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药大全>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白芷的功能主治 白芷介绍

时间: 玉凤2635 分享

  白芷,中药名。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白芷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命白茝(音柴)。

  别名:香白芷。

  来源:为伞形科多处生草本植物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的干燥根。均为栽培。

  植物形态:白芷,多年生草本,高2~3米,根少分歧,直立圆形,中空,表面有沟纹,叶互生,茎下部叶为三出状分裂,叶柄全部成鞘状抱茎,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表面绿色,背面灰白色至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刚毛。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瓣5片白色,双悬果长椭圆形。

  杭白芷和白芷近似,但植枝较矮。茎及叶鞘多万诶黄绿色,根上部近方形,皮孔大而突出。

  产地:杭白芷生产于浙江省杭州的笕桥。川白芷,生产于四川省遂宁、温江、崇庆等地。禹白芷生产于河南省禹县,长葛等地。祁白芷生产于河北省安国县(祁州)。

  性状鉴别:圆锥形有方楞,头大尾细,长10~15厘米,中部直径2~5厘米,顶端方圆形,有茎痕。皮孔横长多排列成四行(俗称疙瘩丁或瘌蛤蟆皮)。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皮层有棕黄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显棕色环,略方形。气芳香,味微辛苦,质较佳。

  以根粗,头部类方形,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川白芷:圆锥形,头端略显方楞,体顺长略似胡萝卜,几无分歧,长10~20厘米,直径2~5厘米,茎痕略下凹,外皮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向的细皱纹,亦有多数横长皮孔,但较杭白芷少,凸起较小。质坚实,断面白色或微黄色,粉性。皮层有棕色油点。形成层显棕色环,呈不规则的圆方形。气芳香,味微辛苦。

  以根肥大均匀,就爱你赢,粉质足,香气弄厚者为佳。

  禹白芷、祁白芷,形态基本相同。为圆锥形,似胡萝卜,少数有分歧,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茎痕圆形略下凹,外皮土黄色。凸起的皮孔甚小,质略轻泡,断面白色粉性。形成层显灰色环呈圆形。气芳香,味微辛苦。

  以根调肥壮均匀,皮细,坚硬,光滑,粉质足,香气浓,不抽皱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又含比克一白芷素、新比克一、白芷醚及白芷毒素等。

  药理作用:解表、祛风、止痛。

  1、镇痛。

  2、兴奋中枢。动物实验证明,少量白芷毒素可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血管舒缩中枢,故可见呼吸增强,血压上升。可作为延脑兴奋药,对毒蛇咬伤后由于蛇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有治疗作用。前人对本品兴奋中枢的作用也有一定认识,认为“其气芳香,能通九窍”;

  3、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又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且对人形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发表散风。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头痛、鼻塞,鼻渊疼痛(鼻窦炎),眉棱骨疼,痈肿疮疡。

  临床应用:

  1、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前额部痛用之尤好,配羌活、防风同用,能加强效果。妇女胎前产后的感冒头痛用之亦佳,可配川芎。

  2、用于治疗由风热引起的眉棱骨痛和压痛(即眼角和眼眶上的骨痛,常由感冒、上呼吸道炎引起),配黄芩。

  3、用于治疗由鼻渊(鼻窦炎)引起的头胀痛,作为辅助药,配辛夷、苍耳子等同用。

  4、用于治疗毒蛇(如金环蛇等含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在中草药蛇药方剂内往往加有白芷,可能是取其兴奋中枢作用。

  此外,还用于治疗牙痛(由烽火引起的牙痛,配石膏等清热药)。疖痈的肿痛(配蒲公英、银花等清热解毒药),取其有镇痛作用,抑菌方面可能也其作用。头部挫伤或脑震荡后的跌打肿痛,用白芷缓解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一般认为白芷性燥烈,发散较甚,因此,血虚所致的头痛不宜应用。

  用量:3~9g。

  处方举例:驱风上清散(《审视瑶函》):黄芩6g、白芷4.5g、羌活3g、防风3g、柴胡3g、川芎3.6g、荆芥2.4g、甘草1.5g,共研细末,每服12g,水煎,食后服,治风热所致眉棱骨痛。

  白芷介绍

  入药部位

  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主治

  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

  相关配伍

  ①与防风、羌活等同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

  ②与薄荷、菊花、蔓荆子同用,用于外感风热。

  ③与石膏、黄连同用,用于牙痛。

  ④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用于治鼻渊头痛。

  ⑤与蒲公英、瓜蒌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乳用不起;与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脓出不畅。

  ⑥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同用,可用于寒湿带下;与车前子、黄柏等同用,可用于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生理特性

  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白芷适应性很强,耐寒、喜温和湿润气候,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阳、光照充足的环境。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在黏土、土壤过沙、浅薄中种植则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盐碱地栽培,不宜重茬。白芷抽蓄后,根部变空心腐烂,不能作药用。冬季若土壤干旱而遇冻,幼苗容易冻死,但若土壤湿润,则幼苗可忍受-6~-8℃低温。在过于寒冷的高山地或荫蔽的地方,生长不良。

  产地

  主产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

  相关论述

  1《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齿痛、小便出血,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鼻衄、刀箭金疮。”[1]

  2《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

  3《本草正义》:“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本经》所谓长肌肤而润泽颜色者,以温养为义,初非谓通治外疡,可以生肌长肉;乃《大明本草》竟以治乳痈、发背、瘰疬、痔瘘、疮痍、疥癣,谓为破宿血,生新血,排脓止痛云云。洁古亦谓治头面皮肤风痹燥痒。濒湖且谓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痈疽为阳明湿热,湿热者温以除之,故排脓生肌止痛。颐谓辛温上升之品,可治寒湿,必不可治湿热,而溃疡为病,湿热者十之九而有余,寒湿者十之一而不及,胡可以统治痈疡,抱薪救火。”

  [2-4]

看了“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

1.白芷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白芷的美容功效与作用简介

4.白芷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5.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验方

6.中药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7.白芷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8.白芷粉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9.白芷的用法用量 白芷怎么用

10.白芷有哪些美容功效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白芷的功能主治 白芷介绍

白芷,中药名。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白芷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常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白药子的功效作用 白药子介绍
    白药子的功效作用 白药子介绍

    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以块根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白药子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白药子的功效作用的资料

  •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能主治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能主治

    白鲜皮,中药名。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

  •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白薇的功能主治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白薇的功能主治

    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拉丁文名:Cynanchum atratum Bunge. 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根

  •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介绍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介绍

    白头翁,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头翁的

1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