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特别是到了期末的时候,对于高一语文在期末复习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

  一、基础演练(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汜南(fán)  逢孙(féng)  夜缒而出(zhuì)  佚之狐(yì)

  B.刀俎(zǔ) 忤视(wǔ) 切齿拊心(fǔ) 樊於期(wū)

  C.陬生(zōu) 彘肩(zhì) 目眦尽裂(cī) 飨士卒(xiǎng)

  D.杞子(qǐ) 箕踞(qí) 皆为戮没(lù) 被八创(chuāng)

  2.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①无能为也已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共其乏困

  ⑤卒起不意

  ⑥距关,勿内诸侯

  ⑦失其所与,不知

  ⑧若属皆且为所虏

  ⑨刑人如恐不胜

  A.①③④⑥⑧              B.②④⑤⑦⑨

  C.①②④⑤⑦ D.①④⑤⑧⑨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夜缒而出

  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下面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B.大王来何操?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今日之事何如?

  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三题任选两题)(6分)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__,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______。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二、阅读鉴赏(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8分)

  晋灵公①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以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②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③、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NF94A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待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

  注: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②胹:ér,炖煮。③赵盾:晋正卿,又称赵宣子,谥号宣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晋灵公不君        君:君王。

  B.问其故,而患之 患:忧虑。

  C.贼民之主,不忠 贼:杀害。

  D.今近焉,请以遗之 遗:给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伏甲,将攻之 ②古之良史也

  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②触槐而死

  C.①厚敛以雕墙 ②倒戟以御公徒

  D.①问其名居 ②其我之谓矣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盾忠心报国的一组是(3分)(  )

  ①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②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③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④犹不改。宣子骤谏

  ⑤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⑥宣子未出山而复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凸显了晋灵公的残暴(如他的苛政、奢侈、虚言纳谏、残害忠良等)和应得的下场。

  B.除赵盾外,本文还写了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如士季、麑、提弥明、灵辄等。

  C.赵盾除了忠君,还做到了爱民,当其打猎遇到非常饿的灵辄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让他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

  D.不论是书写“赵盾弑其君”的董狐,还是因怀念祖国而背负恶名的赵盾,孔子都对他们加以赞赏,只是对赵盾的不幸表示遗憾。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2)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9分)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选自《史记》)

  王夫之曰:汉王甫破项羽,还至定陶,即驰夺韩信军,天下自此宁矣。大敌已平,信且拥强兵也何为?故无所挟以为名而抗不听命,既夺之后,弗能怨也。如姑缓之,使四方卒有不虞之事,有名可据,信兵不可夺矣。夺之速而安,以奠宗社,以息父老子弟,以敛天地之杀机,而持征伐之权于一王,乃以顺天休命,而人得以生。

  (选自《读通鉴论》)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王欲引而西归 引:引诱。

  B.至阳夏南止军 止:使……止,驻扎。

  C.淮阴侯复乘之 乘:乘势(进攻)。

  D.使四方卒有不虞之事 卒:通“猝”,仓猝。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乃进兵追项羽 B.至固陵,不会

  C.与项羽决胜垓下 D.淮阴先合,不利,却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

  ②以乱易整,不武

  B.①信且拥强兵也何为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乃进兵追项羽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①项羽解而东归

  ②旦暮吏来而呼曰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文中有关信息推断,“皇帝”指的是刘邦,“齐王”就是韩信。

  B.垓下决战之时,刘邦所属的军队在数量上已占绝对优势。

  C.尽管刘邦阵营的孔将军、费将军逃跑了,但项羽军队仍然没有取得优势。

  D.王夫之认为,刘邦灭楚后迅速夺取韩信兵权,是时机恰当、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7分)

  (1)汉王甫破项羽,还至定陶,即驰夺韩信军,天下自此宁矣。(3分)

  (2)夺之速而安,以奠宗社,以息父老子弟,以敛天地之杀机,而持征伐之权于一王,乃以顺天休命,而人得以生。(4分)

  三、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4分)

  17.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本单元的文章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辞或谦词。

  示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1)尊称对方的父亲为____________;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_______。

  (2)问老人的年龄说____________;表示请人谅解的客套话是____________。

  18.下面是高考作文中写司马迁的错句,请你用简明幽默的语言加以点评。(不必仿句式)

  例句:尽管司马迁多次遭受宫刑,但他还是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写出了伟大的《史记》。

  点评:“多次”?“一次又一次”?你难道比汉武帝还残忍吗?

