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语文课前三分钟论文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课前三分钟演讲,增加了语文课堂空间的趣味性、生动性,给学生以新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语文课前三分钟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前三分钟论文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语文课开始的三分钟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前三分钟的内容形式多样,主要是:

  (1)以积累成语或名言名句为主的内容

  按照学生座位的顺序,每人每天在黑板上书写两个成语或一条名言,并在语文课上为大家领读,讲解。

  (2)以积累作文素材为主的内容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天选出一个代表为大家朗读一篇小短文或一首诗歌,或给大家讲一个中外古今名人的故事,并给大家分析所选文章(诗歌)的意义或艺术特点。

  (3)以培养观察能力、增长见闻、锻炼口才为主的内容

  依然以小组为单位,每天选出一位代表为大家讲一些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或校园内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生活中自己见闻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对这些事情进行点评分析。

  (4)以巩固课堂所学,夯实基础为主的内容

  “重复是记忆之母”,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有计划地让学生在进行新课之前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巩固背诵和检查(可以是循环背诵,也可以是默写部分段落),既加大了学习力度,也时刻提醒学生背诵要熟练。这一点,十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5)以诗歌赏析为主的内容

  安排学生进行“小诗推荐”,让学生每天一人在语文课前提前将自己所理解、喜欢的小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统一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通过诵读、鉴赏、评析的方式推荐给班上的同学。鉴赏的角度和深度根据个人情况来定,老师可参与点评和推荐。课下由同学整理或者补充所推荐的诗歌,积少成多,把诗歌鉴赏的功夫用在平时。

  总之,语文课前三分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这样做,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很好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有利于课堂教学深入地开展。

  语文课前三分钟论文篇二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才能真正学到手。无数的实践表明,把语文课当做活动课,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积极而广泛地开展语文活动,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是喜闻乐见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有了实践语文的体验,有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就不愁学不好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考虑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辟论断。如果抓好语文课前三分钟思维训练,并且能持之以恒,得益的是学生,因为它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直接感受到自身识知能力的存在,从而获得“找到自我”的心理满足,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思维训练旨在通过积极轻松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的做法如下:

  接龙:接龙演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敏捷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接龙训练的内容很多,有成语接龙、课文标题连缀、名人分类、诗文接龙等。具体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或同学开个头(如:课文标题连缀,我梦见《孔乙己》胸有成竹地用《大自然的语言》证明《死海不死》,《老王》在《天上的街市》兜售《羚羊木雕》,《狼》与《斑羚飞渡》《三峡》,望着他们一个个忙碌的《背影》,我想起了《我的叔叔于勒》,一边听《孙权劝学》一边表演《口技》。写完后,从准确、鲜明、情调等几个方面加以品评,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还有,如某同学接龙接不上,就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否则,活动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说名解字:结合文学作品中的人名,作者笔名,由每个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名字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同学间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咬文嚼字,刨根究底地理解字义,“名正言顺”树立自豪感。学生从自己名字中说出来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祖国文字的兴趣。

  实用作文:即让学生写实用文。如就文具盒,写一则遗失启事和一则推销广告,其角度就不同。写实用文,能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乃“经世致用”之学,而非“无病呻吟”之辞。实用作文,强调作文的实用性,激发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兴趣。

  讲故事:鼓励学生参与其间,既可简单重复故事情节或续写故事,又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从点上突破,或者与同学合作探究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和独特感受,共同编演出自成一格的故事,先由小组演习、挑选,然后在全班展示。讲故事是脱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用生动传神的创造性再现故事内容。

  时文欣赏:师生共同从报章杂志上精选一些较为短小的随笔、评论、通讯特写、微型小说和经典散文等“时文”。课前阅读、欣赏。这些文章针对性强,时代色彩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文笔清丽,用语新鲜,很适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口味。他们手中有了这些材料,经过阅读鉴赏,就会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思想境界,掌握新材料,丰富时代语言,领会写作技巧,从而培养出较强的语感能力。一个学期下来,装订成册,是很好的积累。

  猜谜:这是一种古老却至今流行的思维训练方法,它可以调动人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如,字谜、成语、人名、地名、词语等。为减低难度,可担供选择答案,这种“猜”想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

  课前三分钟活动,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是一个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都有许多值得探索的东西,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摸索,因地制宜,善于变通,综合运用。

  纵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首先是综合性。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的阐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其次是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的方式来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合作交流。从实践的手段来看,可以让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调查访问,通过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在具体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实践的方式和手段都是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的。展开探究活动,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才能真正学到手。无数的实践表明,把语文课当做活动课,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积极而广泛地开展语文活动,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是喜闻乐见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有了实践语文的体验,有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就不愁学不好了。

307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