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语文S版初三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2)

语文S版初三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语文S版初三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三)(2015•江西)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 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勳”的笔画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画少、字画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画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動”。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動”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勳”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画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繁杂;“子”笔画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画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画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分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练习汉字书法用的方格纸,每个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线分成九个小格。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Cuàn)宝子:人名。后文“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16.文章回忆童年的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1)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说 “勤学苦练”“刻苦学习”等等,这类词语会使人们对读书产生怎样的感觉?你又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呢?

  要求:以“勤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九年级的我们正处在读书的黄金年龄,读有益的书会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读有害的书则后患无穷,我们或许会因此步入歧途,不辨忠奸。你喜欢读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你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要求:请以“我的读书生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600字左右。

  语文S版初三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参考答案

  1.C(A.jìn—jǐn;B.mò—mù;D.kē—hē。)

  2.B(丢人显眼—丢人现眼,出人投地—出人头地。)

  3.C(原文横线前有“所以”二字,“所以”代表前后的因果、照应关系,我们据此可知“所以”前后的语句应有因果、照应关系,原句横线后“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一句与前面的“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一句相照应,那么从语句的对应关系来看,横线处所填内容应与“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一句相照应;同时从“而对于少数好书”一句中的“而”字来看,横线处所填内容应与后面构成转折关系。从这两方面我们可推断出答案应为C。)

  4.C(《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而不是孔子所作。)

  5.示例:高尔基 人类进步的阶梯(本题实际上是根据前文仿写句子,仿写句子需注意:话题统一,修辞手法统一,句式特点统一,内容立意要高。)

  6.(1)示例:开卷有益 韦编三绝 学富五车 (2)示例:我向大家推荐《西游记》。《西游记》以其丰富多彩的想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3)示例:网上阅读因其方便快捷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阅读不能只是贪快的“浅阅读”,更要进行思考,因此,网上阅读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我们在解答综合性学习题时要根据情境,恰当表达。每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都有对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有对特定情境的要求。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内容要切合主题,符合情境;二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7.反传统:“反”为动词,“传统”为宾语。反反传统:“反”为动词,“反传统”为宾语。反反反传统:“反”为动词,“反反传统”为宾语。(此题需要在理解各短语意思的基础上解答。)

  8.是反问句。核心内容是:任何一个时代一种风格的艺术都不能代表传统。(明确反问句的相关知识: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9.唐朝  《红楼梦》(平时多阅读名著,此题就可轻松应对。)

  10.“孝子”只知死守传统,不知变通,不知天外有天,显得孤陋寡闻,盲目排外,毫无创新意识可言;“浪子”不守传统,全然抛弃传统,一味盲目崇外,精华糟粕不区别,照单全收,没有自己的一点东西,没有自己的一点创新;“回头浪子”则是既收外守内,对外来品有所舍,有所取,对传统有所继承,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联系全文内容正确理解。)

  11.立足传统,并不断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立足自身,借鉴他人,取优舍劣,扬长避短。惟有如此,方可由旧出新,由今生久。(概括文段大意,正确作答。)

  12.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此题关键是找准信息所在段,找出文章中心句。本文第1段明确提示了本题答案。)

  13.“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文章第2、3段中有明确的提示答案,我们加以提炼即可。)

  14.知其意,就是知道了语言文字的意思以后,就扔掉这个拐棍,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贬词褒用,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标题的含义”在原文中倒数第2段有着明确的解答,我们加以提炼即可。“过河拆桥”这一词语的妙处,我们可从词语的原始义和语境义两方面综合进行分析。)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语言文字比作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说明语言文字对理解书本意思的重要性。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赏析句子,我们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赏析:一是赏析句子精彩的修辞手法;二是赏析句子优美精当的词语;三是赏析句子灵活多变的句式;四是赏析句子深邃的哲理意蕴。此题我们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16.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慎重端正,一丝不苟。(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从整篇文章来看,文章分前后两部分,前面讲的是父亲教“我”写毛笔字,后面写的是“我”练写自己名字的经历。从文中“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可以看出,最早的书写练习,让作者懂得做人处事要“规矩”,从文中“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一句可以看出,在书写名字的练习过程中,作者懂得了做人处事要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17.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本句中有动作描写,如“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有神态描写,如“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就要懊恼不已”,这些描写可以看作是对作者写字时的细节描写,这些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

  18.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注意题干中“结合文章内容”的要求,要结合原文中的有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文中写父亲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教“我”写毛笔字,二是父亲不鼓励“我”写“行”写“草”,自己坚持写端正的《玄秘塔》。从前一事件可看出父亲“关爱孩子、善于教育”,从后一事件可看出父亲“做人端正、慎重、执着”。)

  19.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认识:(示例)书法的线条让我认识颇深,纵观古今书法,线条大抵给人三种美感:分别是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和中和之美。文中作者父亲的端正书法,就是中和之美,而草书是阴柔之美。书写汉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画间,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抑扬顿挫的笔法,是自我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柔软的笔锋与粗糙的纸面所碰撞出的激情,那是自我内心深处灵魂的呐喊。(本题第一问可结合第16题作答,从对父亲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从自己对名字的练习,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第二问可结合文章内容,从汉字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谈自己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20.思路点拨:(1)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其次要善于“以小见大”。“独辟蹊径、表现个性”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对于初中生来说,写议论文不容易失分,写散文更讨巧。没有很好的写作功底,尽量不要写小说、戏剧和诗歌,一旦写不好,得分会很低。“勤学”,我们可以从自身经历入笔,也可以选取新颖的角度,写一些名人勤学的事例。此作文题总体来看并不难。

  (2)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首先,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要扣住“读书”来选材和立意,明确你的褒贬意图和主题思想。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要看选材和立意。

  其次,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你可以写成记叙文,绘声绘色地叙述往事;也可以写成小说,巧妙地编述故事;甚至在大家都写记叙文或小说时,你可以施展想象能力,写成童话或寓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作文时最好从小处落笔,从细处入手,以小见大,选取自身的切身经历来写,融入自己的感情。
看了语文S版初三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2.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3.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4.初三下册语文《香菱学诗》期末复习试题

5.初三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期末复习试题

240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