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三年级方法>三年级语文>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在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流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了他无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大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八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不定期要小一些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着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导学

  一个关键词。课文中的“迷恋”一词,看似简单,实则蕴涵极深,值得细细品味。

  体现线索脉络:迷恋是分别贯穿这两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第一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花丛里动听的昆虫声音能引起他探究的好奇心;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在花丛里寻找数天;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忘记一切,坚持到抓到这只唱歌的虫子的那一刻。第二个故事:因为迷恋昆虫,所以处于活泼好动年龄的他却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因为迷恋昆虫,所以他能发现一只“比樱桃核还小些的甲虫”,并视之为“珍珠一般的宝贝”,“小心翼翼”地拾起甲虫,“放进一个蜗牛壳里”保护起来,为的是“回家再好好欣赏”;因为迷恋昆虫,他能不顾家长的反对和训斥,仍把甲虫带回家。

  彰显人物精神:“迷恋”也是法布尔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他对昆虫的迷恋程度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忘我、勇敢、执着及对昆虫的无限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聚焦“迷恋”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提纲挈领地捕捉人物的精神,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两组画面。抓住“迷恋”这个关键词,在语言文字的寻觅对话中,课文中两组画面浮现眼前:

  第一组画面:着急与欢喜。第一个故事中描述了两个场景:傍晚,法布尔父母在田野里着急地寻找法布尔;而此时的法布尔正在花丛里为抓到的会唱歌的虫子―――“纺织娘”而欢喜。父母为什么着急呢?他们担心法布尔饿坏肚子了,担心他天黑找不到回家的路,担心他在花丛中遇到危险……所以他们急切地“高声呼喊儿子”。听到父母呼喊声的法布尔却一边“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一边向父母宣泄着他的欣喜:“……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他找纺织娘已经找了三天了,晨曦中,黄昏下;烈日下,暴雨中;黑暗与恐惧,饥饿与伤痛……他对昆虫的这份喜爱足以让他克服一切困难,忍受一切痛苦。他完全沉浸在寻找昆虫的欢乐世界里,忘了父母的担心,忘了回家。

  第二组画面:欢喜与训斥。第二个故事中描述了两个场景: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当他带着昆虫回家时父亲对他的训斥。八九岁的法布尔放鸭子时却能“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当他发现了一只颜色特别的甲虫时,“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并“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他对昆虫的喜爱不仅如此,更表现在父亲的训斥从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他依然每到早晨……依然“老是捉虫子”。这些足以使他陶醉其中,享受快乐,以至于让他忘记了父亲的训斥,顾不上家长的反对了。

  “着急与欢喜、欢喜与训斥”这些词语,是每个故事的向心力,是每个故事的支撑点,它们凝聚了每个故事的精神内涵,紧紧围绕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诵读文字,展开想象,提供画面,体验情景,便能立体丰满地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从而升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再来理解“迷恋”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已完全把词语置于语境当中,让它浸润在语境的流水里,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个词语的内涵和精神,而非字面意思。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教学

  一、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有限,对法布尔其人了解甚少。教学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并相互交流,让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教学本课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要求,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扫清生字障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教师可结合课后“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这一思考题,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结合重点相机调控,师生共读共议。如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可问学生:“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展开想像,描述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有关语句,抓住“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进行感悟,以此感受法布尔找到这位“歌唱家”的不易。这样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热情。在想像中、对话中,学生会自然走进课文,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及捉住后的那份喜悦。在教学第4、5、6自然段时,建议教师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要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以下三个句子:(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要求教师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引导、朗读、讨论、交流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放飞学生的灵性。

  三、拓展学生学习渠道,追求超越升华。

  在教学拓展升华的环节中,教师可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观察与发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熏陶和感染,情感得到升华。课后作业教师可布置学生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科学家的资料,了解科学家小时侯的事;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等等。总之,在教学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感兴趣:

1.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2.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同步练习

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 装满昆虫的口袋

4.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文同步练习

5.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

6.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目录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北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12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