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二语文上册阶段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阶段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高二语文上册阶段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学生快要临近语文考试的时候,做一些语文考试试题对提高分数是有好处的。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上册阶段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检测。(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dī)防 怂(sǒnɡ)恿 怏怏(yànɡ) 气喘吁吁(xū)

  B.剜(wān)肉 蘸(zhàn)酒 鞭笞(tà) 令人咋舌(zhà)

  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蠕(rú)动 轧钢(yà)

  D.酒馔(zhuàn) 角隅(yú)? 埋(mái)怨 怔怔(zhēng)发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淹淹一息 穷且益坚 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芥书生 急于星火

  3.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对下列句中“以”字含义解说正确的选项是( )

  ①诸侯以惠爱为德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耕植不足以自给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7.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

  A.乐夫天命复奚疑 B.奉晨昏于万里 C.彼且奚适也 D.之二虫又何知

  8.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每小题2分)

  10.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眼前的这个男人面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

  B.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

  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1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长春市十一高中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C.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12.下面一段话①──⑤句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 ②船跟船打了招呼,

  ③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 ④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

  ⑤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A.④⑤③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①⑤

  三、现代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3-15小题。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3.纵观全文,作者极力描写“武松打虎”的用意是( )

  A.用来表现冯兰瑞精湛的捏泥技艺。

  B.含蓄地点明冯大刚“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的原因。

  C.用来反衬冯兰瑞对不正之风的痛恨。

  D.为冯大刚赶集回来的言行作必要的铺垫。

  14.文章第⑨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

  A.肖像描写 B. 环境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15.对结尾处“压”字的妙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压”字跟“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B.“压”与“狠狠”配合,传神地表现出冯兰瑞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压”把冯大刚的梦打破了,这象征着不正之风在刚直不阿的性格面前是只有消灭。

  D.“压”与开头描写“武松打虎”相映成趣,艺术地塑造了冯兰瑞的高大形象,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四、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弊。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因肉袒谢 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 行:将要。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

  19.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2)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3)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20-21题。(共8分)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20.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4分)

  21.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三)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4)宋荣子犹然笑之。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五、语言综合运用。(共10分)

  23.把下面的报道压缩为一句话新闻。(18个字以内)(4分)

  据《瞭望》第17期刊文说,近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石家庄市部分弱势群体作了一项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十几个指标,反映他们对实际生存环境的主观感受,包括对自身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主观感受,遇到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态度以及相对剥夺感等。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下岗失业者、进城务工农民、效益欠佳企业的职工及退休职工。?

  调查表明,70%以上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其中5%的人认为极不满意。只有26%的人满意现在的生活状况。?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伟文认为,调查的各项指标反映出这一群体的总体困境——生存困境、生计困境、机会困境、权利困境。这些困境交织在一起,导致他们内心出现焦虑与矛盾,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产生厌恶、对抗社会的心态,甚至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专家认为,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对心态失衡较严重的人要进行重点跟踪、帮扶,组织他们进行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社会竞争能力,解决好这一群体的现实生存问题,要培养他们克服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育自信、自强、自立的心态,促使他们改善生活状况。?

  24.阅读并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6分)

  昔人云:“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盖谓大字则欲如小字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刊勒之工仍有善展字者。不拘字之大小,皆可递展。其法以刀錾[注]去纸存墨,就灯旁映之。灯愈近则其形愈大。自尺至丈,惟意所定。然后展纸于壁,模勒其影。既小大适中,且不失体势。亦良法也。

  注:錾(zàn):雕刻工具。

  六、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他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

  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理与智慧。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上册阶段考试试题答案

  1.答案:A。解析:B. 鞭笞chī,令人咋舌(zé);C.讥诮qiào,zhá;D埋mán怨,怔怔(zhèng)发愣。

  2.答案:C。解析:A.明—鸣;B.淹淹—奄奄;D.芥—介。

  3.答案:C.解析:①③没有。②销—消,④而—耐,⑤辩—变,⑥闵—悯。

  4.答案:B。解析: ①把 ②凭借 ③因为 ④用

  5.答案:A。解析:A“除”应解释为“授给官职”

  6.答案:A。解析:A项为“一边……一边……”的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7.答案:B。解析: “复驾言兮焉求”是宾语前置句,与之相同的是A C D 三项,B 项是状语后置句。

  8.答案:D。解析:A 项均为主谓结构;B 项均为联合结构;C 项均为联合结构;D 项与例句的结构相同,均为动宾结构。

  9.答案:D。解析:D项“表”指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说“有所议论”不妥。

  10.答案:A。解析:“安之若素”是指身处逆境,将挫折看得如平常一样。“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目不窥园”是形容埋头读书。“不寒而栗”是指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这里写的不是心理状态。)?

  11.答案:C。解析:A.“语文”和“有经验”应换位。B. 项是搭配不当,压缩一下就是“乒乓球馆是团体”,应该将“团体”修改为“场所”之类。D.“自己”有歧义,根据后文“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应将“自己”该为“我”。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D。解析:D项“怪”,觉得奇怪。

  17.答案:D。解析:②句与“为人多大略”无关,⑤句“阴使聂翁壹为间”并非出自韩安国的谋划。

  18.答案:B。解析:B项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强调和亲之弊,和韩安国的意见并不统一。

  19.(1)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2)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

  (3)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解析:要字字句句落实,注意句式特点和语句的通畅。

  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皇上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杀死马邑城的县令、县丞等官吏,将马邑城献给您投降,财物可全部得到。”单于很看重并信任他,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聂翁壹。聂翁壹就回来了,斩了死囚的头,把他的脑袋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官吏的头,以取信于单于派来的使者。说道:“马邑城的长官已经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正在这个时候,汉王朝埋伏了三十多万军队,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当时单于军队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去世。

  20.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衬托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1分)、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外在形象1分,内在形象1分)

  21.①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

  ②“凉风萧萧然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任答两点即可)

  22.略

  23.答案:调查报告提醒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或:专家提醒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

  24.参考答案:〔从前人说:“写大字要像写小字,写小字要像写大字。”(这)大概是说(写)大字就得像小字那样细密曲折,(写)小字得有大字的体格气势。刻字工人现在还有会放大字形的。〕不管字的大小,都可以逐步放大。方法是用刀子錾子把字挖下来(直译是“去掉空纸留下墨迹”),拿到灯旁去照。灯越近(照出来的)字形就越大。从一尺到一丈,都可以随你的意思来定。然后把纸铺在墙上,勾出字的影子。(这样)既能大小适当,而且字的体势也不走样儿。(这)也算是一种巧妙的办法。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认真仔细阅读,注意实词和句式,翻译要通畅。

  25.提示:一般人以为抓得越多,快乐就越多,幸福就越多,所以用尽心力去揽住身边可以触及的一切。无奈,行囊变得越来越重,很多东西便慢慢地消失在旅途之中,终于无暇顾及,感到疲惫,并无快乐和幸福可言。对于不曾拥有的,我们一直都在苦苦地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需要经历许多才会明白,也许要很多年,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有时,面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其实,最珍贵的幸福就在简单与平淡之中。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世事万物,我们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只会让人走进患得患失的误区。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猜你喜欢:

1.高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2.2015-2016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3.高中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及答案

4.2015-2016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

5.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383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