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五年级方法 > 五年级数学 > 5年级数学小论文

5年级数学小论文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5年级数学小论文

  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需要写一些小论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5年级数学小论文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5年级数学小论文(一)

  我的名字叫小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基本不认识我,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始渐渐的认识我了。学生们和我相处还可以,因为我和学生们才刚刚接触,学生们对我还不够了解,不是有一句话吗?无知者无畏。可到了四、五年级,我的境况就举步为艰罗。这不,四年级计算小数加减时,写竖式老师要求数位对齐,五年级计算乘法时,写竖式我数位对齐了,老师说我站得不对,要我末位对齐。不但把我搞晕了,还害得学生们对我是满腹牢骚,你也变得太快了吧?给我们学生计算增加了难度不说,还当我知道加减法和乘法是怎样站位时,又来了个除法,这回可不是什么对齐了,老师要我移动我小数点的位置,如果除数是小数,计算前要把小数扩大成整数,而被除数也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点也移动相同的位数。商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孩子们可麻烦了,有的记住了,有的没记住的计算就错了,可害苦孩子们了。

  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可在生活中更是给人们添乱。这不,有一天,小数偷偷溜出校园,它想知道在大人们的眼里,我小数是怎样的待遇呢。它悄悄的来到大街上,见到王阿姨在市场上买了一把韭菜0.74千克,每千克0.6元。王阿姨应付0.444元,可只给了四角四分,这回让王阿姨占了点便宜,少付了0.004元,为啥呢?我正在纳闷,王阿姨说话了:“不怪我没道德,不付0.004元钱,因为没有这种货币,只好四舍五入了。”小数又走到蛋糕店,听见一位顾客在问老板:“用7.5克奶油做一个蛋糕,50克奶油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个这样的蛋糕?”见老板一算帐说:“可以做6个”。小数想:“不对呀,应该是6.6……个,按照四舍五入法应该可以做7个蛋糕才对呀?可怎么老板只能做6个呢?”老板继续说道:“尾数0.6……个不够一个,所以也就不好做了,要不顾客会告我偷工减料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只能去掉整数后面的尾数来计算蛋糕的个数。”小数遇到这样的情境,心想:真是拿我好说话,一会儿要什么四舍五入法,一会儿又什么去尾法。可倒霉的事还在后面呢。小数还没离开蛋糕店,又看见幼儿园阿姨来买50个奶油蛋糕,要营业员每8个装一盒。小数自己算了一下:“要6.25个盒子。按照四舍五入法、去尾法我想怎么也是个6个盒子呀,”可营业员说要用7个盒子,因为还有2个怎么也得用盒子装啊,这时的小数都得采用进一法,所以是7个盒子。“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呀。可想起自己今天的遭遇,心里感到实在是无能为力。”

  晚上小数回到家里,气愤地对整数说:“不管怎么的,在科学家眼里我小数还是个大红人儿呢?”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谜底还是自己去找找吧。

  5年级数学小论文(二)

  学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姜老师讲到了苏步青教授小时候做过的一道题。题目是这样的: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次他出国访问,在电车上碰到了一位外国数学家,这位外国数学家出了一道题目让苏步青做: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老师提示我们说:如果你们想分段算出狗跑的路程,再求出所分路段的和,将很难算出结果,因此要从整体考虑。要求狗跑的路程,狗跑的速度已知,需要求出狗跑的时间,而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两人的相遇时间。这样用狗跑的速度乘以它所跑的时间就可以算出狗跑的路程。
  根据老师提示我们解答如下:

  先求甲、乙两人多少小时相遇(即为狗跑的时间)? 100÷(6+4)=10(小时)

  再求狗跑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10×10=100(千米)

  然而我却想出了另一种思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知道狗一共跑了100千米。狗一小时跑10千米正好等于甲、乙两人同时跑一小时的路程和。甲、乙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相遇,这段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应该就等于甲、乙两人的路程和。由于两地距离是100千米,因此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所以狗也就跑了100千米。

  如果按照我的解题思路,将原来题目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根据我上面的分析,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而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2倍,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2倍,即100×2=200(千米)。假设将原题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7千米”,那么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7/10,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7/10,即100×7/10=70(千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平时敢于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够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就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5年级数学小论文(三)

  迷你兔和胖小猪生活在魔法王国里,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胖小猪不幸被黑暗魔王抓到数学岛里,关了起来。有智慧老人看守牢门。迷你兔决定要去数学岛救出胖小猪,于是迷你兔就带着降魔镜去数学岛救人了。

