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高一的同学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参加语文期末考试了,复习的时候做份语文试卷熟悉要考的题型。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6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馆,仿佛看到鲁班的身影

  在东方的晨曦中,巍峨的“东方之冠”中国馆就像矗立于高天厚土间的一位巨人,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中,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

  斗拱、卯榫……这些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元素。

  驻足中国馆前,仰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的大门,一个巨型“斗拱”腾空展现在面前。要进入中国馆参观,游客要步行走过76级大台阶。大台阶宽达72米,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每个台阶石材表面呈现出细密美观的凹槽,既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既美观又舒适实用——做到这一切的,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三斩斧”。

  “三斩斧”是一种只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经过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中国馆的76级台阶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地剁出来。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行走在这里,人们仿佛看到“木工祖师”鲁班精王细作、巧夺天工的身影。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来形容中国馆的文化内涵。他介绍,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创作理念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

  数千年来,充满“天人合一”文化意味的中国木结构体系的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建树与传播起着标志性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灵——斗拱。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表现在自然和社会的适应方面,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我们的城市是方形结构,我们的结构体系是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是我们东方建筑的特点。东方建筑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构建,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独拱,既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还是一个艺术的构建,把受力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何镜堂说。

  “其实,这个建筑只是外形像斗拱,并没有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等部件,它是一个整体。”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介绍说:“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是围墙思维,内敛而封闭的文化暗示影响深远,但耸立在万国建筑群中的中国国家馆突破了这个数千年来的“城墙”,它的挑空设计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更没有“行人止步”的不便,红色的斗拱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向全世界展示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亲和、自信和魅力。

  (选自《光明日报》)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上海世博园中“中国国家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的中国馆,不仅有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更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创作理念。

  B.国家馆独特的外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意味着“鼎盛中华、富庶百姓”。

  C.耸立于世博园的中国国家馆造型独特,挑空设计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

  D.中国馆屋身的最上部分,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并支挑着伸出的屋檐的斗拱,充满着“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味,是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2.下列关于传统手工技艺“三斩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三斩斧”作为一种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

  B.其名称源于为取得最终的纹理效果而需要的人工剁斧的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

  C.在中国馆台阶的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达上万刀之多,可见其技艺之精细。

  D.石材表面凹槽细密美观,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堪称巧夺天工。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号称“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能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主题,凭靠的就是其特有的建筑构建和艺术外观。

  B.我们的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是因为西方的斗拱只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而非一个艺术的构建。

  C.中国国家馆的挑空设计突破了数千年来的“城墙”思维,代表着内敛而封闭的文化的积极调整,也代表了改革开放30年的有效成果。

  D.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完全得益于各国国家馆的建筑都做到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4-7题。(12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

  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屋。

  B.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仆:倒下。

  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吾其还也

  B.于人为可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秦王还柱而走

  6.下面各项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吾属今为之虏矣。

  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是文章的最大特点。

  B.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

  C.针对“仆碑”,作者提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个观点乍看游离于主题之外,实则在告诫学者不要半途而废,更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本来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之走出洞来,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

  8.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抄写下来,要求字迹美观,格式规范;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文后的问题o(6分)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鲍照:南朝宋时文学家。出身寒微,在当时受到门阀制度的压抑,一生很不得志。

  ②蹀躞(dié 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

  (1)作者为什么“长叹息”?请概括回答。

  (2)诗中的句子“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有人说体现了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的无限乐趣,也有人说这四句是无奈的叹息,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三)名句名篇填空(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桑之未落,___ 。___ ,无食桑葚。(《氓》)

  (2)纵一苇之所如,___ 。(《赤壁赋》)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___ ,___ 。(《短歌行》)

  (4)那河畔的金柳,___ 。波光里的艳影,___ 。(《再别康桥》)

  (5) 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2)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3)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6)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垫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鹚首徐回,兼传羽杯;擢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8)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9)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0)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11)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1.概括开头(1)-(2)段环境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句子。(4分)

