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关于初中历史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于初中历史的一些教学方法

时间: 巩诗21178 分享

关于初中历史的一些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才会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呢?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其自我总结教学提纲

  众所周知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习能力。因其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有了整体框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二、结合课本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历史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以至于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学会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尤其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这样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并且能取得效果良好:第一,重复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第二,重点记忆法。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挑出重点,让学生重点记忆。这也发挥了教师的重要性。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六件大事等。

  中学历史教学的“三要”与“三忌”

  1、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的价值,忌走过场

  让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每一节历史课都能动起来,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中的共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尝试着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置讨论、探究等问题,给课堂带来许多活力。但不少假讨论、伪探究充斥课堂,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活动而活动,师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缺少交流、缺少碰撞、缺少新的生成。不少教师在盲目的跟风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为什么而活动,为什么而探究?

  在《秦王扫六合》一课中,三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一位教师还专门设计了“我向嬴政献计策”的活动。我想他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想办法突破本课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动”起来,让评委看到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效果是不理想的。

  首先,这样的问题需要讨论吗?这个献计策活动,献来献去献的还是教材上梳理好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而非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的计策,所以仅是比拼学生的快速阅读教材和填空能力而已,没有什么思维含量。学生少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传声筒”“录音笔”“搬运工”,即使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又有多大的成就感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学习重点不是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而应当是“了解秦代巩固统一的措施到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所以,这个讨论题的设置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课程目标。

  其次,既然要求学生热烈讨论,为什么讨论问题时没有分歧?为什么回答的方式是照本宣科?这些说明什么?说明教师设计的问题根本就不具备讨论的价值,讨论题是个伪命题。 课堂上有思想的交流吗?有思维的碰撞吗?有不同意见的交锋吗?很遗憾,没有。很多时候,我们打着“探究”“讨论”的幌子,扔给学生的却是低级的问题,没有思维力度,没有逻辑梯度。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简单化,而且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们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中可以感受到什么精神?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填空题:不怕(牺牲)、(斗争)到底、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五四精神是用来感悟的,不是用来填空的,历史课不能沦为“填空”课。

  在课下交流的时候,有教师提出: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初一学生的年龄和阅历限制了其阅读的广度、认识的高度;一节课只有40或45分钟,如果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进行讨论, 是无法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任务的。我认为,这些很难成为假讨论、伪探究泛滥的理由。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在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应当慢慢渗透。初中的历史课不能一味灌输, 应当真正让学生从教师创设的情境、提供的材料、设计的问题中受到启发,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才是中学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内容服务,忌搞形式

  假讨论、伪探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说:“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正在形 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滑稽可笑的表演、眼花缭乱的活动等等。鲜活的历史知识以及史学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政治天条和视听环境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和浅薄。”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绞尽脑汁,翻新花样,但是,他们往往只想到用什么方法上课,而没有认真思考所讲的课究竟要达到什么效果,即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如果过分注重形式而偏离主题,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试写新闻稿”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共产党》杂志的通讯员,你将如何报道中共“一大”?这种情境设置显 然不合理,不符合时代背景和基本逻辑。首先,秘密会议怎么可能公开报道呢?其次,《共产党》是月刊,还经常不能按期出版,不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再次,“试写新闻稿”其实只是让学生完成五个小填空的组合而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这样的设计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一位教师在上《秦王扫六合》一课时,设计了“采购一尺布”的角色扮演作为导入: “刚才我派了几位小伙计到齐、楚、燕、赵四个国家去帮我采购布料,做鞋面子,采购一尺。请四个小伙计上台展示一下,看买的布怎么样?......这个布不错嘛,今天赚到了,有这么长的布。这个伙计去赵国采购的,跟我们这儿是一样的。这两个伙计是怎么回事啊?这布怎么短了一大截,是采购一尺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先请四位同学回到座位上,谢谢你们 配合。”这一活动四位学生在台上站了两三分钟,并没有真正参与任何活动,只是教师讲述的摆设而已,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一位教师在上《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五四运动的意义并齐读。一位教师在讲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时,说:“大家看一看(课本),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有哪些?”还有一位教师在讲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也是要求学生看书找出来、读出来,然后稍加解释。看来,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眼里,历史意义只是用来背的,根本不需要理解、推论、建构。其实,历史意义应当是提供材料,营造情境,创设问题,启发思维,开动脑筋思考出来的。

  评价一节课不能简单地依据“是否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是否使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是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真正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发展。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扪心自问:一堂课下来,我们有没有真正激发过学生,让学生真正困惑一次?我们有没有真正感动过学生,让学生真正怦然心动过一次?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当真正明白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能给他们什么,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些,效果可能如何?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敢于“讲故事”,忌太干瘪

  历史课没有历史人物,没有故事,没有细节,只有干瘪枯燥的历史结论,只有“填空”,只有“搬运”,这还算是真正的历史课吗?这样的历史课还有“历史味”吗?这样的历史课初中的学生会感兴趣吗?

  例如,学习“中共一大”,为什么重点探究教师自己都不太明白、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来说明显深奥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 为什么只以提问的方式枯燥干瘪地呈现“中共一大”的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不能讲讲故事?为什么不能呈现细节?

  许纪霖说:“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中真正理会到历史的魅力。”本来历史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科书在编排的时候已经使历史的味道变淡了,而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更是变本加厉,就教材教教材,还有什么资格谈“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历史课”?

  当然,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把历史课变成单纯的故事课。初一、初二的学生处于最感性的年龄段,应当采用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初中教师要敢于讲故事,要善于讲故事,要有故事可讲。历史教师不能把历史课的人文 性丢了,让历史成了没有智慧、单纯记忆性的学科,而要通过讲故事、讲细节,创设情境,神入历史,上出历史课的“历史味”来。

  历史教师在一节课上所展现的全部内容和活动,说到底是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钻研,关心历史研究的进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做实专业基础,拓宽历史学科视野,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水平。

406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