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高中政治公开课感想

高中政治公开课感想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政治公开课感想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公开课感想,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公开课感想篇一

  课堂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能启迪学生灵动的思维和智慧,能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知识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升道德情感。但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如目标不明、层次不清、逻辑不顺、无视学情、无思维含量的徒劳提问。下面结合观摩2013年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2节课的感受谈谈对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认识。

  一、提问应服从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不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互动和气氛的活跃,而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调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观察、想象、质疑和交流等丰富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与过程有机融合,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防止出现目标虚化的现象。

  如杭州张老师在“国家财政”教学中请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回答财政的作用并结合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突出了本框的教学重点。衢州杨老师在“价值与价值观”教学中请学生结合教材97-98页的内容谈谈造成翁明冲姐弟的幸运和小悦悦悲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既紧扣本课的教学重点“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又注重情感渲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合作探讨,体验知识的自主构建。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前提,研读教材则是准确定位目标的关键。没有对教材文本的深刻理解,就难以设计出有价值、有实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次省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因执教者未能充分领悟教材并准确定位目标也出现了一些无效甚至负效的提问。

  如在“价值和价值观”教学中,一位老师创设了班级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的情境并设计了“你想让哪些同学去敬老院献爱心”的课堂提问,隐含着献爱心也要“论资格、视实力”的潜台词,既无助于解决本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也与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去甚远。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价值与价值观”时, 把焦点放在“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设计了关于“扶不扶老人过马路”、丛飞等献爱心人物的“人生有没有价值”之类的提问,忽视了教材中关于义利观、生死观、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的导向作用等更贴合学生生活的文本,片面理解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提问应遵循思维规律

  遵循规律是教育教学的常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讲求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遵循思维规律,启智导思。当学生的注意力疲劳、思维困顿的时候,课堂提问应能如一剂强心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灵动思维,使课堂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和节奏感。

  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尽量创设鲜活、真实的情境,营造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的情感氛围和提供可予以分析的信息元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温州郑老师在“价值与价值观”教学中创设了7.23动车事件后“温情与救援”的情境,温馨、真实的画面辅之以动人的音乐,让学生心有所动,“在这支救援大军中,哪些身影让你印象深刻”的课堂提问自然能得到良好的回应,“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知识也易于生成。而一位老师在“国家财政”教学中未设置任何情境,直接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你有没有感受到财政支出带来的好处”,使缺乏一定生活体验又无法从课堂上获取信息的学生无话可说,导致课堂提问失去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尽量设计发展学生辩证思考、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能力的课堂提问,即通常所说的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只有在思考并回答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教学才不只是满足当下应试需求,而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事业。本次省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很多老师都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实践。如在“价值和价值观”教学中,湖州唐老师以明星企业家李某在创业过程中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同时企业排污破坏当地环境的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评价李某的个人价值,在观点冲突中综合分析,使知识构建、能力发展、正确价值观确立浑然一体;台州徐老师以宁波象山旦门岛综合开发的情境为背景,设计了“如果你参加此次决策会,你会如何规划旦门岛的开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予以论证和探究,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问应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提问由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思维规律预设,但问题的答案却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成。预设和生成是有效课堂提问的两翼,缺一不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因此使课堂充满着动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以生成为导向,关注提问的针对性、开放性和可变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预设提问时应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方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前面提到的丛飞、严意娜等人的人生崇高有价值,但“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你会选择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择友观、择业观的话题更能让学生感觉亲切。“国家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有何联系”有可供探究的空间,但超出了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只能让课堂陷入沉闷和尴尬。

  课堂生成因其无法预约、充满着即兴的智慧而更加可贵而美丽。关注生成的课堂提问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随机性。如“如何用财政把宁波打造成文化名城”、“如何规划旦门岛的开发”、“谈谈你心中最有价值的人”、“读了周赵洁的日志,你对生命是否有了新的认识”等课堂提问看似粗线条却体现着开放、多元和灵活,为新知火花的迸发创造了条件。相反,一位老师在展示两位网友观点后提问“你赞同哪位网友的观点,请阐明理由”则因其封闭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防止“节外生枝”的同时,也失去了“节外生姿”的可能。

