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的复习过程中,做好语文月考试卷的练习是很重要的有利于提高语文月考考试的成绩。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 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1.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夷狄”、“诸夏”之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C.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该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

  B.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了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个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礼”的权威性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B.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C.民族意识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D.明“夷狄”、“诸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主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5分)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焦山①夜泊

  【清】王昙

  华严灵馆压嶕峣②,一片风烟接寂寥。大地星河围永夜,中江灯火见南朝。

  鱼龙古寺三秋水,神鬼虚堂八月潮。独上层楼扪北极,满天风露下银霄。

  【注】①焦山,位于江苏镇江西北长江之中,形似砥柱,南北分别和繁华的镇江、扬州隔江相望。②嶕峣: jiāo yáo,峻峭高耸的样子。

  8.本诗是怎样体现题目中的“夜”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9.本诗颔联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3)《师说》一文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4)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办大事,作高官”是李鸿章对盛宣怀一针见血的刻画,也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发展道路的指引。盛宣怀是按照这条道路和程序走的,李鸿章也是照此方针培植他的。盛宣怀所经营的近代企业及与之相应的新式教育事业,在当时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大事”,但因为有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而取得成功,并被李鸿章多次保举,直至官拜邮传部尚书。他因办“大事”卓有成效而至“高官”,反过来又利用“高官”的地位和权力来促进“大事”的发展。可以说,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宣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控制了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轮船、电报、铁厂、铁路、矿务、纺织、银行等大型企业。他在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十分重要,没有与这些新兴企业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将一事无成。那些皓首穷经的学究们绝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科举所取之士对此一窍不通。那么,新式人才从何而来?盛宣怀认为,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师只是暂时的、短期的。之所以如此,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基于这种认识,盛宣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带有训练班性质的学堂。比如办电报局时,他在天津、上海等地办有电报学堂;督办汉阳铁厂时,也办有附设的学堂。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则不求系统,属于非正规的训练班。盛宣怀是一个有心人,“精细为群僚之冠”,他对这些训练班及时总结经验,作为以后办正规学堂的准备。

  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

  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

  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他说:“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郑观应赞誉说:“此乃东半球未有之事,其非常不朽之功业也。”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与奋力开拓,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大型企业,都已处于盛宣怀的全面或部分掌控之中。

  B.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

  C.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

  D.盛宣怀认识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所取之士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必须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E.传记通过对盛宣怀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的记述,表现了他作为实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创办前后的社会背景。

  (2)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请简要说明。(6分)

  (3)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4)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要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文臣不贪财,武将不惜死,则国家虽遇艰难,也定能 。

  ②按照康德的理论,道德品质和钱,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而实际上却是 。

  ③苦难中的 。让我们忘却现实的无奈,看到生命的希望。

  A.风雨如磐 休戚相关 相濡以沫

  B.安如磐石 休戚相关 荣辱与共

  C.风雨如磐 息息相关 荣辱与共

  D.安如磐石 息息相关 相濡以沫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中国民间组织要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充当绿色低碳活动的参与者、民意表达者、谈判推动者,发挥民间组织的独特作用,发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最强音。

  B.古装玄幻仙侠剧《花千骨》自在湖南卫视热播以来,不少女粉丝的心被剧中“东方彧卿”的扮演者张丹峰俘获。张丹峰微博点击率在短时间内猛增。

  C.中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D.淮河文化 广场文化气息浓厚,它不仅是蚌埠的名片,也是城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场所。

  14.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项( )(3分)

  ①按着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种全面性抑制。

  ②如果睡眠还较浅,大脑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会产生。

  ③梦是睡眠时产生的,熟睡却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很深很透,人的思维活动就停止了。外界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不会做梦。

  ⑤现在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梦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作用有关,因而梦境与日常生活是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A、③①④⑦⑥②⑤ B、⑤③①④②⑦⑥ C、②①④③⑤⑥⑦ D、①④②⑦⑥⑤③

  1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大致 B.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妨碍

  C.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止 D.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 剐刑

  1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3分)

  A.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 B.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7. 下列有关于课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早期的肉刑包括黥、劓、刖、宫、大辟等五种。其中黥是刺面、劓是割鼻、刖为斩足、宫是割除生殖器、大辟为死刑。其中宫刑是一种极具屈辱的刑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提到了遭受此刑带给自己的精神痛苦。

  B. 中国古代很喜欢用人的外貌装束来代指某一年龄段的人,例如《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一词用黄发代指老人,用垂髫代指儿童;《促织》中的“红女白婆”一词,红女指红妆的少女,白婆指白发的老妇人。

  C. 中国古代的“江”多专指长江,且长江周围各区域也多有各自的称呼,例如“江表”便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赤壁之战》中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的语句;而又因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长江以东地区为“江左”。

