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在准备政治期末考试的时候需要找些政治试卷来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将学过的知识巩固好,记得更加牢固。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暑期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档案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的意见。四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 ②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 ③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 ④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讨厌”“烦人”“气死我了”这样的话是中国女生词汇库中的“常规武器”,而西方女生会非常谨慎地使用这些词语,因为对西方人来说,这些词是十分严肃的。这类现象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C.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取决于文化环境 D.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

  ③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

  ④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我国劳动人民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分别命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它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迄今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③传统文化是推动本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

  ④传统文化应因时而变,不断注入时代内容

  A.②③ B.①② C. ③④ D.①④

  5. 针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一位学者评论说,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 )

  ①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近期,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文化节“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目的在于促进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交流和其他各方面的合作奠定人文基础。可见(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年6月,由上海芭蕾舞团和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献演国家大剧院。该剧由英国芭蕾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创编,在古典芭蕾风格基础上,融入现当代芭蕾风格和诙谐幽默的表达,通过多媒体投影的运用,实现真实与虚幻的交织,从而广受好评。该剧的成功说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功不可没

  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迥异,有“十里不同音”之说。但借助统一的文字,“语不同音”的中国人照样可以进行交流。千百年来,“书同文”与“语不同音”一直相安无事地并存。这种现象表明( )

  ①语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不是统一的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区域文化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中国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近日,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官方版新华字典APP(手机软件),完整收录了纸质版第11版内容,并提供数字版、纸质版对照,受到用户欢迎。对此,有人感慨技术进步之快,有人指出书籍电子化是大势所趋,有人则回忆起与字典相伴的学生时代。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汉字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利于汉字传播

  ④传统的纸质媒体能够更好地寄托人们的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利用中国绘本讲好“中国故事”,要根据现代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要,创新绘本的内容和形式,以高品质的作品发挥绘本应有的审美引导与文化传播功能。材料表明( )

  ①绘本创作要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

  ②重视传统绘本的继承是实现绘本发展的前提

  ③创新是绘本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立足于人们的需要是绘本创作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下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有些技艺失去实用空间、缺少利益回馈,二是有些传承人不愿意开放共享和改革创新。面对危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立退出机制,摈弃失去实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建设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益保障机制

  ③通过创新性开发、创造性转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要求传承人服从大局,无偿开放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5.在对中学生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调查中获取的部分信息。调查结果表明( )

  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

  ②对外来文化,大多数青少年能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青少年要树立文化自信,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要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其认可传统文化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 我国地名文化源远流长。比如武汉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等地名,承载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是因为这些老地名( )

  ①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对接

  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④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17.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热闹又时尚,阅读正在变成悦读。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对出版企业的启示是( )

  ①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立足科技创新,以增进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

  ③丰富图书品种,满足读者精神生活新需求

  ④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现代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③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④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x疆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中。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C.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23.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年1月29日至2月7日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则让改良版的“飞花令”又火了一把。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具有包容性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中华民族中产生强烈共鸣

  ③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中发展

  ④改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承与保护

  B.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民族性 文化批判与继承

  C.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多元性 文化传播与开发

  D.大众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丰富性 文化创新与发展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继《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后,央视一套、三套于2017年2月18日联合播出《朗读者》。《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是和文字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种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朗读者》节目就像慢馒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朗读者》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此,有人认为,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确实,多年来,通过实施这些重点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重点建设确实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

  习近平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参照国际通行的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学习借鉴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充分反映我国大学的真实水平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民族教育、国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因此,“双一流”建设不能盲目照搬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到世界标准中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10分)

  27.岁月可以随时光流逝让人们淡忘曾经走过的痕迹,然而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重要人物。

  在某知名网站推出的“感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大众评选中,忧国忧民的屈原、忘却荣辱书写历史的司马迁、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苏武等历史人物榜上有名。他们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时代在变,感动不变。2017年2月8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播出,火海救人英雄王锋、耶鲁村官秦玥飞、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大国工匠李万君、好医生梁益建等道德模范人物入选。他们用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用理想和信念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社会价值。(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80后”“90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有人担忧,有人乐观。

  担忧者认为: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域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年轻一代都接受了外来文化。”

  乐观者认为:

  “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style’风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

  “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必要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

  (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忧?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4分)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答案

  1.B 2.B 3.D 4.B 5.A 6.D 7.C 8.B 9.B 10.D 11.C 12.A 13.D 14.A 15.D 16.C 17.D 18.C 19.B 20.A 21.D 22.B 23.C 24.A

  25.(12分)①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朗读者》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推动了优秀文化的传播;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新思潮的功能,彰显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任意四点即可得分,每个要点3分,共12分。)

  26.(10分)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参照国际通行的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2分)②立足中国教育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到世界标准中去,形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2分)③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既要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

  27.(1)新时代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分)新时代民族精神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3分)新时代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3分)

  (2)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分)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

  28.(1)(10分)①乐观。(1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3分)

  ②担忧。(1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年轻一代对外来优秀文化的热烈追捧会挤压中国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3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外来文化的风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3分)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任意两点即可得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

猜你喜欢:

1.2017年高中会考政治试卷答案

2.高二政治下册统考试题及答案

3.高二政治必修3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4.2017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5.高二下学期政治试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在准备政治期末考试的时候需要找些政治试卷来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将学过的知识巩固好,记得更加牢固。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87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