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备考资料 >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_阅读满分答题攻略

时间: 万蕊21277 分享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_阅读满分答题攻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阅读满分答题攻略

  一、"猜读八法"攻克文言虚词"堡垒"

  //

  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以下八法,谨供参考。

  0

  1

  代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0

  2

  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如“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0

  3

  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0

  4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又如“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尤其需注意,在句末动词后,有时是兼词“于此”,如“风雨兴焉”;在句末形容词后,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盘盘焉”。

  0

  5

  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的。

  以“也”为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②“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0

  6

  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如能牢记课文中出现过的这些有代表性的词,便有助于快速解题。文言句式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除较易识别的判断句、被动句外,重点是倒装句。如:

  主谓倒装“……矣,……”(“甚矣,汝之不惠。”);

  定语后置“……之……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状语后置“……以……”(“覆之以掌”)。

  固定句式较多,须熟记的如:

  “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无以……”(“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如……何?”“若……何?”“奈……何?”(“如太行、王屋何?”);

  “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0

  7

  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推断出虚词的用法。

  比如,要判别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③“夫晋,何厌之有”、④“均之二策”诸句中“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

  ①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中“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③中“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知本句是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④中“均”是动词,作“权衡”解,“二策”是名词,由此断定“之”与“二策”一起为“均”的宾语,作代词“这样”解。可见,抽主干、析结构、判功能,不失为简便的虚词推断方法。

  0

  8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用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应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又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可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等成语来推断,这里的“因”是介词“依照、根据”之意。

  若能灵活地综合运用以上八种推断技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增加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彻底攻克文言虚词这一“堡垒”,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积累。

  //

  二、文言文断句方法

  //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下面一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所以,遇到“曰”“云”“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说”的意思时,后面应断开,如“其乡人曰”等。

  2.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乎”作介词用,相当于“于”时除外,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乃、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

  5.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应当断开,后面有时也可断开。

  6.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不亦说乎?)、“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在其前后断句。

  7.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结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它们拆开。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间也不能断开。

  8.相同词语紧相连,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说来,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点断,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等。

  9.名词、代词经常做主语或宾语,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就在它的前面断开;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宾语,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

  10.古人写文章,很多时候讲究对仗工整,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

  三、文言文信息筛选题考点揭秘

  //

  1、命题规律

  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者是人物的主要品行、行为、观点,或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待选项均为文中语句,其中有些是干扰项。

  2、误区剖析

  混淆人物: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杂在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

  混淆“品性”:

  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士、孝子等,以此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物品性的错位,误入陷阱。

  混淆事理:

  命题人故意混淆题干要求和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检测考生这一方面的辨析能力。主要表现在混淆片面与全面、混淆未然与已然、混淆观点与事实、混淆直接与间接等方面的设误。

  ①混淆片面与全面。如“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其中“②公禁之,民不敢犯”写的是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而题干中包含了“严”和“不残”两方面的意思,选项犯了以偏概全之误。

  ②混淆未然与已然。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其中B项上句“以北山石为椁”写的还是孝文皇帝对厚葬的一种“想法”,而不是写薄葬。考生若选该项,就犯了把未然当已然的错误。

  ③混淆观点与事实。如“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其中“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写的是作者陈述的既有事实,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显然,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④混淆直接与间接。如“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其中“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写的是齐桓公让百官有司做的事,不能“直接”体现齐桓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3、答题技巧

  筛选文中信息,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整体把握文意,概括文章事件,善于在复杂的信息区域内,明确题干中筛选信息的指向,依据情理分清主次,排除干扰,正确答题。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解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丰富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所考查的设问方式,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直接表明”还是“间接表明”等,这是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

  解答文言文考题的前提是理解,筛选信息题也不例外。不少题目若孤立地局限于选项思考,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判断的失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应是阅读理解的原则,也是解题、答题的关键。因此,考场答题只有树立结合原文内容、紧扣具体语境去思考的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准确判断词义和句意。不少选项孤立地看,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但只要一结合其具体语境来思考判断,则不难得出答案。

  仔细比对遴选,排除方法优先:

  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正确筛选信息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排除法。一般来说,题目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旦拿定哪一个信息句与题干要求不相符时,就可排除包含该信息句的选项,这样就降低了选择难度。如此去伪存真的方法可让我们更快更准地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

  //

  四、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

  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3、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①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例1. 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 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 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 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③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④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⑤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⑥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⑦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⑧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⑨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⑩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

  一、 之

  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 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 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

  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

  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

  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

  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

  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

  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二、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三: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四、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五、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六、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七、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

  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23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