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 > 养生知识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不同体质的冬季养生方法

时间: 玉凤51 分享

  在冬季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做好养生保健的工作,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养生方法,下面是不同体质的冬季养生方法,欢迎阅读。

  不同体质的冬季养生方法

  1.湿热体质

  如果你:面生痤疮,还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的现象,这就可能是湿热体质,而不是一般的生痘长疮了。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你需要:清热+利湿!

  调理方:清热祛湿的木棉花1朵,利水渗湿、清热、健脾的薏米10克,健脾化湿、消暑的扁豆20克,再加上平和温补的瘦猪肉100克煲汤。适用于口干口渴、唇干咽燥、尿短尿黄的人。

  2.气郁体质

  如果你:经常生闷气,冬天吃完饭后常感到腹部胀气,同时伴有面色发白,目光少神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而且容易出汗,口淡,毛发枯燥,甚至头晕,健忘,大便也不成形。

  你需要:舒肝+ 理气!

  调理方:佛手15克,陈皮100克,丝瓜100克,平肝祛风的鲩鱼片50克,再加10克可以治疗寒凉腹胀的生姜煲汤喝,气郁的症状会有所缓解。

  3.气虚体质

  症状:如果你体倦乏力,再严重些的人,会觉得够不上气,懒得多说话,也有的面色苍白,甚至容易出虚汗。这可能是因为日积月累的劳累,肺、脾和肾出现了虚弱的症状,需要补养,也就是需要补气和养气。

  你需要:补气!

  调理方:8克补气的黄芪,10克益气养血生津的党参,2枚补益脾胃的红枣,100克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鸡肉,25克瘦猪肉,3克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龙眼肉。放砂锅里,加适量水,微火炖汤,炖熟后喝汤,能补气养血、宁心安神。

  4.血虚体质

  症状:如果你,经常皮肤干燥,尤其在北方,如果同时嘴唇和指甲的颜色都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面色不仅苍白无华甚至萎黄,女性还伴有月经颜色淡且量少,这就说明可能出现了血虚的问题。

  你需要:补血+补气(血虚是和气虚相连的,所以补血的同时还需要补气)!

  调理方: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生地适量,滋阴补血的熟地各15克,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龙眼肉3克,半只平和又温补的鹧鸪,25克温中益气的瘦猪肉煲汤。

  5.阴虚体质

  如果你:喜欢吃辣的,也经常上火、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再加上面色暗淡无光,时而潮红,时有烘热感,口干,喜欢喝冷饮、咽干咽痛、心烦易怒、五心潮热,而且容易失眠。

  你需要:滋阴+清热!

  调理方:用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沙参5克,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玉竹各5克,,养阴润肺,清火生津的麦冬10克,,补益脾胃、养血宁神的红枣2枚,瘦猪肉100克煲汤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6.阳虚体质

  如果你:经常四肢发懒,怕冷,喜欢让身上感觉温暖,另外还有小便尿量大,大便偏稀,而且身体胖而发白,或者面色淡白。一般的人都容易认为这是自己累的,体质虚了,多注意休息,多睡点觉就会好得多,其实,这是阳虚。

  你需要:补阳+温补脾肾!

  调理方:10克补肝肾、强筋骨的杜仲,2个补肾温肺的核桃,1只补肾阳、益精血的猪腰,25克瘦猪肉煲汤,喝上几天,能补益肾阳、强筋骨。

  7.血瘀体质

  如果你:经常月经不调及痛经,有冠心病和心绞痛,以及正处于跌打损伤的恢复期。

  你需要:活血化瘀!

  调理方: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田七3克,活血调经、凉血的丹参10克,瘦肉100克煲汤经常喝,能改善血瘀不畅的问题。

  8.痰湿体质

  如果你: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有人同时有痰多,觉得微微的胸闷,甚至面色淡黄而黯,眼皮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喜欢吃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你需要:利湿+健脾!

