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人教版高中政治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说课稿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人教版高中政治说课稿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说课活动,不仅能推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改革,活跃教学气氛,而且对提高教学业务素质,推动新的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具有积极意义。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中政治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中政治说课稿: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框题的题目是《生活处处有哲学》,本节课是本书的开头,对全书有一个导入和引领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和认识到学习哲学是有用的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是我在处理教材时的一个重要思想,要紧紧围绕学习哲学是有用的来展开,并且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哲学的作用,进而让学生用学习和学好哲学的欲望。因此就需要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处理,避免教条而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标要求:

  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

  2.感悟哲学能开启人的智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例子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能够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哲学并不遥远,哲学就在身边,并且我们的生活需要智慧,使学生认识到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四)教学重点: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五)教学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功能或作用】。

  二、说学情

  在上课之前,我对国兴中学高二(10)学生的了解仅仅是知道这是一个文科班,同时知道了国兴中学时海南省的一所重点中学,其余的的确了解不多。

  三、具体的教法

  教学设计都按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设计和处理的,那么在教法上也是采用了回味生活进行引导式教学。

  主要是通过唤起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很小的时候所提的问题等就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哲学道理,进而让学生知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同事通过一些具体的做事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对哲学作用的认识进而增强学习哲学的欲望。

  四、教学活动预设

  首先是通过本次三地四校联盟活动作为引子,一是简单告知我们已经是联盟学校,这将为学生的发展添加了助推剂,二是要告知学生这里边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旨在说明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合作将迎来共赢和发展,这是哲学对生活工作的巨大指导作用的体现。

  其次是通过《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告知学生哲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虽然孟母不懂得更多的哲学,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就已经得以充分体现。在由此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而更多地体现生活在我们身边,并且是从小就已经接触到了,只是我们当时还不知道哲理的存在,这既告诉了我们哲学不是不可攀的,同时还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这是隐性)。

  通过实例将人的活动概括为两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一步说明无论是哪一项活动,都是哲学智慧的来源。

  通过设问,又让学生认识到不是有了实践就有了哲学,孟母之所以没有形成哲学,就是还没有从实践中提升一个高度,就是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得出又一个来源。(这里根据学生反映情况处理学生对这里二者关系的处理)

  此后通过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和对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对哲学定义进行理解,明确哲学就是智慧之学,强调哲学是一门学问。

  教学活动进入落脚点环节。先通过这几天天气的变化,来说明我们可以学习哲学并用科学的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自然是可以认识的,认识自然后我们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再通过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比如战争、病毒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在困难面前我们该怎么做,这都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引。

  最后通过人生的发展历程,主要想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经历的一个回忆,发现自己的学习生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以此来预计自己的人生道路也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曲折,为什么一些人在困难面前倒下,为什么一些人能够更加勇敢并走向了更大的成功,这同样是需要有正确的哲学智慧进行指导的。

  三点说明了哲学功能和作用,师生共同进行总结。并得出正真哲学的任务。同时要告知学生学习哲学是有益而无害的事,我们高中生应该认真学好哲学,这并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指导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人教版高中政治说课稿: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主要任务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分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这为学生日后学习哲学诸问题作好了铺垫。弄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对厘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帮助甚大,有助于学生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解释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懂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

  (2)能力目标

  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3)觉悟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2)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二、说教法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应秉着教学直观性原则,始终掌握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哲学的起源、功能,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思维的特点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经过一年半政治课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很强,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哲学问题。但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利用团队合作和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解决问题。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整合,举一反三。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上节课知识点回顾: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思维的特点。

  导入新课: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别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要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介绍一下思维和存在,或以物质与意识作为代替,同时告诉学生,两个关系词——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可以互换的。

  (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看法)

  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

  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开了,这时候无需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

  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看哪种主义是科学的)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MD、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

  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远古人或者说我家乡里的那个村子里乡亲们说MP3、MD,他们的脑里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我想,他们的回答是——这能吃的吗?

  总结——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是科学的

  ②关于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解释同一性——就是说意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

  总结得出三种看法——认为意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物质(存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思维)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存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举例说明问题,吃饭的时候吃什么菜,学习计划与学习的实际等等)

  结合教材P10探究进行讲解

  举例:11月31日请全班同学吃雪糕,吃完后再去肯德基大吃一顿,之后再到卡拉OK唱通宵——不切实际,因为11月并没有31日。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哲学的不同发展方向。)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311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