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总结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总结

时间: 慧良1230 分享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总结

  生产活动是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即由生产工人利用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装配,生产出市场所需的各种产品,生产活动需要支付职工薪酬和其他生产费用,表现为资金支出。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总结

  [基础再现]

  一、农业生产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气候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高温、降水丰富(夏季高温多雨)

地形

地形平坦(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水源

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

土壤

土壤肥沃(沙质土)

  (2)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市场

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交通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科技

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机械化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

国家政策

国家实施种粮补贴政策等

  2.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判断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

面向市场机械化水平较高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热带种植园农业

  【技法提升】

  1.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判断的四种方法

  (1)看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如茶树适宜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看特色: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看区域:如海南地区地处热带,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

  2.农业类型区位分析的答题思路

  (1)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蔬菜等。

  (2)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3)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分布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蔬菜需要保鲜,应分布在靠近城市及交通便捷的地方。

  (5)占用土地的多少:占地多的农业类型,宜布局在离城镇较远的区域,占地少的农业类型宜布局在离城镇较近的区域。

  (6)环境要求:奶牛场、养鸡场等不宜靠近飞机场,噪声影响其产量。

  二、工业生产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2.掌握工业指向类型和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指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典型实例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指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动力指向型工业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铝厂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厂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技法提升】

  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1)根据要素比重:投入要素比重最大者为主导因素。

  (2)根据运输环节:原料可运性差(如易变质、易燃、易爆、易碎)为原料导向型;产品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市场导向型。

  (3)根据区位优势:大庆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南京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

  2.某地发展工业条件的答题思路

  (1)自然条件:能源资源丰富(煤炭、油气、水能等);矿产资源丰富(铁矿、有色金属等);水资源丰富(临河流、湖泊)。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靠近铁路、河流、沿海、高速公路、航空港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丰富廉价,有高等院校——有技术先进的)劳动力。

  (3)特殊区位:工业基础(老工业基地),农业基础(靠近商品粮、棉基地,乳畜业发达等)。

  3.“三废”污染工业布局原则

  (1)污染大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风向的郊外,或最小风频上风地带。

  (2)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城市河流上游。

  (3)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三、交通运输

  1.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答题模板

  (1)自然条件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地形

平原: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修成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

地质

尽量避开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带来的不利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资源条件

资源丰富地区发展交通运输是开发资源的需要,发展交通运输能够促进资源丰富地区资源的开发

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科技条件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2.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

  【技法提升】

  常见交通运输考查类型的答题思路

  1.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

  一般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三个角度考虑。但要结合线路有所侧重。

  2.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作用

  一般从合理布局交通网,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加强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科技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3.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

  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其不利方面往往是从环境因素考虑;有利方面则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

  4.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

  这点要从沿线经过的自然环境考虑,一般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

  5.交通运输线路的评价

  一般从交通的区位因素是否合理来分析评价。

  [考前押题]

  1.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下表示意我国两省区某年四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据此回答(1)~(3)题。

作物

小麦

甘蔗

水稻

甜菜

A省区

53

0

145

18

B省区

8

60

249

0

  (1)A、B两省区最可能是(  )

  A.吉林、安徽 B.黑龙江、广西

  C.安徽、福建 D.青海、河南

  (2)制约A省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 B.灌溉水源不足

  C.热量不足 D.土质黏重

  (3)B省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具优势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光照充足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判断,B省区以水稻种植为主,且盛产甘蔗,故B省区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省区水稻的种植面积较大,不种植甘蔗,该省区还生产小麦和甜菜,故A省区可能位于北方地区。选B。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省区为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会制约农业生产。选C。第(3)题,B省区是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资源充足。选A。

  答案 (1)B (2)C (3)A

  2.读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20世纪前半叶,甲、乙两城市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20世纪中后期,甲、乙两城市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其形成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工业结构单一 ③交通闭塞 ④劳动力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炼铝工业沿着河流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运便捷 B.就近获得水源

  C.市场广阔 D.能源资源丰富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20世纪中后期,甲、乙两城市由于工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经济衰退明显,大量企业倒闭,厂房设备闲置,形成“锈带”。选A。第(2)题,丙河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可以开发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进而发展炼铝工业;丙河上游干支流,河流落差大,不利于发展水运;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虽然也要考虑水源和市场因素,但这些不属于主要因素。选D。

  答案 (1)A (2)D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叶樱桃原产于加勒比海地区,果皮薄、果肉软,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世界上已知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结果期内太阳紫外线越强,果实维生素C含量越高。20世纪90年代,针叶樱桃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三个省区试种,却只在海南岛形成了规模种植。由于保鲜期短,加上当地缺乏深加工和先进的营销理念,海南岛的针叶樱桃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2015年针叶樱桃在新鲜果蔬缺乏的三沙市岛礁种植成功。下图示意海南岛和三沙市位置。

