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学化妆 > 化妆知识:化妆品店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你死在哪条路上

化妆知识:化妆品店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你死在哪条路上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化妆知识:化妆品店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你死在哪条路上

  品观君曰

  你是在自救,还是在自焚?

  by_徐老师

  面对即将过去的2017年,若要为17万家化妆品店找一个关键词,我想非“转型”莫属。

  化妆品店为什么要转型?答案显而易见:

  门店形象老化,新客不愿进店;品牌结构薄弱,老客成批流失;品类不够丰富,服务不够专业,BA连自己的妆都画不好,更不用提什么彩妆销售氛围和场景化陈列了。

  “现在还不转型的店,那就是在等死。”

  在陕西南部的小县城里,李总的化妆品店已经开到第12个年头,是当地红极一时的老店。哪家嫂子要买保湿乳液,哪个小姑娘想修个眉,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将她领到这家店来。

  可就在最近3年的时间里,李总的化妆品店已经连着“转型升级”了2次。

  “不改变不行了,”李总说,“现在有点钱的都会开车去市里的商场购物,我们的回头客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继续维持老样子,老顾客们都不会来了。”

  李总所面临的问题是中国17万家化妆品店的一个缩影。

  客源流失是门店转型的内在驱动力,渠道分流迫使化妆品店拼命抓住他们的目标客群。一夜之间,“转型”一词如病毒般迅速流传开来:不管找没找到门店的本质问题,也不管懂没懂新零售的真正含义,店老板们拍拍脑袋决定,先掏一笔钱把店铺重新装修完再说。

  这些“转型”之后的化妆品店,真的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去吗?

  第一批门店最先尝试转型之后,后面的人便有了套路可寻,据观察,“转型”可分为以下3步骤:

  1.重新装修。

  装修没问题,都找同一家公司设计就出问题了。1条街上5家不同名字的店,清一色或白或绿或黑或黄的门头,原木加绿植的背景装饰,配上工业风的黑色铁架子……虽然与之前老土的形象相比好看了不少,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毫无记忆点可言,很难培养回头客。

  2.卖进口品。

  消费升级时代,不少消费者更偏好购买进口化妆品。想要满足这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每家店里多多少少都得有几个进口品牌。

  但是,不少正规的进口品牌,要么牌子太小、知名度不高,自然销售完全卖不动;要么给到终端的利润空间非常狭窄,店铺调性虽然上去了,但利润却下来了,赚的钱够不够交下半年的房租,都成了个问题。

  更严重的是,为了以较低的价格拿到“爆品”,部分老板的进货渠道是“不可描述”的——有些网红“爆款”要么还没正式进去中国线下市场,要么库存紧张,代理商根本不会给一个不成规模的小店放货。

  如此一来,店老板们只能抱着侥幸心理卖水货,是真是假,他自己也说不清。但只要一个消费者使用后出了问题,对于这家店的信任也就瞬间坍塌了。

  3.紧抓服务和体验。

  有了漂亮的门面,又有了合理的商品结构,化妆品店想要对抗其它渠道分流的关键,便在于给予消费者的体验和服务。

  给消费者做体验其实不难,如今不少品牌也会派老师进店,亲自为店员做系统培训。但难的是,如何把握“服务”的程度呢?

  一边为顾客做脸,一边疯狂推销产品,顾客真的能享受其中吗?有的顾客想要好好躺下来体验一番,有的人其实只想在手背上试试就够了,你的BA真的能“因人而异”的服务吗?

  更有甚者,不少店老板还定下规矩,每人每天必须让5个顾客躺下来体验!为了完成任务,有的BA看到化着美美的妆的顾客也要拉着人家卸妆洗脸敷面膜,但也许这些顾客并不愿意被如此“服务”。这个行为,和前几年的轰炸式推销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的转型,就是找死。

  实际上,“转型”首先要“转心”。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改变经营模式,改变开店思维才能读懂消费者思维。

  门店升级改造的前提,是店老板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你的店开在乡镇市场,当地消费者对于日化用品的需求远高于彩妆,那你又何必争做18线丝芙兰?

  想要卖进口品没问题,但卖什么牌子、这个牌子哪一款单品卖得最好,产品本身的优点又在哪里,这些你都需要了解。如果自身对于新东西的认知程度都跟不上,又如何指望你的BA会真正掌握呢?

  也许前几年开店的时候你还不需要费心,但现在时代变了,库存问题如何解决、爆品的连带率是多少、坪效怎样做到最高,这些关键数据你都需要掌握。

  也许转型的“套路”都是相似的,但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门店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具体做法。与其想着下一站跟着哪个品牌去哪儿旅游,不如认真找身边的消费者聊聊,去发现她们到底要什么。

  更重要的是,当你摸索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开创性道路之后,门店也就有了源源不绝的生命力。否则最初人云亦云的开店,中间人有我也有的转型,最终只会走向倒闭。

  那么,屏幕前的你,此刻是否也走在转型之路上?

  接下来的2018年,你打算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分享你的经验与教训,为化妆品行业的“转型”,再提供一种可能。


  【本文作者:徐老师 (微信公众号:化妆品观察)】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5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