  (1)错句:司马迁在被施行腐刑之后,不顾身体的腐烂,写出了千古绝唱《史记》。

  点评:

  (2)错句: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不得不忍受断腿之苦……

  点评:

  19.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四、写作训练(50分)

  20.请以“泪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答案

  一、1.B 解析:A项“逢”应读“páng”;C项“眦”应读“zì”;D项“箕”应读“jī”。

  2.C 解析:①“已”通“矣”;②“振”通“震”;④“共”通“供”;⑤“卒”通“猝”;⑥“距”通“拒”,“内”通“纳”;⑦“知”通“智”。

  3.B 解析: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A 解析:“夫人”古义为那人(指秦穆公);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A 解析:A项为一般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其他三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6.答案:(1)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不知(2)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二、(一)7.A 解析:“君”为动词,行君道。

  8.C 解析:C项,都是表目的连词,相当于“来”。A项,①代词,代赵盾;②结构助词,的。B项,①连词,表假设,如果;②连词,表修饰。D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或许”。

  9.A 解析:②③都是士季的话语,⑤是NF94A麑的话,这三句均未涉及赵盾的忠心报国。

  10.B 解析:B项说“士季、NF94A麑、提弥明、灵辄等”都是忠心报国之士不当,后三人明显不是。

  11.(1)《诗经》上说:“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开头,但很少有能得善终的。”像您这样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靡,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初,开始。鲜,少。克,能) (2)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呢?”他一边搏斗,一边退了出去。提弥明为赵盾战死。(虽,虽然。且,连词,一边……一边……。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参考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之道:他加重赋税用来装饰墙壁;从高台上用弹弓打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厨子炖煮熊掌,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了他,并把尸体装在草筐里,让女人用车子载着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看见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对这件事感到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如果国君不听,您再接着劝说。”士季三进,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犯过错呢?有了过错如果能改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诗经》上说:‘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开头,但很少有能得善终的。’像您这样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国君有好结果,那么国家就稳固了,而不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经》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前来弥补。’意思是说国君的过失是能够弥补的。国群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晋灵公(尽管口头上说要改,但行动上)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NF94A麑暗暗杀他。NF94A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赵盾正坐着打瞌睡。NF94A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端庄有礼,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命令,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在槐树上死去了。

  秋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杀死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一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就不合乎礼仪了。”于是就扶着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凶猛的狗,(狗)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与猛狗搏斗,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呢?”他一边搏斗,一边退了出去。提弥明为赵盾战死。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灵辄饿得厉害,问他为什么饿成这样。灵辄回答说:“已经三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了一半食物没吃。问其原因,他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让他吃完,又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在这次事件中)把戟掉过头来抵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那个饿汉呀。”问他的名字和住处,他没有说就走了。于是赵盾就逃走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盾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而没有越出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凶手,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为自己找来了忧患。’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避免弑君之名了。”

  (二)12.A 解析:“引”的意思是“率领,带领”。

  13.B 解析:“不会”文中译为“没有前来会合”,今义为“没有能力干某事”。

  14.C 解析:C项前一个“乃”为连词,译为“于是,就”;后一个“乃”为副词,译为“竟然”。A项两个“以”均为介词“用”;B项两个“也”均为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不译;D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顺接。

  15.C 解析:孔将军、费将军纵兵进攻,没有逃跑。

  16.(1)汉王刚刚打败项羽,然后率军回到定陶,就马上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天下从此安定下来。(2)夺取兵权之后应该安定天下,来祭奠祖先,养息父老子弟,收敛天地之间的杀机,手握征伐大权的帝王,就应该顺应天命,来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参考译文:《史记》部分:

  项羽罢兵回东方了,汉王也想率军回西方。但汉王采用张良、陈平的计策,于是进兵追赶项羽,到阳夏南面让部队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逃回营垒,深挖壕堑固守。

  五年,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淮阴侯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与楚军正面对阵,他的部将孔将军在左边,费将军在右边,汉王领兵随后,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的后面,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跟楚军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纵兵进攻,楚军不利,淮阴侯乘势攻上去,大败楚军于垓下。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城,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用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穀城。然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读通鉴论》部分:

