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三年级方法>三年级语文>

语文三年级下册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í)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的臭(chòu)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quǎn)“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xié)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shǔ)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fàn)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fèi)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zhēng)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ěr)。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wù),载(zài)誉(yù)返回祖国。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学札记

  借助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学生生活阅历少,存在许多认知上的空白,为此,教师十分重视借助媒体、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体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中国国际救援队这种组织离孩子们太远,他们无法体验他们工作的艰难和伟大,因此,首先借助图片资料让学生先了解这种工作的性质,然后再通过他们工作时的一些图片及当地受灾后的一些场面介绍极大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受到了救援队的了不起。最后,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融入情境,尽情释放自己的心情,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在体验中感悟文本丰富的主题。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资料的使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补充学生的认知空白,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老师们,就让我们如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所说:实实在在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让语文教学更具魅力!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的帮助。

  【教学重点】

  1、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2、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查找到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指名分段读文。

  三、深入读文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2、从哪些地方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找出句子读一读,相互补充。

  3、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

  四、朗读复述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下来。

  【课后反思】

  本课为阅读课文,在学习本单元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没有什么困难。在学生读通课文之后,我抓住课题,引发学生思考,谁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学生从文中找出了许多说明救援队员真棒的句子,充分朗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最终理解了“国际理解”这个概念。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2.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

4.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语文园地七

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八课毛主席在花山同步解析

6.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

275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