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演讲稿大全>学生演讲稿>

弘扬诚信美德演讲稿

时间: 芷婷0 分享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弘扬诚信美德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诚信美德演讲稿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大学生的必备》。

马丁路德说:“不是我很喜欢多次强调黑人的权利,而是很有必要,我才这么做。”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在决赛中依然以“诚信”为主题的类似原因。

有人说大学生应该把诚信写在纸上,每天读上几十遍;有人说我们应该将诚信装在兜里,每天觉得沉甸甸;也有人说我们要把诚信装在心里面,白天想,夜里念。而我认为要把诚信真正落到实处,就该把诚信转化为一种自觉,一种没有矫揉造作的意识使然。

今年年初,在江苏大学出现了“无人售报摊”。放在校园里的报摊不需要人来卖报纸,同学们过来买报纸,只需要将钱放入箱子里,包括找零都由学生自己来做。江大的一位负责老师说这些报摊平均每天售报120--160份,从没出现过差额,即使有的同学一时忘记带钱,下次买报时一定会将钱自觉补上。

诚信就这样,在你来我往,拿报纸的指尖慢慢渗入我们的血液,滋养我们崇高而健康的体魄,支撑我们顶天立地的人格。无数双手触摸着同一份报纸,无数大学生用绵绵不绝的声音唱着同一首歌:报纸有价而诚信无价!一份报纸顶多也就看一两天,而透过诚信却可以洞察人的一生。我们高兴,因为在我们大学生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我们把诚信看成是最神圣的塔,塔顶的灯一生不熄,我们把诚信看成是最清纯的河,河中的水源远流长,我们把诚信看成是最明净的天,天空的云一尘不染。穿越960万平方公里,诚信用古老而强劲的声音向祖国大地的每一个青春勃发的大学生述说着,述说着新时代、新青年的道德要求,述说着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人格元素。

欣喜之余,又不能一叶障目。诚信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并化为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在遭受少数同学的践踏。也许你根本就感觉不到,但在不知不觉中,你就在自辱人格、轻蔑诚信。说一个我亲眼目睹的例子吧。我们院历史文选老师问某同学平时都买写什么书,这位同学和我一样买书一般都是散文、小说之类的,但他偏说:我买历史类的书,比如《古汉语字典》。老师就问他所买的《古汉语字典》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他说:商务印书馆。老师听了,微微一笑,不再追问。因为《古汉语字典》只有中华书局出版,商务印书馆是不会出版的。也许你觉得这件事微乎其微,把它上升到诚信的高度,简直就是小题大做、言过其词。但你可知道,诚信不是商品可以讨价还价,它是圣洁的女神,容不得一丝玷污。你蔑视它,它会让正直的人们蔑视你。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能马上又站立起来,失信,你也许永难换回。是的,丢失诚信,就是一次大的失足,而大的失足往往就会千古留恨!

在同学之间的交往,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你在摧残诚信的时候,也在不断拉大你与他们的距离,使他人难以再次信任你。中科院林德宏教授说,世界上最长的路是心路,如果彼此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心与心之间就隔着崇山峻岭;世界上最短的路也是心路,如果大家都以诚相待,开诚布公,心与心之间就近在咫尺,没有隔阂,人类社会就会和谐相处。社会

上确实存在不诚信的现象,但是这股不正之风不应该在大学校园里蔓延,不应该被我们这些追求完美的大学生沾染。

同学们,我们大学生是社会青年中的精英,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以科学知识造船,用诚实守信扬帆,乘风破浪,前方的天地就会广阔无边,未来的人生就会烟花烂漫。

弘扬诚信美德演讲稿篇2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的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 —— 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它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例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自身修养的问题,例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在别的国家是很少见的。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传统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思想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必然要伴随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但是,新的价值思想体系的建立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中国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的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理论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特色在哪里?我的理解,一是社会主义的,二是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有特色。 第二,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带来了许多外来的,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浸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包括它的价值观念,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选择先进的优秀的精华,例如他们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开放意识、进取精神等。同时要摒弃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适合于西方而与我国国情不符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浸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新美德。

第三,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明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20年中,我们现在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将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中国传统美德能否传承下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问题。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从小让他们身体力行,形成习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这个道理,为了让少年儿童牢记各种行为规则,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一方面让儿童识字学知识,另一方面学习传统美德,身体力行,铭记在心,从而形成习惯。这些读本今天当然不能再用了,里面有许多封建的东西,但是其中有许多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还是应该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有新的读本,选择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编纂成册,让青少年广为传诵,并指导他们努力实践,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汇编出版《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丛书》,很有意义。选择经典古籍中适合青少年阅读并具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让青少年阅读背诵。有些内容可能青少年一时还不能理解,但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他就会懂得其中深奥的道理。我小时候也读过一点四书五经,如小时候背《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小时候读《论语》时背诵的,现在成为我的座右铭。可见,小时候趁记性好的时候读点、背点古籍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我不提倡如过去意义上的读经。中国的四书五经主要内容是宣扬封建道德,与今天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经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养心的道理,即前面说到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继承和发扬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为美德代代相传,因为美德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弘扬诚信美德演讲稿篇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想读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的人,对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这是里面讲诚信篇中选自《论语·为政》的一句格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中庸》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讲信用的,而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诚信为本,于世于人,于国于民,何其重要。

回想从开天辟地至今,就有着许多讲诚信的故事。西汉初年,季布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当时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北宋晏殊参加殿试,发现考题正是自己曾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说明实情,要求换个考题,《晏殊诚实无欺》这一美德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伯牙,子期,一个抚琴,一个听音,衣袂飘飘,风清云淡,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结为知音,并庄严约定,后来故人逝去,再无知音,伯牙宁可断琴。这约定与断琴,便是对友谊的诚信。__,一位无私的共产党员,他的遗书可谓朴实而又感人:“我经手的钱有上百万,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是用于革命事业的。”相信这番话会令“伸手派”汗颜。这遗书体现了入党宣誓时定下的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诚信,千金难易。

可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各种文化交融,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诚信“一文不值”,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过时”。这种错误的迷失,导致了个人乃至社会行为的偏差。

在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博士,去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给中国留学生的信》,文中写到他面试一个求职者的经历。在面试谈话的过程中,求职者表示,如果录用他,可将在原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可是李博士并没有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信”。文中还写了有关中国留学生的实例,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有工作机会,他们就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的承诺抛在一边。

想一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诚信吗?

不!我们失去绝不仅仅是诚信!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缺少人文关怀。其实主要就是精神家园的迷失,缺乏诚信,就是精神家园迷失的具体体现。因此,寻找精神家园已经成为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呢?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在全国的出版发行,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李岚清副为该书所写的序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我想,这无疑是我们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园。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我们更要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许还有些人会觉得,传统美德离我们很远,我们只要安于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

可是你想过吗?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与朋友相聚不失约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吗?!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的不断出版和发行,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浪潮。我们坚信,有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健康成长!我们期待,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美德将会再放光彩!

看完“弘扬诚信美德演讲稿”的人还看:

1.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精选3篇

2.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3篇

3.传承美德演讲稿精选3篇

4.中华美德的演讲稿4篇

5.关于美德的演讲稿3篇

98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