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

  做好考研政治的资料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取得胜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国际外交战略理论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三个世界的划分

  197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3)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2.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国际来看,一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二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心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我国发展也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影响:一是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二是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三是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四是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突出。

  从国内看,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同时,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能善于发掘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和关系,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是指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政治上,要树立建设伙伴关系的新思路。经济上,要开创共同发展的前景。安全上,要营造各国共享安全的新局面。文化上,要形成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的新气象。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充分行使选择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更加广泛、直接地参与管理国家大事。

  第四,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3.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2013年6月,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意见:(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2)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2015年5月,深刻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五点重要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

  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第四,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2016年考研政治学习资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一)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的十八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量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48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