  (1)分析海南岛种植针叶樱桃有利的气候条件。

  (2)分析海南岛针叶樱桃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的主要原因。

  (3)简述针叶樱桃在三沙市种植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题,应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以及气象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可从针叶樱桃果实特征、交通、市场、当地的加工能力和营销理念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为当地提供新鲜水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海南岛纬度低,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受寒潮、霜冻的危害小;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充沛;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阳光充足,紫外线照射强烈,利于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

  (2)针叶樱桃果皮薄、果肉软,运输难度大;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不易存储;海南岛与大陆有海峡相隔,交通不便,不利于拓展销售市场;当地缺乏深加工能力和先进的营销理念,经济效益较低。

  (3)为当地提供新鲜水果;预防和减轻当地居民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

  4.朱拜勒和延布是沙特阿拉伯的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朱拜勒是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资源的产地,又有方便的海路运输通道,其石化产业已形成集群化布局。延布为沙特阿拉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最西端,与朱拜勒工业城一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在沙特皇家委员会的规划中,延布被指定为沙特阿拉伯面向地中海、欧洲和美洲地区的出口,朱拜勒将成为面向亚洲的门户。读沙特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朱拜勒、延布发展石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2)分析朱拜勒石化产业集群化布局的主要目的。

  解析 第(1)题,两地发展石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可从材料中获知。第(2)题,产业集聚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有利于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

  答案 (1)朱拜勒:油气资源丰富;靠近亚洲市场。延布:靠近苏伊士运河,地处国际重要航海线上;靠近欧洲和美洲市场。

  (2)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进行污染物集中处理。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沪昆高速铁路(又称沪昆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2015年12月25日,沪昆客专云南段开始铺轨,预计2016年开通运营。沪昆客专云南段正线全长184.7千米,开通运营后,将形成一条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地区之间大容量的快捷客运通道。下图为沪昆高速铁路示意图。

  (1)分析沪昆客专云南段铁路修建的自然区位条件。

  (2)比较沪昆客专东西两段沿线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3)分析沪昆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 第(1)题,从自然角度看,沪昆客运专线云南段所经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第(2)题,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沪昆客运专线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快对外联系、加快资源开发、扶贫攻坚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

  答案 (1)途经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起伏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2)地形:东段沿线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西段沿线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东段沿线地区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西段沿线地区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文:东段沿线地区河湖密布,西段沿线地区多地下暗河,地表水缺乏。

  (3)①加强对外联系,方便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②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③有利于我国扶贫攻坚目标实现,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重点)

  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均匀

  案例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我们可以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最大,但是,也只有5厘米。由于抬升速度缓慢,所以,经过4000万年,喜马拉雅山才成为世界最高的山脉之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特征的变迁。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上。1930年,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2平方千米的新大陆。

  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4、地壳运动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解释地壳运动、海陆分布及演变的一种学说。1912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起初,魏格纳看到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上,南、北美洲和非洲、欧洲的边缘相吻合的现象设疑,从而进行系统研究。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其余部分称为泛大洋。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导致大陆发生从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导致大陆向西的运动。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初期,使泛大陆漂浮分开。美洲大陆漂得最快,亚洲、澳大利亚大陆漂得最慢。在美洲大陆与欧洲、非洲大陆之间首先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洲大陆间形成印度洋。直到新生代第四纪初期,才形成现代世界上海陆分布的轮廓。世界上的山脉也是大陆漂移被挤压褶皱而形成。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的残块。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西向大山脉,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的挤压结果。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确的大地测量数据证实,目前大陆仍在缓慢地保持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也表明,许多大陆块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的位置,而是经过了位移。但最初的大陆漂移说不能解释泛大陆分裂的古生代褶皱带,不能解释升降运动;因此这一学说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接受。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给这一学说以新的解释。

  赫斯的“海底扩张”学说

  人类对海洋及海洋地质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19世纪有名的几次海洋综合探险调查,迅速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1871年“猎犬号”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环球探险,1872年“挑战者号”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探险,围绕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几个方面对三大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写了50卷调查报告。这是海洋地质学长足的进步。二次大战以后,海洋地质学成了热门,深海探测技术迅速发展。海洋地质学广泛地使用了回声探测技术、水下电视、红外照相机及立体摄影等。现代深潜器一般都配备了摄像设备,测量用的各种传感器,以及搜集标本的采样器和灵活的机械手等,深潜器都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运转自如而且安全性都很好。经过精确的测量,人们搞清楚了中洋脊、深海沟、横向深断层和海底平顶山四大海底地貌及分布。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那种认为海洋是平坦的盆地,大洋地壳比大陆古老,大洋地壳不活跃的传统观念。人们发现了具有全球规模的大洋中脊—深海沟系统,发现了大洋中脊两侧成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还发现了沿大洋中脊和深海沟分布的强烈的洋底热流异常,正是这些大量的事实促使新的科学理论产生了。

