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六年级方法 > 六年级语文 > 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案(2)

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案(2)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案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儿童遭受的苦难,激发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探索质疑,以合作交流方式进行学习,注重学生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的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自主学文,探索感悟,抓住重点体会凡卡生活悲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说给大家听一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自由谈论,结合学生语言表情引导他们体会到现在生活的幸福。然后借机导入,有一个九岁小男孩却生活在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他叫凡卡。板书课题。

  (三)回顾学习方式,主动探索

  1.回顾一篇课文的自学方式

  (学生可能提到如下方式:①从题目入手,写了哪些人和事;②查阅资料的方法;③按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题学文;④边读边思边批注学文;⑤质疑问难,讨论研究的方式学习;⑥列提纲,设计板书的方法学文;⑦分角色表演理解课文;⑧通过重点语句抓住人物特点学文等等。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读中探索感悟。

  3.读书交流:

  自己用什么方式学习的,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问,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①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到村子里去。②凡卡写的信爷爷会收到吗?③梦醒后会怎样……

  (四)合作学习,探索交流

  1.小组学习

  学生按学习方式自成小组,再读感悟,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合作学习解疑答惑。

  2.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交流后每小组推荐一人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随机抓重难点进行点拨指导:

  ①凡卡信中的内容:集中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八、十、十五自然段。尤其是第八自然段,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样的虐待,设身处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②凡卡写信过程穿插的两次回忆,一次是爷爷守夜和乡村美丽夜景。另一次是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体会凡卡的感受。

  ③借机出示课件:凡卡受苦和与爷爷一起生活的情景。朗读对比感悟,凡卡要爷爷带他回乡村的原因以及这些内容在表达上的作用。

  3. 品读欣赏,内容延伸

  ①以凡卡身份读信,体会凡卡当时的痛苦。

  ②表演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③选择喜欢段落自由朗读,再次体会文章。

  ④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通过对比,使学生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5)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投影: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

  (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第②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第③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1、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2、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3、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4、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七、读写:

  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猜你感兴趣:

1.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课文

2.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教学反思

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词语盘点

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教学建议

5.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凡卡教材解读

6.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3085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