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21题13分,22题14分,23题13分,共40分)

  21.“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人说,如果你不了解“三农”问题,你就不能理解中国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五千年的农耕历程诞生了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其中众多诗词再现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譬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二 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变化表

  ──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防止出现下面漫画中“新农村规划者”的所做所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诗体现出的我国传统小农经济具有的特征。(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84年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新农村规划者”的行为与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哪一运动最为类似,它们相同的错误表现是什么?(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共十六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分)

  (2)材料二体现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5分)

  (3)指出材料三中的外资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能解决什么问题?(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消化、吸收、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作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各出于何种考虑?(5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2分)

  (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状况,即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的举措是制定和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选C。

  2.B【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得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由此可知B项正确。

  3.A【解析】由于“左”的错误,当时为急于改变落后面貌,在实际工作中盲目求快,只注重速度和数量,而忽视质量和效益,即只注意了“多”和“快”。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题干反映了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对粮食产量的过高估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5.C【解析】从B点到C点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由于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三年严重困难, “左”的错误严重泛滥是主要原因,故选C。

  6.D【解析】“大跃进”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一味求快;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20世纪60年代初,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7.D【解析】““””是“左”的错误严重泛滥的产物,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是最严重的。

  8.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C项说的是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图片的主题一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是““””时期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

  9.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发展。A项说法不符合实际;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B项与题干无关;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出现重大失误后,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C项与题干也无关。

  10.D【解析】农业合作化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措施,是将土地私有变公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故A、B、C三项都不正确。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农业生产力。

  11.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开放。关键信息为“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A、B两项时间上与题干不符;D项不符合史实。

  12.D【解析】“看不见的手”即指市场价值规律。市场价值规律在经济发展中起作用,说明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A【解析】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的产物,股票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繁荣的产物,故A项正确。

  14.C【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它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

  15.A【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特区的正确认识。经济特区的“特”指的是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6.B【解析】题干中的理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来的。①是在1958年提出的,故排除。

  17.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题干中“开放整个海岸”“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的提示,综合比较各选项,只有C项符合。

  18.D【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面认识,①②③④表述都正确。

  19.C【解析】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不同于经济特区,它实行与祖国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是“一国两制”的产物.不是对外开放政策下出现的,排除②。

  20.A【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世界经济的低迷会影响中国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的发展,④应该排除,故选A。

  21.(1)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很小;精耕细作,等等。(答出三点即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表现: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损害了人民民主;过分强调了政治、经济因素,等等。(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及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第(1)问中的诗体现了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等特征。第(2)问中要注意“1984年”,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即可作答。第(3)问要结合漫画的内容回答。漫画中“新农村规划者”要求“限3个月建成2层楼”,这和“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所犯错误最为类似;其共同的错误表现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侵犯了人民利益,过分强调了政治、经济因素等。

  22.(1)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外资企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4)“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大跃进”和““””等运动的错误发动,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中共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原因”。第(2)问根据时间“1958年”,并结合所学不难回答。第(3)问指出外资企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即可。第(4)问据材料可以推断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改革开放、中共十六大等若干个阶段,再加以概述即可。

  23.(1)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考虑: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考虑: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

  (2)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20世纪初命运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20世纪末命运的主要原因:中国独立自主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外开放;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精神支柱。

  【解析】本题以近代以来的对外政策变化为线索,考查了由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时间跨度较大,属于中等难度题目。第(1)问侧重考查概括与分析能力。第(2)问侧重考查分析能力。第(3)问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根据教材内容即可答出。第(4)问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看了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2.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3.2016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4.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200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