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做好每一份试卷的练习,是对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今天,你的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2.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人认为这群远在人应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3.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尚在渭水滨“钩”到的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4.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是在

  A.西周 B.商朝 C.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话意指

  A.修建阿房宫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秦完成统一

  9.右图传递的信息是

  A.统一车辆轨制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10.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公文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

  小的侯。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

  12.西汉王朝的政治、思想、文化上形成大一统的局面是在

  A.汉高祖时 B.汉文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武帝时

  13.他是官方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开辟了丝绸之路,造福了当时,也泽被后人。他是

  A.张骞 B.霍去病 C.苏武 D.班固

  14.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羌族 C.鲜卑族 D.氐族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人们对一位书法家作品的赞誉,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王献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18.顾恺之的代表作有

  ①《兰亭序》 ②《女史箴图》 ③《水经注》 ④《洛神赋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主要是因为

  A.争战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20.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想使自己能与卿大夫平起平坐,那么他最合法

  的途径是

  A.世袭 B.取得军功 C.经营工商 D.多生产粮食布帛

  21.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

  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城市

  A.西安 B.南京 C.咸阳 D.洛阳

  22.公元五世纪,鲜卑族人纷纷把姓氏改为“元”、“陆”或“刘”等等,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的推动 B.秦始皇的要求

  C.孝文帝的改革 D.汉武帝的命令

  23.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个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2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缀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25.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6.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已经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有和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27.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尧 C.禹 D.启

  2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话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社制及浩在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30.以下是小明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3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秦穆公 B.齐恒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32.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江南河

  33.中国古代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3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哪一家说和商鞅思想接近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5.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36.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220年

  37.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汉武帝如此尊重他,

  主要是因是董仲舒

  A.率领军队,打击匈奴 B.推动实现大一统

  C.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D.编成了《史记》

  38.新疆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管辖之下的是在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138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60年

  39.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冰 B.孙思邈 C.毕升 D.蔡伦

  40.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哪一现象反映了佛教传入后对中国的影响

  A.使用公元纪年法 B.在洛阳建造白马寺

  C.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D.圣诞节前人们互赠圣诞贺卡

  二、简要回答问题(10分)

  4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统治制度。很多帝王为

  了维护统治,不断地加强自身权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体制度始建于什么朝代?当时的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各采取

  了什么措施?

  (2)汉武帝“大一统”时期,在政治和思想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看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的人还看:

1.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2015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3.2015-2016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4.2016年初一上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170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