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2017浦东新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7浦东新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2017浦东新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是高考的重要考核科目,考试是唯一检测学习成果的途径,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2017浦东新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2017浦东新区语文一模试卷

  一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1分)

  (2)万里归船弄长笛, 。(黄庭坚《登快阁》)(1分)

  (3)伤心秦汉经行处, 。(1分)

  (4)老子和荀子均以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而荀子则说:“ , 。”《劝学》(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不适合在毕业季作同学临别赠言的一项是( )(1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下列不适合在中学教室里的励志条幅是( )(1分)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C.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3)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校报希望发表小明的文章,编辑写信说:“敬祈惠允。”

  B.小明送小强一幅画,小强说:“我定当惠存。”

  C.某综合医院开业广告:“本院开业,诚邀惠顾。”

  D.小明收到赠书,扉页上题写:“惠赠样书,请君雅正。”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与图表,完成第3—8题。(16分)

  “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对意识形成的认识与理解

  ①《西部世界》这部美剧一开播就火了,不过主题并不新鲜,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似乎很难摆脱机器人引起的迫害妄想症。机器人反抗人类的一个前提是具备自我意识,但其实在哲学界和科学界,关于机器人是否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以及如何使机器人具备意识的问题还被争论不休。

  ②有人认为“在整个宇宙中,近乎于奇迹,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意识”,所以机器人不可能具有意识。也有人相信意识可以从存储在大脑神经元的化学状态,或计算机芯片的电压状态中的信息之间的无数联结模式中出现,所以机器人意识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坚信这样的观点,那么一旦完全清楚大脑产生意识的机制,再将其用信息技术复制就好,机器人意识在“简单”的两个步骤中就诞生了。

  ③这让我们再次关注意识的重要性,并将我们带回了哲学家大卫·查默斯所谓的意识的“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之中。所谓的“困难问题”是要搞清楚被我们称为神经元或者神经细胞的大脑基本单位,是如何产生主观感受的。相对地,“简单问题”则是电子通过神经化学的传导,如何导致意识的“呈现”的。从根本上说,关于意识的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都会归结于两个问题:大脑是如何产生思想的,特别是那些无法度量的意识?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具备大脑这种让意识显现的功能?而( )这些所谓的“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都可以用分子层面上运行的脑波来解释,当我们想要进一步理解机器人是否可能产生意识的问题时,我们( )需要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与集成电路运行软件代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④至少,从牛顿和莱布尼茨时代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感受,与思维有关的事情都应该是可以度量的,而其他事物则不然。可度量的想法,比如一座建筑的大小或者一个朋友的名字,被认为是通过一些精密的微机械过程在大脑中发生的。现在,我们可以画出计算机芯片、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的模拟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些结构运行的基本原理。尽管这是有关意识的 a ,我们仍然要准确地解释一个或者更多神经元如何保存、剪切、粘贴或者回忆任何词语、数字、气味或图片的。换言之,就是神经元细胞是如何捕捉和处理信息的。

  ⑤而那些无法被度量的事物的问题是 b 。在查默斯看来,如果一个存在只拥有“机械”的反应,那么它只是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但仍然不是人类。这样一个存在,也被称为“僵尸”,可能会是没有情感、不懂移情的机器人。这不属于我们所研究的意识范畴。由于非僵尸、非机器人特征同样被认为是不可度量的,所以查默斯无法从理论上看清它们如何被某些实体的东西(比如说神经细胞)所处理。 ⑥正因为如此,查默斯认为,意识是一种无法用目前我们所拥有的科学观念来解释的神秘现象。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就可以说,意识既可能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能完全不是这样,它可能遍布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以及大地星辰之间。如果意识真的如此神秘,那么一切都将是可能的。从通俗的角度来看,如果经验性的解释足以解答关于意识的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那么这些解释对神经元和对软件一样适用。

  ⑦概括起来说,关于意识,我们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本质主义者相信意识是有着人类特殊的生物学来源的。这基本上是一种认为“在整个宇宙中,近乎于奇迹,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意识”。唯物主义者相信经验性来源,即意识可以从存储在大脑神经元的化学状态,或计算机芯片的电压状态中的信息之间的无数联结模式中出现。丹尼尔·丹尼特是这种观点的坚定支持者,早在1991年,甚至更早以前,他就在自己提出的意识的多重草稿模型中提到,机器人意识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存在的。

  ⑧埃德尔曼则坚持认为,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意识,但是,这是因为大脑是通过特殊的物质结构产生意识的,而这种特殊的物质结构是产生意识的基础。其他本质主义者则认为,意识不同于某些可复制的、能够让大脑变得有意识的复杂物质。因而不可能在人类大脑之外产生。