  12.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6分)

  (1)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3.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4段的景物描写。(6分)

  14.文中(7)-(10)段作者写到江南采莲的旧俗,你认为这些文字是否多余?请陈述理由。(6分)

  第Ⅱ卷(表达题8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弄堂( lòng) 优劣(liè) 桀骜不驯(xùn) 忸怩不安(niǔ)

  B.颓圮(pǐ) 戮力(lù) 长歌当哭(dàng) 完美无瑕(xiá)

  C.教诲(huì) 浸渍(zé) 叱咤风云(zhà) 拊心长叹( fù)

  D.契约(qì) 沼泽(zhǎo) 嘉言懿行(yì) 有待商榷(què)

  1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佳肴 签署 豁然开朗 明辨是非

  B.建树 消弭 提要勾玄 责无旁待

  C.寥阔 提携 浅尝辄止 陨身不恤

  D.衷心 訾詈 嗔目而视 绿草如荫

  1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年末贺岁档大战的烽火由赵本山用《大笑江湖》点燃。该片几乎穷尽了东北农民特有的____和智慧,老赵在这部看似____的电影中播撒着处处可见的良苦用心。就连《大笑江湖》的抢先上映,显然也经过了老赵的____。

  A. 狡黠 庸俗 老谋深算 B.狡黠 平常 深思熟虑

  C.奸诈 平常 老谋深算 D.奸诈 庸俗 深思熟虑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赛季的新泽西网队战绩糟糕,赛季初经历了18连败后,教练弗兰克被炒了鱿鱼;赛季结束,换了俄罗斯老板的新球队成了观众的笑柄。

  B.11月24日,广州奥林匹克中心田径场,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夺得亚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史无前例地实现了该项目三连冠并刷新亚运会纪录。

  C.2010年,中国政府几乎所有的重点工作都是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可理喻。

  D.著名文物专家、收藏家王世襄的藏品从审美来看,几乎件件惹眼,收藏的门类之多、品位之高,至今没有人能望其项背。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冰人奥茨”是迄今为止让人浮想联翩的古代干尸之一:这位古人左肩负有箭伤,带着披挂长眠于高山,寂寞地度过了5000年的时光。

  B.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落下帷幕,英格兰落选和卡塔尔获得主办权都令人感到意外,不过对于球迷来说,在哪里举办都无所谓。

  C.来自高校的志愿者们看到,虽然几个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由任课老师兼职,但图书室书籍摆放整齐,学生阅读秩序井然。

  D.雕塑《时空跨越》勾勒出战国时期古中山国人与现代人手拉手,踏着皎洁的月光,遨游太空,表达出石家庄人承载历史、放眼未来的精神。

  20.下面的句子顺序已打乱,把这些句子组成意思完整、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的一项是(3分)

  ①捕捉器的三个部分陡然张开,把末端的硬钩抛到远处,勾住猎物后就往回收,把猎物抓到它的两把钢锯之间。

  ②不管它们是拼命扭动,还是趵蹶子,那可怕的器具就是不会松开。

  ③这下它又是祈祷的昆虫了。

  ④接着,手臂弯向前臂,就像老虎钳夹紧了;之后,一切就结束了:不管是蝗虫、蝈蝈儿,还是别的更强壮的昆虫,一旦被那四行尖刺铰住,就彻底没命了。

  ⑤休息的时候,螳螂把捕捉器折起来,举在胸前,看起来毫无伤人之意。

  ⑥但是一旦有猎物经过,祈祷的姿势就不见了。

  A.④②⑥①⑤③ B.③⑥②①⑤④ C.⑤③⑥①④② D.⑤③②①④⑥

  21.请给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据了解,为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发40号文件精神,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粮油市场投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稳定价格。10月底以来,通过郑州、安徽粮油批发市场共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2550万吨。其中投放玉米540万吨、小麦1350万吨、稻谷630万吨、菜籽油30万吨。11月15日-19日,投放玉米178.4万吨,成交45. 05万吨,成交均价1798元/吨;小麦450万吨,成交147.5万吨,成交均价1915元/吨;稻谷207.1万吨,成交90. 92万吨,成交均价1965元/吨。上周(11月23日-26日)继续向市场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850万吨,保证粮油市场供应稳定。