  王夫之说:汉王刚刚打败项羽,然后率军回到定陶,就马上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天下从此安定下来。大敌已经平定,韩信还拥有强大的军队干什么?因此韩信没有能够依靠的理由作为名义,对抗刘邦而不接受命令;刘邦夺去韩信的兵权之后,他也无法抱怨。如果姑且延迟剥夺韩信兵权的时间,假如国境突然发生不测的情况,韩信有名义能够凭借,他的兵权就不能夺掉了。夺取兵权之后应该安定天下,来祭奠祖先,养息父老子弟,收敛天地之间的杀机,手握征伐大权的帝王,就应该顺应天命,来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三、17.答案:(1)令尊 家父(家严、家君) (2)高寿

  见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写出恰当的词语。本题在设题上难度不大,但也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18.答案示例:(1)受了腐刑,身体就得腐烂;判了无期徒刑,还不就得当无期限的徒弟?(2)求求你了,司马迁受了宫刑已经够惨的了,你就别再让他变成孔乙己了!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应找准错句中的知识性错误,然后用简明幽默的语言反驳,为了增强语势,可以用反问句或感叹句。

  19.答案示例:拔出三鹿三聚氰胺污染牛奶的大萝卜,竟然带出“伊利”“蒙牛”“光明”“圣元”等小萝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修辞的能力。具体说就是将所给图片中的信息用所要求的修辞方式表达出来。首先要审清图片中的话题,然后选定修辞。比喻就要确定好本体和喻体,排比就要想好至少三个方面的信息,对偶就要想好两方面的内容,比拟则要将事实的陈述对象与所拟之人或物统一起来。

  四、20.写作提示: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人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前面有了“泪”,这里的“人生”就有了一定的范围和限制。从性别的角度看,“泪”似乎与女子更有缘,男子则习惯于把眼泪藏在心底;从人生成长过程的角度看,年幼时比较容易落泪,愈成熟泪水愈少。而“泪”通常会与伤感、悲痛、挫折、悔恨联系到一起,当然也可以与惊喜、幸福、感动相连。在选定立意时,可以记述一个有泪的故事,点出一个人生哲理;可以截取人生中不同的流泪的场景,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亦可以选取新颖的角度,谈应该流泪,流泪并不是软弱的表现。

  参考例文:

  男儿有泪也要弹

  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也有人说:“男儿流血不流泪。”

  可我要大声疾呼:“男儿有泪也要弹!”对于第一种人,我只想告诉他:“尔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的,古人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后人多用来告诫男儿们要坚强,要顶天立地,要少流泪,要少表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可古人也说:“只因未到伤心处。”其实这才是古代先贤们真正要告诉我们的,男儿流泪不是肤浅的感时伤怀,而是感情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然表达。所以,本人认为,男儿流下真情的泪水是可以理解的,亲人离散、工作失意、子女不孝、朋友背弃等都可以成为男儿流泪的原因,一味地强调压抑、克制,对男儿身心健康来说也是有弊无益的。面对真情,男儿们有泪也要弹。

  对于“男儿流血不流泪”,也要一分为二来看。是的,宁肯流血,也不流泪,这是一种志气。可你知道吗?有时候男儿流血容易,流泪难啊!

  西楚霸王项羽,堪称真英雄。他经历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流血受伤也是常事,被人围困更是司空见惯。他何尝因这些事而流泪?他何尝因这些而退缩?对于他来说,流血容易,流泪难!杀敌容易,动情难!可是,我要说,那是因为项羽的泪还未到流的时候。垓下之战大败,他含泪自刎。此时,他想到的是虞姬,想到的是为自己战死的江东兄弟,他动了情,于是他在生命的尽头流下了真情的泪水。谁说项羽流血不流泪?

  时下还有一种说法,“男儿流泪是懦弱的表现”。我想,这更是无稽之谈。难道男儿们为在冬天给人民打造一轮更温暖的太阳的屈原,为撒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的文天祥,为孤独地守望着大汉三千里江山的苏武流泪也是懦弱?不,那绝不是懦弱,那是人与人精神的交流,那是人与人心灵的共鸣,那是真情!

  是的,流泪,不免让人想到那整天哭哭啼啼的林妹妹,可泪水并不是女人的专利,不论男人女人,只要他有感情,就会流泪,“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当然,男儿流泪,不能随便流,要为真情、为英雄、为国家而流。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点评:本文开篇巧借他人之言,立下“男儿有泪也要弹”的论点,然后结合古代传统文化与项羽的例子,展开批驳,有理有据地证明了前两种说法的错误。同时,文章边论边树靶子。有力地指出:流泪不是懦弱,是真情的表达。通篇行文酣畅淋漓,事例不多,却绝无单薄之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看了"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2016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高一语文病句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3.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检测试卷及答案

4.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18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