  调理方:利水消肿的玉米须2克,薏米10克和猪骨煲汤。还适合用于痰湿体质造成的湿热黄疸、糖尿病、高脂血症者。

  注意细节

  1.冬季进补要科学

  冬天进补是一个在我国流传千年的养生方法,经过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后,冬天进补能够很好地滋补身体的亏损情况,并且对于来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储存功效,令人体更加的健康。但是,秋冬进补并不是随便就能够进行,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主要就是对一些气虚还有血虚的患者要特别进补,并且不同的虚弱原因进补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2.越冷越需要多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3.饮食要滋阴润肺

  秋收冬藏,冬季到来,人们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核桃、芝麻、蜂蜜等,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4.适度运动

  很多人因为冬季怕冷就放弃运动,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运动其实才是驱寒的最好办法,运动时候脂肪被转化成热量,可以帮助你保持体温,改善血压循环缓解手脚冰凉,同时,加强运动还能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帮你远离寒冷和疾病。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先进行慢跑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运动时衣着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5.开窗通风

  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常将门窗关得紧紧的,这种做法使得屋子内充满二氧化碳和废气,对人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即便是异常寒冷的寒冬腊月也要注意定时开窗,以便排放二氧化碳和废气,提高氧气浓度。同时,让阳光照射进来,增加室内负离子含量,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洗浴要保湿防燥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洗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小常识

  1、注意防寒不受冻

  由于女性身体的特殊性,因此,冬季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防寒。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极易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其它如脚部也易受冻,因而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垫脚、锻炼。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同时,手脸洗后要揩干后才可外出。

  2、吃暖少寒养肠胃

  女人最好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更应注意。杨力建议,女性冬天可多吃些大枣山药粥、五色粥等粥品,北芪党参炖羊肉、萝卜排骨汤能温补血气、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做菜时还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调料。

  3、早睡早起不熬夜

  同时,不能熬夜,要早睡早起,以保持皮肤的健康。据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经常熬夜的女人容易发胖、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所以女人真的要对自己好一点,给自己一个充足的美容觉,睡眠充足了,精神自然也跟着好。

  4、开窗迎新鲜空气

  冬季也要注意开窗透风,否则二氧化碳易囤积,所以,冬季不是太冷时,屋内可以关掉空调,打开窗户,呼吸些新鲜空气。建议视外面空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

  5、保养皮肤多补水

  因为冬季干燥,人的身体容易缺水,要想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细胞的正常运行,就应该用水来滋养你的身体。冬季每天要喝2000-3000毫升的水,这样才能保证身体里有充足的水分。

  6、冬季防干裂护唇

  冬季干裂的不止是肌肤,嘴柔弱的双唇很容易受到伤害。在平时里饮食中要多补充水分和油脂,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性平和或偏冷的食物。干燥或者脱皮的嘴唇,在唇部上轻轻的抹上一层厚厚的凡士林,然后再用旧牙刷或是全新不用的牙刷,以大圆的方式轻柔刷唇,之后用温湿毛巾轻轻的擦拭嘴唇,一天之内重复两次左右,不久可以感到嘴唇柔软,光滑。

  7、冬季洗浴有四忌

  忌洗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8、穿着柔和防静电

  冬寒穿衣较多,如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这是由于身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间不断发生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刺激皮肤所致。因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内裤、衬衫等。同时还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涤纶衬衫就不要再穿腈纶毛衣,里面穿了合成纤维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绝缘性的涤纶外衣,以防止产生静电为宜。

  9、情绪乐观保持好

  女性的感情往往比较细腻,特别是冬季,天气本来就干燥,加上消极的情绪,往往更容易“上火”,因此,女性朋友要注意乐观情绪的保持。

  10、热水泡脚促睡眠

  双脚是女人的“第二心脏”。德国格罗斯汉斯多夫睡眠障碍治疗医院院长霍尔格·海因认为,女性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双脚御寒。

  11、经常运动排寒气

  不要因为天气冷就不爱出门,每天出门晒下太阳,做点运动,能呼吸清新的口气,活动筋骨,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更加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排出身体内的寒气。上下班快走,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猜你喜欢:

1.中年人冬天养生方法

2.立冬不同体质的人怎么进补

3.冬季养生问答题

4.冬季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5.冬季养生健康小常识大全

1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