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单元整合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往往认真对待每一份试卷的练习,是对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今天,你的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第一轮单元整合复习检测题以供大家阅读。

  高三历史第一轮单元整合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100毫米突击炮、新型远程火箭炮、歼—10、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盛装亮相。追溯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箭武器的国家。它们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北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中国最早的火箭武器出现在唐朝。

  答案: C

  2.2010年初始,地球忽然狂躁不安起来。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7日,8.8级智利大地震发生;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积极救灾。而在古代中国,有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报地震的仪器,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这种仪器是(  )

  A.僧一行的黄道游仪 B.郭守敬的简仪

  C.张衡的浑象仪 D.张衡的地动仪

  解析: 根据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可得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它能够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

  答案: D

  3.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造纸术的西传促进欧洲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以廉价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答案: C

  4.(2011•广东深圳文综卷)《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冬种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材料证明汉代(  )

  A.用柴火灰做肥料 B.以生葱、韭菜为主要蔬菜

  C.官府重视蔬菜种植 D.掌握冬季温室种植技术

  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汉代宫廷太官(官职)冬天在园子里面种植葱、韭等蔬菜(原本春天才有),用廊屋遮盖,从早到晚点着蕴火,用暖气使蔬菜生长”。材料反映了古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情形。

  答案: D

  5.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的著作是(  )

  A.《缀术》 B.《周髀算经》

  C.《九章算术》 D.《齐民要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识记能力。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答案: C

  6.《诗经》中的《七月》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中《七月》描述“农民生活的困苦”和“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生活的喜怒哀乐”,即可看出《诗经》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征。

  答案: C

  7.(2011•山东泰安一模)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 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政治、思想的状况,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

  答案: A

  8.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在谈到今后三年的工作时,温家宝引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明志。温引用的这句话在体裁上应属于(  )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解析: 温引用的这句话出自屈原的《离骚》,《离骚》属于楚辞。由这句古语的风格及关键信息“兮”也可判断出,它的体裁是楚辞。

  答案: A

  9.(2011•山东潍坊一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解析: 《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 D

  10.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有些汉字的形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B.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D.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这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D

  11.(2011•厦门模拟)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解析: 本题创设了新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人物脸谱的颜色来判断人物的特征。教材中并没有介绍脸谱颜色的真正寓意,同学们需要根据这些人物在历史上以及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来判断。关羽是忠勇正义的形象,所以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义,《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奸诈狡猾的形象,所以白色代表奸诈狡猾,包拯是铁面无私的形象,所以黑色代表的是铁面无私。

  答案: A

  12.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并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小说的思想内容有(  )

  ①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②反映了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 ③以入木三分的辛辣嘲讽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 ④描述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明清时期小说的思想特点可得出,明清小说思想内容多变,①②③④都符合题目要求,据此可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4分)

  解析: 第(1)问从表中类别所占比例上看说明分布领域的特点;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上分析原因。第(2)问首先判断出图一、二分别为突火枪、指南针,回忆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主要从材料三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

  答案: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8分)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8分)

  (3)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著探索、大胆革新创造,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又用法严谨,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所有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

  材料二 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浪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隆五十五(1790年)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8分)

  (2)依据材料二说出京剧艺术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8分)

  (3)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特点和意义。第(1)(2)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8分)

  (2)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8分)

  (3)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4分)
看了"高三历史第一轮单元整合复习检测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高三期中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2.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4.高考历史基础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172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