  迷你兔来到了数学岛,对着魔宫大喊放人。见里面没有一丝动静,就用了一招“五行八卦掌”,不费吹灰之力地将这坚硬无比的石门打破了。迷你兔进了黑乎乎的魔宫,刚一进洞,远处忽然有一群小妖杀了过来。他看了,丝毫没有害怕之意。有一只小妖溜到迷你兔的身后举起手中的大刀,向下砍去。迷你兔笑了笑,用了一招“凌波微渡”快速离开。大刀一落,居然砍到了另外一个小妖,被砍的妖精怒发冲冠,于是两个妖精打了起来。魔王出来说:“你杀了我没有关系,但没有我的魔法,你是进不去牢房的!”听了这话,迷你兔心情沉重起来,于是他举起了降魔剑,劈掉了魔王的一只手,迷你兔恐吓魔王如果不打开牢房的门,就杀了他。魔王害怕了,就打开了牢房的门。迷你兔见门一打开,就杀死了黑暗魔王,进了牢房。

  到了牢房里,智慧老人正在等待迷你兔的到来。智慧老人笑着说:“想要过此关,必须要答对一道难题,答题机会只有一次,限时三分钟,如果答错,你们永远也出不去了。不答也行,这头肥猪留下,我可以把你变回去。你可要想好了,答还是不答?”

  迷你兔想了想,慎重地说:“我答,什么题目,你快些提问吧。好让我快些救出胖小猪。”

  “好,爽快!我问的是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不知其数,只知头共有35个,脚共有94只。问鸡和兔各有几只?现在开始计时。”智慧老人对迷你兔说。

  迷你兔觉得这道题较难,就用树枝在地上算了起来。两分多钟时,迷你兔说出了答案,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智慧老人高兴极了,并问是怎样解开这道难题的。

  于是,迷你兔津津有味地讲解了起来:“题目中给出了头有35个。我先假设这35只全是兔子,那么脚就应该有4×35=140(只)。而题目告诉我们一共有94只脚,140只脚其实比实际多算了140—94=46(只)脚。因为1只鸡只有两只脚,而我当成4只脚算了。如果用一只鸡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要知道46只脚中包含了多少个两只脚,也就把鸡假设为兔子,显然就是46÷2=23(只),所以鸡有23只,兔子的只数为35—23=12(只)。”

  智慧老人听了连连称赞。于是智慧老人放走了胖小猪。迷你兔带着胖小猪离开了数学岛,回到了他们的家园——魔法王国,从此以后,他们过上的快乐的日子!

  5年级数学小论文(四)

  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做“滚球”实验,让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小球滚得远的秘密。实验方法是:用垫纸板在地面上分别搭出30°、45°和60°的斜坡。把一个小球放在斜坡的最高处让它自然地往下滚,看小球在哪个斜坡上滚得最远。

  吃过晚饭,我开始做实验。我先做好30°的斜坡,然后把小球放在斜坡上的最高处。我一松手,小球顺着斜坡滚落下来。小球停止滚动后,我用尺一量,小球在平面上滚动了大约6米远。我又做好60°的斜坡进行实验,结果小球滚动了7米多远。

  我得意忘形地对在一旁观看我做实验的妈妈说:“斜坡的角度越大,小球滚动得越远。这我和做实验前想的一样。小球滚动得远的秘密也不过如此。”

  妈妈平静地对我说:“不要轻意下结论,把45°斜坡的滚球实验做完再说。”

  妈妈的态度让我感到扫兴。我坚信:小球在45°斜坡上滚动的实验做与不做,都改变不了我的结论。

  既然妈妈要我做,那我就做着玩吧。我不太情意地做好45°的斜坡,漫不经心地将小球放在斜坡的最高处……小球慢慢地停了下来。我用尺一量,结果吓了我一大跳,我小球竟然滚动了8米多远。真是不可思议,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我赶紧又在45°斜坡上做了两次滚球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实验证明:小球在45°斜坡上滚动得最远。

  通过实验,我不仅发现了小球滚得远的秘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真理来这得半点虚伪,一定要通过认真严谨的实践来检验。

  5年级数学小论文(五)

  一天晚上,我刚做完作业要整理书包时,妈妈喊了我一声:“快点过来!”

  我走过去后。妈妈笑着对我说:“我给你出一道题,快点做起来吧!”

  题目:有六块岩石标本,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5千克,6千克,4千克,4千克,3千克,2千克,要把它们分别装在三个背包里,要求最重的一个背包尽可能轻一点,请写出最重背包里装的石头标本是多少千克?