  D.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曾多次化用引用上古先贤的观点来帮助自己进行论证,例如“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一句,便是化用了《荀子》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语句。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

  16年前,王先生12岁的儿子为救落水伙伴,不幸溺亡。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正式发文,认定其子的见义勇为行为。但从保护未成年人的立场出发,并考虑到当前各地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行为普遍“不鼓励、不提倡”的态度。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仅对此事进行奖励抚恤,不另发荣誉证书。

  为了给儿子讨要“见义勇为”称号,失独父亲在奔波16年无果后,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他说:“钱对我没有用,就要一个名分。儿子做了好事,如果得不到表彰,觉得很对不起他。”

  许多人在背后说他傻,认为“钱拿到就行了,其他的都没有意义。”但王先生坚持认为,“这不是一张纸的问题,是我儿子死得值不值的问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答案

  1.【答案】C 原文的说法是“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朦胧的民族意识而非强烈的。

  2.【答案】B区分“夷狄”与“诸夏”的标志是“周礼”,所以选项中的“杂处”说法片面,同时“一直”一词表述不准确,而“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是无中生有,文中只说“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

  3.【答案】D ‘夷狄’、‘诸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表述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消极方面……”,表明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4.【答案】C 【解析】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5.【答案】A 【解析】“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

  6.【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B项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

  7.(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采分点:弃反、捐、以、且 各1分,句意1分)

  (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采分点:中国、王、使、遽 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你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说苑》)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将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的职务。任嚣死后,尉佗趁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汉高祖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汉高帝十一年,派遣陆贾去南越,赐予尉佗南越王的称号。

  (《史记》)

  8.【答案】首联“风烟接寂寥”,“接”写出了焦山周围云涌雾绕和夜色融为一体,明暗难辨的傍晚之景,形象地体现了空中之“夜”;(1分)颔联“大地星河围永夜”点出“夜”字,写出了苍穹灿烂的星光倒映在江水中的壮观之景体现了水中之“夜”(1分);“中江灯火见南朝”写从江中眺望两岸的灯火通明的镇江、扬州,写出了城中之“夜”(1分),尾联“扪北极”“风露下银霄”写诗人夜间登山,明亮的北极星触手可及,感到漫天风露侵人的寒意则体现了山中之“夜”(1分),题中“夜”字贯穿全篇,从傍晚停泊到灯明星出再到夜深露下,无处不体现了“夜”字(1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留意注释中关于焦山地理位置的交代,同时要准确理解“接”“星河”“灯火”“北极”“风露”等意象的内涵。

  9.【答案】①本联上句中精炼传神的字是“围”字。围,包围的意思。夜幕完全降临,星光灿烂,星光倒映,仿佛银河沉落水中,上下星河好似圆环,把整个黑夜拥入怀抱。“围”字写出了长空大地浑然一体,宇宙充满诗情画意的壮阔之美。

  ②本联上句中精炼传神的字是“见”字。见,通“现”,呈现的意思。夜泊江中,四面远眺:镇江、扬州城市繁华,灯火通明;南朝的兴亡盛衰,无数历史的幻影涌上心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嬗变所怀的万千感慨。

  (每点3分,指出精炼传神的字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共6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找出精炼传神的字。在古典诗歌通常是动词。其次要结合作品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注释中关于焦山地理位置的交代。这样准确理解“围”“见”的内涵。

  10.(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1)B、C【B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不是不给外国人插手,而是认为不便与外人久其事。C重视动手能力而已。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第一问(4分):①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②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每答对一点给2分。】

  第二问(2分):体现了盛宣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意思答对即可。】

  (3)第一问(4分):①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②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每答对一点给2分。】

  第二问(2分):①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②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②教育思想先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教育;③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④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12.D

  13.A (B中途易辙,把“自”移到句首。C成分残缺,可在“与沿线国家”前加“提出”。D语意重复,“间”和“城际”中的“际”语意重复,删去“间”。)

  14.B项中心内容为梦的成因的科学解释,中心句为⑤,放开端;按句子逻辑关系,先摆说明对象,再下定义,接着引用巴甫洛夫学说为理论依据加以说明,说明时从熟睡、浅睡两方面对照,由此可确定⑤③①④,推出答案。

  15.【答案】D。【解析】陵迟,衰颓。

  16.【答案】B。【解析】A项“伯”通“霸”,C项“刑”通“型”,D项“罔”通“网”。

  17.【答案】 A 。黥是刺面并涂墨。

猜你喜欢:

1.人教版高二语文试卷题

2.高二语文试卷题2016年

3.2017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高二语文试题答案2016期末质量抽测

5.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3829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