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高中新课程政治论文

高中新课程政治论文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新课程政治论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变。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新课程政治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新课程政治论文篇一

  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政治事物和现象的能力。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开展案例综合探究活动,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有利于教师采用开放主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案例综合探究教学是展示给教师的亮丽风景。

  一、关键:教师精心组织策划与选编教学案例

  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揭示政治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只有建立在对案例作用和地位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实践、时政热点,才能选编出最新颖、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案例。选编案例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典型性和复合性共存

  案例典型作用表现在,首先,案例要具有典型意义,否则难以代表政治理论的普遍性,往往会误导学生以偏概全地推出伪科学;其次,案例要能明确表示主要原理和规律,如果案例与其要揭示的政治原理间对应关系不明显,会使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走弯路,甚至步入思维误区,难以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掌握主干知识。

  案例复合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同一案例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一个案例在明确表达出主干知识外,还可以具有论证旧知、引导新知的功能,好的案例能反映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其中阐述不同章节、不同层面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因而同一案例可以用于不同内容的教学。

  2、趣味性和多样性共融

  案例要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新颖性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引导下真正投入到分析、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去,进而“悟”出政治原理和政治观点,并逐步养成乐于研究、勤于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案例的多样性是揭示政治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不同的政治原理要求由不同内容、形式和来源的案例来推导和证明。如果案例全来自于教材,形式千篇一律,揭示原理的途径相同,会将案例教学教条化,误导学生去死记教材中的案例内容,淡化对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相反,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3、启发性和探究性并重

  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活动由学生完成,因此,案例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案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内容和要素组合上应尽可能增加思考容量,突出启发性,使学生在理解政治理论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

  案例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案例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案例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形式和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开放性案例还要求在注重政治学科特色前提下适当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在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整合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核心: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主要包括二个过程:案例教学实施、对案例教学的反思和评价。

  1、案例教学的实施。

  为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选用恰当的运用方式。案例的实施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书面表达法;二是讨论法。

  书面表达法就是学生在对案例阅读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写出案例分析。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对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缺点是各种不同意见之间不能互相交流和切磋,限制了案例分析的深入。

  讨论法则是学生在个人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这种方法便于各种不同意见展开讨论和切磋,提供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案例分析的深入。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领导讨论的技巧。为此,教师应该做到:既要鼓励大家自由发言,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既要支持骨干学生发言,又要照顾多数同学的热情;既要表述自己的意见,又要避免造成教师的一言堂。

  2、对案例教学的反思和评价

  对案例教学法的反思和评价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评课,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通过班会课或者书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发现概念原理的目标达成度,以及运用概念原理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度进行量化考核。以便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教师自我分析反思。可以通过评课研讨活动或者教学后记等形式进行分析。

  三、机制:学校支持,教师大胆尝试,学生积极参与

  1、学校大力支持

  学校应从评价体制上建立包括考试在内的多元化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模式上,激励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活动,从制度上支持教师尝试案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与资料,以教研推动课程的深入开展,从办学理念上切实摒弃“以分为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唯为如此,才能为案例教学法等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师转变观念与角色

  案例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透;另一方面,要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转下页)

  (接上页)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3、学生明确角色、积极参与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作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辩论。具体来说,学生应该做到: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总之,在新课程条件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新课程政治论文篇二

  1 政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政治课的主客分离问题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本观点教育学生的学科,一门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认识、增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参与的学科,一门培养学生公民思想素质的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要反映时代特色,与时俱进,不仅要关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关注书本知识背后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无可避免的问题。然而有的教师因循守旧,不及时更新知识,过度关注课本,不懂得活用教材将课本与现实结合,做不到主客观统一,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2 教师易出现的授课方式问题

  教学方式是教师总结多年经验吸取前人教训并且结合实践为同学们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方法。不同的老师授课方法不同,有的老师上课只靠自己讲,学生们只能生硬的被动接受,效果不佳。近年来国家提倡探究式教学,学生们相互讨论得出答案,老师们在一旁诱导与启发。然而有的教师却不顾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的过度滥用新课改,这样就极大的浪费了一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的时间。

  2 针对教学问题得出的使用教材方法

  2.1 开拓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要结合现实,不断更新知识;不应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如此才能“用”好教材。许多常年授课的老教师,一直重复自己刚开始教授的内容,没有不断更新知识库。殊不知,时代与学生都在不断变化,老师需要新的知识不断更新充实自己,满足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若止步不前,放弃进步,在让同学接受自己所教授的知识时难免生硬,显得被动,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就将大大下降,所以必须结合现实,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如《生活与哲学》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反对守旧主义,本本主义。作为一个教师就更应该如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让自己传授知识更容易为同学们所接受,所理解。

  2.2 善于整合、利用教材

  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从专业角度有择选的讲授教材,要善于整合教材,而“不应该胡子眉毛一把抓”,如此才能“用”好教材,教好学生。教材自课改后一直不断完善,但教材作为一个客观的事物存在必然有其缺陷。因此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整合教材,使同学们更易吸收理解教材知识。应像《文化生活》中讲得那样,对待传播的文化,不应全盘吸收,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这就要求老师有一个足够高的辨别能力,能分得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并把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

  如《生活与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一目中讲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没有讲到其方法论要求,而是中间讲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后才讲到其方法论要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此,教师如果从一定的逻辑顺序上讲课时则可先把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提前来上。所以,要“用”好教材则要求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

  2.3 因人而异,改变教学方式

  要探索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如此以充分“用”好教材。由于国家现在倡导素质教育,提倡自主学习,探讨学习,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以便增加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同学自主思考能力。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点,不顾课程的内容,在所有课堂上,都要设计很多“花样”,很多环节,这样就使得每堂课显得过于“热闹”。无论是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上,还是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亦或是现场讨论上都显得过于喧闹。其实这种方法本质是好的,但是它并不适用于每一节课。如果教师只是注重这个形式,千篇一律的使用这个方法,而不考虑新课改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仅“承袭其皮毛”,那就难免显得“华而不实”。那么教学质量难免下降,这并不叫“用”好教材。

  相反的,唯有针对每节课程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一套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教好学生,“用”好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如《生活与哲学》中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第一课就涉及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同学们的受教育水平也不同,有的同学根本对此闻所未闻,因此仅让同学们探讨也只会得出一些没有意义的结果,只能是在浪费时间。而对于那些学习条件较好,有较好的知识储备的同学来说循循诱导自主探究或许是个好办法。因此教师教学时应灵活多变,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把握好自己的授课方式,以此确保能“用”好教材。

  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要想“用”好教材,就不能离题万里,另搞一套,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紧紧依据教材,认真分析把握教材,根据教学实际不断调整方法,体现使用教材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最“好”的利用教材。

316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