  22.请根据你学过的对联知识,从下面的备选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为下面的挽联补上下联,只填序号即可。(4分)

  ①华表托精灵 ②何当化鹤重来 ③身世浮沉 ④词源如海笔如椽

  ⑤一生一死 ⑥深闺有妇赋招魂 ⑦五岳岱宗高

  郁达夫挽徐志摩——

  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 , 。

  六、写作(60分)

  23.以“走在冬天的阳光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中国馆外形整体像斗拱,不是仅最上部分;中国木结构体系充满“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味)

  2、A(原文为“只流行于”)

  3、C(A应为“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B强加因果。D“完全得益于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没有根据。)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4、B(适:到……去)

  5、D(助词,的 A 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C副词,于是、就;趁机)

  6、C(宾语前置 A定语后置 B判断句 D被动句)

  7、C(“笑”透露出考察成功的得意。)

  8、(1)山石敲击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书写1分,是、而、名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凡事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书写1分,目见耳闻、臆断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9、(6分)

  ⑴生不逢时,人生失意,无用武之地,弃置罢官,性格的孤高正直。(每点1分,答出2点即可得2分。用文中原句作答亦可。)(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⑵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不同见解能自圆其说均应给分。(4分,意思对即可)

  A、体现隐居生活的乐趣。(1分)朝暮总是能与亲人相见,永不离散;“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铺写合家团圆的生活乐趣;他摆脱了艰险坎坷的世路,置身在安乐闲适的环境中。(3分)

  B、实乃无奈的叹息。(1分)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作为冷酷无情的官场对立面出现于诗篇。家中生活的描摹,不过是设想之词,实质是发泄不得志的牢骚话,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不满和抗议的反映。(3分)

  (三)名句名篇填空(8分)

  10、(8分)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凌万顷之茫然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

  风萧萧兮易水寒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11、B、E(B牡丹被贬到洛阳还表现了牡丹不屈服于皇权的品质;E两首诗的表述错位)12、①:牡丹由盛开枝头直接凋落,归于泥土,(2分)惊心动魄中见出其追求生命完美的

  品性。(1分)(3分,意思对即可)

  ②:与牡丹开放擦肩而过,(1分)你更会感悟牡丹不媚俗、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2分)(3分,意思对即可)

  13、(1)牡丹拒绝的是寒冷和阴雨

  (2)牡丹拒绝的是萎顿和衰老

  (3)牡丹拒绝的是苟且和媚俗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4、借助虚写,想像牡丹盛开的壮观场面,(2分)使牡丹形象更丰满,(2分)加强无法欣赏牡丹开放的遗憾之情,衬托牡丹的高贵品质。(2分)(6分,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5C(浸渍zì  拊心长叹fǔ)

  16A(B提要钩玄 责无旁贷 C寥廓 殒身不恤 D 瞋目而视 绿草如茵)

  17B(狡黠意为狡诈,奸诈为贬义词;庸俗指作品格调不高,不扣下文的“良苦用心”;“老谋深算”不能搭配上文的“经过”。)

  18C(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不通情理。应用“不言而喻”。)

  19A(B搭配不当。 C有歧义,“几个”限制不明。D成份残缺,“勾勒”缺少宾语。)

  20C(时间顺序)

  21 国家投放3400万吨粮油稳定价格 /国家加大粮油投放力度稳定价格 (3分)

  22  ①②⑤⑥(4分,每个1分)

  六、作文

  23.(60分)略

猜你喜欢:

1.2015-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3.2015-2016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4.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5.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题

386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