  ⑨第三种观点是,意识作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能够神秘地附加到任何东西之上的。“上帝将意识赋予亚当和夏娃”或“先民”的观点属于第三种观点,是唯心论者的观点。神秘论的解释无法被证实,也是不必要去证实的,因为存在能够解释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的完美、合理、不神秘的解释。

  3.第①段中作者所说的“迫害妄想”具体指的是: 。(2分)

  4.在第③段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分)

  A.即使„„还 B.由于„„仍 C.虽然„„却 D.不仅„„也

  5.在第④段第⑤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a. ;b. 。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查默斯认为只要能够回答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就可以产生人工智能。

  B.丹尼尔·丹尼特与埃德尔曼的分歧仅仅在于意识的呈现方式是否唯一。

  C.埃德尔曼认为一旦把握大脑特殊的物质基础人工智能是可能产生的。

  D.其他本质主义者认为只解决简单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解决了困难问题。

  7.如果将本质主义、唯物主义对意识的看法看作是两个“集合”,这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交集,交集(阴影)部分的具体内容是 。(3分)

  8.根据文章的意思,如果人类意识要在软件中产生,我们必须做到哪三件事?(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6分)

  冷雨热茶

  熊德启

  ①夏夜,一场暴雨扑灭了北京的燥热。我从单位加班出来,末班车早已离去,微博和朋友圈上飞满了路面积水和车辆抛锚的照片。整座城市都像受惊的刺猬一样蜷缩起来。

  ②谁知,还没等我的指尖碰到屏幕,耳里却先传来了一声汽车喇叭的声响。抬头一看,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缓缓靠近。运气真好!我暗自想着。冲出公交站,副驾驶的车门已经被司机推开了,虽然我以最快的速度坐上车关了门,却还是没躲过暴雨,身上淋透了。

  ③“嘿!小伙子!咱去哪儿啊?”抬头一看,灰白色寸头,眼睛眯成一弯月牙看着我,满脸热情,就连皱纹也红润饱满。

  ④“师傅,我们往东,去姚家园路。”

  ⑤“哟嗬!巧了!我也预备奔东去,西边儿地势太低,哪儿哪儿都淹着!”

  ⑥我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浑身发冷,正预备找个舒适的姿态蜷一会,等待到站。

  ⑦忽然,一个暖水壶递到我眼前。“冷吧?喝口热茶!”

  ⑧司机师傅左手把着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右手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个暖水壶在我面前晃悠着,表示我喝一口。此刻,我最需要的,便是一口热茶。连声道谢,赶紧打开喝了一口,一股暖流直达丹田,浑身舒坦,来得恰到好处。

  ⑨“嘿!怎么样?我这茶可是好茶!”他得意地笑了起来。

  ⑩我算是爱喝茶的人,逢茶便要品一品,就算品不出好坏也要强行说个一二三四出来,才不至于堕了威风。然而眼前的这一壶茶,我实在是难以做出判断。能喝出来,这是绿茶,但闷泡时间太长,管你什么明前雀舌,还是雨前甘露,早已喝不出来。按平时喝茶的标准,这茶已经泡坏了,香气全无,晦涩难忍。水也未必是好水,透着一股水碱的滋味,或许还混着暖水壶主人的口水,我不愿多想。

  ⑪但另一方面,我在这一刻喝下的这一口,又犹如天堂的甘露,令我感到极大的幸福。我家里也存着不少价格不菲的茶叶,却没有任何一款能带给我这样的感觉。

  ⑫“嗯!好茶!舒适!”我把暖水壶还给他,竖起大拇指,一半真心,一半礼貌。

  ⑬“哟!看来我泡得还算对路子!实话跟您说,其实这茶是别人给我的,好在哪我也不知道,要不您跟我说说?”一听我的评价,司机师傅来了兴致。我没敢接话,赶紧试着岔开话题:“这么大的雨您还出车?”

  ⑭话一出口,他脸上的热情好像在一瞬间衰退了,右手拍了拍怀里的暖水壶。“明天啊,我这辆车,连同我这个人,都要一同退休啦。”眼里闪过一丝暗淡的神色。“所以我今儿就琢磨啊,都最后一天了,这车明儿就报废了,泡水也没什么好怕的,嘿嘿!”

  ⑮我问他,“那您干了多少年出租了?”他伸出右手,比了个一,又比了个五。“这个数,我干了十五年出租,干到明天正好满六十,嘿嘿!退休!”

  ⑯我算了算,又问他,“那您之前做什么呢?”