  1960年美国的赫斯发表了《海洋盆地的历史》,他认为,海底沿中洋脊的顶部裂开,新的海底就在这里形成,并向洋脊顶部的两侧扩张。洋底地质实际上正是地幔对流的直接体现,地幔对流的上升点在大洋中脊,然后分成两股向两侧运动,正是这种巨大的力量在大洋中脊中间沿轴线形成巨大的中央裂谷。顺着裂隙,地下的熔岩涌流出来,形成新的洋底地壳。这新的洋壳被对流的地幔牵动向两侧不断扩张延伸。地幔对流的下降段在海沟附近,在那里古老的洋壳被对流的巨大力量拽入地球内部而被地幔吸收。洋壳从产生到消失需大约2亿—3亿年左右,处在不断地更新之中,所以人们找不到更古老的大洋岩石。韦格纳曾经主张,各个大陆都是被独立地推动的,因此大陆的运动就像一只船在柔软的洋底上行驶。但是赫斯却假设大陆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体系而运动的,大陆像木筏冻结在同样坚硬的海底地壳上并随海底一起运动,美国的罗伯特·迪茨称这一过程为“海底扩张”。

  海底扩张学说是地学现代革命的开端,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大量观测事实的证实。1968年美国的威尔逊在《地球科学的革命》中高度评价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认为这是一次地质学的大变革,它的意义可以与原子论、进化论和相对论媲美。

  板块构造学说

  主要内容:

  1、全球共由六大板块构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因此,我们又把太平洋板块称为大洋板块,把其他五大板块称为大陆板块。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及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2、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通过分析可知:

  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W经线所围成的区域板块名称多、分布复杂,这些区域又是地球上人口、国家稠密的地区,考试命题的几率较大。

  总结:

  1、生长边界—张裂边界

  板块张裂形成的地貌—海洋、裂谷。

  2、死亡边界—碰撞边界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相碰撞:巨大的褶皱山脉。

  大洋板块—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可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向上抬升形成海岸山脉和岛弧。

  注意:①板块相撞形成的岛弧或山脉并不在交界线上,往往位于两个板块中位置较高、密度较大的那个板块上。②边界类型分消亡和生长两类,海沟、造山带是消亡边界的标志;海岭、断层是生长边界的标志。③边界类型与附近地带形成的地貌名称之间的关系是:碰撞消亡成山成岛,张裂生长变谷变洋。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日本群岛(日本)、台湾省(中国)、菲律宾群岛(菲律宾)等。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伊朗高原(伊朗、阿富汗)、印度河(巴基斯坦)、雅鲁藏布江(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湾(孟加拉国)、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印度尼西亚)。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死海、红海、亚丁湾等(埃及、苏丹、沙特、索马里、也门等)。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几内亚岛(印尼)、所罗门群岛、新西兰。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美国)。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墨西哥、中美洲、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

  美洲板块与亚欧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大西洋。

  知识点二: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会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些作用统称为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重点)

  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一块四四方方的砖头,最容易被破坏的是砖头的角,其次是棱,没有了棱角,砖头就会变得圆乎乎了。在自然界中也是这样,所以这幅投影片所显示的是受到风化后的花岗岩景象。

  在水、冰川、风等外力的侵蚀作用下,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原地就形成了侵蚀地貌。(风对岩石侵蚀的结果: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夹带碎屑磨蚀岩石,投影片所展现的景观为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蘑菇。海浪对岩石侵蚀的结果:海浪打击岩石,也会对海岸起破坏作用,这幅图就是海蚀地貌,矗立在海中的岩石称为海蚀柱。冰川侵蚀的结果: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流经的地面,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被搬运到了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了堆积地貌。

  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可以看到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

  堆积地貌——新月型沙丘图片

  在沙漠中有大量的沙丘,这些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会成为流动沙丘,掩没农田和村庄,甚至是整个城市。人类正在探索控制沙漠扩展的方法。

  总结:风化为侵蚀提供了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沉积提供了条件。所以外力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是紧密相连的,又是互为条件的,正是在它们长期缓慢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表形态。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不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结合在一起。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知识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1、(重点)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2、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3、地壳物质循环的特点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各种岩石-新岩浆

  (2)地壳物质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即内、外力作用。

  (3)由大气、水、生物参与地壳物质循环并起重要作用而形成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4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