为国家工作重心;经济发展方针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经历了巨大变化。

  解析 第(1)问要求概括《临时约法》的特征,并分析意义。特征应从阶级性和时代精神上去归纳。主要体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精神。意义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要求回答的有两点,一是背景,二是进步性。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背景包括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进行等内容。进步性应从材料二的规定中分析,如国家性质、民族平等原则、所有制形式等。第(3)问应注意分析比较材料,找出相同点。其意义应从1999年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上去思考。第(4)问主要应从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民主政治的进步这一角度去思考。

  23.(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不甘心被日本统治、奴役,展开各种形式的反割台斗争。

  (2)两岸分离。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两岸暂时分离。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4)大陆和台湾民间交流日益扩大,经贸联系加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看了“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高一上历史复习资料

2.2016年会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3.2016年高考辽宁历史知识点

4.初一上册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平时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迷茫的话,那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重庆曾家镇的退休老人罗天才展示保存50多年的选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3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