  ⑰他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股脑地跟我讲起本人的奋斗史来。他出身工人家庭,在““””期间踉踉跄跄地读完了中学,他爸是首钢的,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子承父业,当了十几年工人。

  ⑱“后来我就想啊,我是个爱自由的人啊!我得出来混啊!我就辞了,出来做生意。不过吧,我这人太实诚,干买卖总吃亏,嘿嘿!所以只能干出租了。”说罢还有些腼腆,仿佛在嘲笑着从前的本人。

  ⑲“我干买卖那会,我一哥们,老于,就在开面的了,那会开面的可了不得,一个月万八千的不是问题。”

  ⑳“这么多?!”我现在一个月也就挣这么多钱。

  ㉑“那可不!他一直让我跟他一起干,但是我倔强啊,我要自由啊。后来钱亏没了,婚也离了,才又

  想起他来了。他倒是够意思,还让我跟他一同干,谁知道等我干出租的时分,出租司机已经不灵了,不挣

  钱了。”

  ㉒正好是个红灯,他两手一摊,侧脸看着我。

  ㉓“那时分我开车手还潮着呢,但是也得挣钱啊!老于就让我跟他开对班,他开白天,我开晚上,挣

  个生活费,谁知道,我这夜车一开就十五年。”

  ㉔“你这哥们挺够意思的啊。”我说。

  ㉕“老于,嘿,是挺够意思的。”他啧啧地说着,右手磨蹭着脸上的胡楂,又喝了口茶。

  ㉖暴雨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一个老司机走在他最后一次旅途上,车头朝东,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㉗“他喜欢喝茶,每天交车的时候就泡壶茶留在车上给我,说晚上喝了不困。”

  ㉘我总算是知道了这热茶的来历。

  ㉙“我跟他特有意思,每天都见,又每天都不见,见面不到五分钟就交车走人。倒是他这个茶我喝了

  十五年,对茶比对他有感情。”说罢又嘿嘿地笑起来。

  ㉚“等你俩退休以后就可以好好喝茶啦。”我笑着说。

  ㉛“本来是有这个打算的,但是老于,他年前生病,死啦!”

  ㉜我有些尴尬,他却丝毫不觉,又拿起暖水壶,喝了一口。

  ㉝“你说他一开出租的,最后脑袋里长一东西,逗不逗?我都想问问他,我问他你丫开车的时分都他

  妈在瞎琢磨些啥?后来这个车我就接过来了,还是开晚上的,白天太他妈堵了!”

  ㉞“我嫂子把他剩的茶都给我了,但是我十几年都喝现成的,不会泡啊!弄了半天也不是那个味道。

  你说这个茶是不是挺奇怪的东西,不就是开水冲么?怎么味道就是不对呢?”

  ㉟他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于是两个人同时进入了沉默。沉默了半晌,我到家了,雨势也终

  于小了一些。

  ㊱这座城市被一夜暴雨冲刷得一片狼藉,天亮后,又很快恢复了平静。我坐在窗边,鬼使神差地,泡

  了一杯绿茶。茶杯里的叶片冉冉落向杯底,有的旋转着,有的一动不动,毫无规则,却又命中注定一般。

  ㊲我知道,今夜北京的街道上,少了一辆出租车。它们有一模一样的外表,内里却又有不同的温度,

  唯有在冷雨之中,才能显现出来。愿他退休后,还能在泡上一壶不太可口的热茶时,想起自己的老友。

  ㊳漫漫人生路,命是冷雨,情是热茶。(选自2016.9.21《文汇笔会》,有删改)

  9.简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10.第⑫段画线句中,作者强调“一半真心,一半礼貌”的原因是 。(3分)

  11.结合文中语句,分析风雨夜的出租车司机形象。(4分)

  12.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人物对话多处使用北京方言,语言平易生动。

  B.情节设置的多处巧合,使文章读来更具有故事性。

  C.作者善用倒叙的方法,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

  D.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表现了司机和老于的友情。

  13.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结尾段。(4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紫萸香慢·近重阳

  ①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

  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②③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

  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①姚云文:宋末元初文学家,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②长楸:古时道边种楸

  树,绵延很长,称“长楸”。③笮柳:以箭射柳。笮,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14.重阳节是每年的 (写具体日期)(1分)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绝怜”直接抒发作者对多日风雨后暄明景象的喜爱之情。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重阳节因战争和天气而格外冷清。