  课堂提问在课前预设,但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刻板地执行,而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和变更。观察、倾听、对话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当问题抛出,学生却报之以疑惑的眼神时,教师可将自主思考的形式调整为合作交流,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同时在学生讨论时及时提示指导。当学生的回答存在表述不当、理解模糊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地追问,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和答疑来解决问题。当同一个提问请到第三位学生回答,其答案仍超出教师的预想时,应将原有提问予以层次分解或转换角度以适应学生。如“国家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有何联系”的问题抛出后,学生们大都望着课件发愣,课堂上一片沉寂,此时,教师可将此问题分解为“①你了解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吗?②你知道我国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上的财政措施吗?③这两者之间有何联系?”以便于学生思考并回答。

  高中政治公开课感想篇二

  优质课比赛终于在2013年12月29日落下帷幕,一个过程的结束代表着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每一个用心参与的比赛都会给你带来太多太多的体会,值得我们认真去感受、去反思。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大懒人一个,很害怕这次比赛结束之后一点痕迹也不留下,还好学校有这样一个硬性要求,逼着我必须得写些什么,感谢纪校的提议啊!

  入职以来第一次参加比赛,自我感觉一般,没有特别出彩,也没什么大的差错,小差错还是有的。比如最后一个环节:讨论如何避免税收流失,并没有让学生自由放开去讨论发言,而是控制在自认为能收的住的节点上;在教师总结方面也比较粗糙,因为学生给我开了个玩笑,并没有按我的设计去实施,应变能力不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怕放开了收不住是因为深知自己的知识面太窄,hold不住学生的言论。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对于时事、对于新闻的敏感度、兴趣竟然那么低,确实不应该。但有时发现深入追究一件社会事件会让我的好奇感不断加强,可惜我总是将自己困于社会新闻之外,被其他一些无聊的事情占据了我的时间、思维,惯性的忽略了新闻这一块。其实新闻只是冰山一角,需要我平时加以注意的、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了,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我已经强烈感觉到自己能够给学生的东西是那么的少,那么的少……

  在准备这堂优质课的过程中,体会更多的不是准备这堂课碰到的思维、想法碰撞等实质上的烦恼,更多的是“优质课”这任务压的重量,是“我是去打酱油的”借口带给我的负罪感,跟其他精心准备这堂课的参赛同事相比,我这是在为自己的懒惰、不自信找借口。如果在上优质课之前,真的能在其他班练一遍也许对课堂的掌控会更好,如果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去看看学生练的状况如何,也不至于学生一犯再犯的错误还会出现,如果提前练一下齐读也不至于课堂最后由我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来完成这个情感升华的环节……请“精心”吧!请“尽力”吧!请“自信”吧!

  上完之后向陈老师、揭老师请教,两位都提到了同一个问题:整堂课下来比较闷,没有使学生的情绪达到一个积极参与的状态,跟学生的关系比较远,没有把评委调动起来,引起评委的共鸣,总而言之,这堂课作为一堂优质课缺乏感染力。这个问题跟我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比较沉闷,跟学生的距离感也比较大。但我觉得如果我真的进入了作为老师的角色状态,做到了爱心与责任心的统一,那这样的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现在才发现原来这几个月来我都只是出于教师角色的边缘,从未真正进入过,我本身的性格问题已经压过了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爱心。责任、使命——我还需修炼,当然,除了这些内在的因素会使得我与学生关系更加亲近以外,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交流方式也很重要,所以试着去改变自己的交流方式吧,亲切、自然、积极、丰富、幽默!

  陈老师说我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结的不是很到位,点拨的不是很好。我想这个总结、点拨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吧:知识概述性的、引导性的、情感性的。我的弱点应该是在引导和情感方面。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应该干些什么呢?这我一直没有深入思考过,只知道应该说些鼓励性的、表扬性的话,可我的表扬的话好像说的有点太空太虚了,听起来比较别扭。这方面还得继续研究研究。

  优质课就得有亮点,虽然有时候并不认同别人的做法,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做到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然、水到渠成、不参半点假的状态!继续修炼吧!

302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