  我一看题,觉得真是“小菜一碟”!然后就提起了笔“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我是这样认为的:六块岩石,每包两块,最重的和最轻的放在一起,次重与次轻的放一包,还有中间的两块放一包,这样就得出三个背包的重量分别是10.5千克、9千克和8千克,于是答:最重的背包里装10.5千克。

  妈妈看了我的答案,却说我这是错的,并说我没有认真分析。

  随后,妈妈这样解释给我听。她说:“这三个背包重量的平均数为:(8.5+6+4+4+3+2)÷3=9.17(千克)。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肯定要超过9.17千克。由于只有1块重量不是整数,其余的各块均为整数,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只可能是9.5千克、10千克,或者更多。但用8.5千克与其余五块中任何一块都不能得到9.5千克的重量,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不可能是9.5千克,那背包重量最小就得是10千克。在这六个重量中,正好有6+4=10(或4+4+2=10),也就是说可以取到10千克;剩下的石头可以一个背包重9千克4+3+2=9(或6+3=9);一个背包重8.5千克。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0千克。”

  听了妈妈的一番解释,我有点儿懂了。

  5年级数学小论文(六)

  今天,老师在我们学会了用“四舍五入”法取小数的近似值后给我们出了两道题目:

  (1)小王批发了13.6吨梨,他租了一辆载重量4吨的卡车来运,他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

  (2)某服装店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我一看到题目就特别兴奋地用四舍五入法将它们解决了13.6÷4=3.4(次)≈3(次)50÷2.4=20.8(套)≈21(套)。心想:这太容易了,不就是要注意保留整数吗?这个陷阱套不住我。我迅速将答案告诉老师,老师用一种鼓励的语气对我说:“你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我狐疑地看着老师,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说:“请大家做题时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该怎么做?这两题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第一题剩下的零点几车是扔掉呢?还是再运一次?第二题剩下的零点几套够不够做一套呢?”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做题目要联系实际,不能死搬硬套,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维,没能灵活处理。像运货,装油,装水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值时不管小数点后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值时不管小数点后是几都不向个位进一。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来:13.6÷4=3.4(次)≈4(次)50÷2.4=20.8(套)≈20(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并说了我的想法,老师终于满意的笑了。并顺便说了这两种取近似值方法的名称:进一法,去尾法。

  通过这次求近似值的练习,使我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学得活,用得灵。

  5年级数学小论文(七)

  从前,有一个森林,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动物。可是有一天,森林中的某处不停地闪着绿光。动物们都发觉了,但是一个动物也不愿去那儿,因为关于那里有许多传说。有的动物说:“那里可能被诅咒了。”这件事传进了探险家熊猫皮皮的耳朵里。于是,皮皮便请它的朋友猴子空空、小兔芳芳、老鼠东东跟它一起去山洞探险。

  第二天,它们来到山洞前,只见山洞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一行字“谁闯过三关,就会得到宝藏。”然后,它们进入了山洞。山洞里一片漆黑,突然,整个山洞亮了起来。小兔芳芳吓得连忙跳到皮皮身旁。前方出现了一扇门,铜门上写着:“8,15,22,( ),36。”老鼠东东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这道题难不倒我,当然是29了。用15—8=7,它们之间相差7,15+7=22,22+7=29。”“真聪明”。芳芳赞叹道。“咔”铜门打开了,它们走了进去,随之而来的是一扇银门,上面写着:“578.47—4.62—78.47—3.38,用简便计算。”

  空空说:“这还不简单,518.47—4.62—78.47—3.38=(578.47—78.47)—(4.62+3.38)=500—8=492。”“砰”银门也打开了。伙伴们连忙跑进去,迎接它们的是一扇金门,门上写着“2+4+8+16+32+64+…+1024+2408的和。”伙伴们都不会做了。它们有的在地面上画画,有的在抓耳挠腮。“啊!我知道了,结果是4094,”皮皮说:“可以这样求:S=2+4+8+16+32+64+2084,2S=4+8+16+32+64+…+1024+2048+4096,用下面的式子减去上面的式子,就得到S=4096-2=4094。”很快,金门也打开了,伙伴们看见一棵月桂树下有一个盒子,它们跑了过去,发现月桂树下的树干下有一个盒子,它们跑了过去,发现月桂树的树干上写着:“打开盒子,你们就会得到智慧和勇敢。”皮皮打开盒子,盒子里立刻飞出一块紫水晶,有一道光从紫水晶里射出,一转眼,它们就回到森林里……

  通过这次探险,伙伴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当然,它们也同样得到了勇敢和智慧。


看了5年级数学小论文的人还看:

1.六年级数学论文500字

2.数学小论文范文五年级

3.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60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