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药方>

中医治皮肤湿疹药方

时间: 文局34 分享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医治脾胃湿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一:中医治脾胃湿热药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兰、白蔻仁、酒制大黄在关火前3分钟时下入汤剂内,所有药物都要用水先泡润,并用此水煎药,水面要没过药物,除以上四味药后下外,其余药煎15分钟左右)

  二:饮食不节易造成脾胃湿热

  无节制的饮食是伤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见的病因。“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成为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因。

  胃虽喜润恶燥,但脾胃湿热的形成与胃也有直接的关系。食物先由胃纳,临床常先见胃纳失常的症状如胃脘痞满、纳呆、恶心等。脾与胃共为中土,生理上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纳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症。

  三:脾胃湿热症:

  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春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数。

  四:脾胃寒湿症:

  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中医治皮肤湿疹药方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医治脾胃湿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一:中医治脾胃湿热药方 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医治脾胃湿热药方
    中医治脾胃湿热药方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

  • 手部湿疹中药药方
    手部湿疹中药药方

    手部湿疹是由于接触外界各种刺激物质引起的手部皮肤炎症反应,一般较难确定病因。多数起病缓慢,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手部干燥,出现暗红斑,局部

  • 老中医治疗早泄药方
    老中医治疗早泄药方

    哪些偏方能治疗早泄?治疗早泄的偏方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老中医治疗早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老中医治疗早泄药方:盐知母治早泄 【功

  • 中医治咳嗽的药方
    中医治咳嗽的药方

    到咳嗽,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的。轻微咳嗽不会觉得什么,如果经常咳嗽就会严重影响生活了。那么,大家对咳嗽了解多少呢,一般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外

78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