  C.下片引用汉家陵的典故,让诗歌的意境显得更加深沉悠远。

  D.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于一体,深化了作品主题。

  16.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①刘审交,字求益,幽州文安人也。少略知书,通于吏事,为唐兴令,补范阳牙校。刘守光僭号,以审交为兵部尚书,守光败,归于太原,唐庄宗以为从事。其后赵德钧镇范阳,北面转运使马绍宏辟审交判官。王晏球讨王都,以为转运供军使。定州平,拜辽州刺史。复为北面转运使,改慈州刺史,以母老去官。母丧哀毁过礼不调累年。②晋高祖即位,杨光远讨范延光于魏州,审交复为供军使。是时,晋高祖分户部、度支、盐铁为三使,岁余,三司益烦弊,乃复合为一,拜审交三司使。议者请检天下民田,宜得益租,审交曰:“租有定额,而天下比年无闲田,民之苦乐,不可等也。”遂止不检,而民赖以不扰。迁右卫上将军、陈州防御使。出视民田,见民耕器薄陋,乃取河北耕器为范,为民更铸。安从进平,徙审交襄州,又徙青州,皆有善政。罢还。③契丹犯京师,留萧翰而去,翰复以审交为三司使。已而翰召许王从益守京师。汉高祖起义太原,从益召高行周以拒高祖,行周不至。从益母王淑妃与群臣谋迎高祖,或以谓燕兵在京师者犹数千,可以城守而待行周,淑妃不从,议未决。审交进曰:“余燕人也,今为燕守城,当为燕谋,然事势不可为也。太妃”从益乃罢不设备,遣人西迎高祖。高祖至,罢审交不用。隐帝时,为汝州防御使,有能名。乾祐三年卒,年七十四。州人聚哭柩前,上疏乞留葬近郊,使民得岁时祠祭。诏特赠太尉,起祠立碑。

  17.第①段画线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母 丧 哀 毁 过 礼 不 调 累 年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北面转运使马绍宏辟审交判官( ) (2)乃复合为一( ) ...

  (3)而天下比年无闲田( ) (4)使民得岁时祠祭( ) ...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通于吏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

  B.为民更铸 为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 ..

  C.可以城守而待行周 夫夷以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D.乃取河北耕器为范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⑪遂止不检,而民赖以不扰。

  ⑫从益乃罢不设备,遣人西迎高祖。

  21.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文字在《旧五代史》中记载如下:

  此城经敌军破除之后,民力空匮,余众幸存,若更谋之不臧,闭门拒守,一月之内,无复遗类。诸君

  勿言,宜从太妃处分。

  两种记载你更欣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雪巢赋(并序)

  杨万里

  天台林君景思之庐字以“雪巢”,尤延之为作记,庐陵杨某复赋。其辞曰:

  ①② ①赤城兮霞外,天台兮云表,有美兮先生,相宅兮木杪。厌人寰兮喧卑,薄市门兮嚣湫。壑谷奥渫③,蜗庐褊小。陟彼悬崖,天绅之涯,奇峰日拂,怪松霄排。飞上万仞之颠,旁无一寸之阶。我营我巢,维条伊枚,命黄鹄而衔枝,驱玄鹳而曳柴。斧辛夷以为柱,刈山桂以为栋;兰橑椒其芬芳,荷盖岌其不动。④将旁招樵夫、朋盍溪友以落之,且有士其善颂矣。②夜半风作,顿撼林薄,天骇地愕,山跳海跃。已而寂然,四无人声,黯天黑而月落,忽入窗之夜眀。 恍身堕于冰谷,羌刮骨其寒生;穷猿啸嗥,饥鸟独鸣。先生夙兴而视之,但见千里一缟,群山失碧,翔玉⑤妃以万舞,飘天花之六出。皓皓的的,缤缤籍籍,盖朔雪十丈,乾没吾巢而无人迹矣!⑥ 先生举酒酬曰:“巢成雪至,雪与巢会;式瑶我室,式珠我廨;空无一埃,点我胜概。继自今匪仙⑦客其勿近,匪诗友其勿对。”乃捣冰浆与雪汁,饮兔须于墨浍,大书其楣曰:“雪巢摽客子,出诸大门之外。”

  注:①相:占卦观视;相宅,指筑室。木杪,形容森林高处。②嚣湫:喧嚣而聚集的样子。③奥渫:

  幽暗。④盍:犹“合”;朋盍,合群,邀一群人的意思。⑤六出:六瓣。⑥“式瑶”二句:犹言以白玉宝

  珠装饰我的室宇。廨,官舍;此借指房舍。点,污。胜概,美丽的景色,佳境。⑦摽客子:世俗之人。

  22.第②段指代雪花的词语是 。(1分)

  23.第①段与雪巢有关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外”与“表”写出雪巢所处位置非同一般。

  B.“先生”筑巢是为了远离尘世的喧嚣和低俗。

  C.“衔”和“曳”强调建造雪巢时的艰难不易。

  D.“辛夷、桂、兰”等材料突出了雪巢的名贵。

  24.概括各段主要内容。(4分)

  第一段:筑巢

  第二段:□□

  第三段:□□

  25.以第②段为例,赏析本文的铺陈手法。(3分)

  26.宋朝诗人楼钥在《林景思雪巢》中有“四时不皆雪,陆居本非巢,高人兴寄远,表此一把茅(雪巢)”的诗句。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高人兴寄远”的理解。(3分)

  三、写作(70分)

  27.近来,“双标”成为网络热词,顾名思义,“双标”即双重标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两个(或以上)的对象,往往有意无意中成为“双标”人。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93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