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读后感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

  年龄增长并不代表心智成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作家斯科特·派克的著作,他既是心理医生又是作家,《少有人走的路》是一个系列,有心智成熟的旅程,还有勇敢的面对谎言、与心灵对话、心灵地图。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个引子,用一连串的心理治疗案例和理论,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心智日臻成熟,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才能算的上真正的心智成熟?在未看本书之前,王阳明的一首诗说的很清楚:“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斯科特在序言中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只不过是病的时间不同而已。直面问题,心智就会逐渐成熟,而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作者用四个部分来告诉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训练使自己成熟,分别是《自律》《爱》《成长与信仰》以及《恩典》。

  一、自律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这种自律又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推迟满足感。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在每天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你总是先做容易完成和喜欢的工作,剩下的时间里面对棘手的问题,总会尽量回避,因为你潜意识告诉自己已经完成了一些工作(那些简单和喜欢),棘手的工作便越积越多,最后无法解决。如果换个次序,先花两个小时完成棘手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做容易完成和喜欢的工作,那么这一天的效率肯定是令你惊讶的。这就是面对问题,首先感受痛苦,而后解决问题,再享受快乐的推迟满足感做法,用我们通常的话来将就是“先苦后甜”。二是承担责任。出现问题想立马解决,不然寝食难安,这样的想法并不可取,可是放任不管,想让问题自行消失这样的想法更不切实际,作者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承担问题带来的一些痛苦,才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去找自身以外的借口。三是忠于事实。心智成熟的人不应该道听途说,更不应该凭一面之词去

  判断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可惜在我们生活中善于指手画脚的人不再少数,总以为自己代表着世间的一切公平正义,对别人的事横加指责,可事实上,谁的问题最后也只能有谁自己来解决。四是保持平衡。书中告诉我们,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既要追求诚实,又要隐瞒部分真相;既要承担责任,也要划清界限;既要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又要珍惜当前,尽量让快乐多余痛苦。所以就要保持平衡,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为“苦行僧”的角色。

  二、爱

  “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作者的一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他说人们应该意识到,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爱绝对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的话,这个“爱”带来的痛苦可能会远远大于幸福。所以,大家不妨回头想想,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悲情故事,并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不会爱。

  三、成长与信仰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且信仰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的信仰大多来自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最基本的便是成长的家庭环境。一个家庭从小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你应该努力,只有勤劳的付出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另一个家庭从小的教育理念是孩子你别太在意,你想要的一切父母都会给你。两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管后天的教育、经历如何相似,最终还是会形成对立,所谓的“气场不合”。我们仔细想想,你相信什么不应该是别人告诉你相信什么,而应该是自己通过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产生,书中说“不能依靠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活着,”而是要去自行寻找人生的方向,虽然这个过程过于曲折复杂和痛苦,但是找到之后人生便别有洞天。

  四、恩典

  简言之就是相信奇迹,也要去找准机会接纳奇迹。作者再次强调,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对抗自然法则,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书中提到了“熵”的概念,我们选择勤劳还是懒惰、选择自律还是放纵,都是与熵作斗争的结果。我们常说自己太懒了,没有去健身,没有去看书,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懒惰的原因是为恐惧感,不是健身有多累让我们难以承受,也不是书有多么难读,而是害怕,害怕去健身之后的麻烦,害怕读书之后的不懂,所以,克服懒惰首先要克服恐惧感。

  心灵的力量不断积聚,心智不断成熟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孤独感。这与权力上的孤独感是一样的,但是心灵上的更甚。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都自称“寡人”,现在大家都说哲学家是孤独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因为走在最前面走得最远的人,永远都是孤独的。慢慢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一个人能够维系的圈子里面就那几个人,而且都是志趣才情、物质基础相差不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愈加显现,因为境界相当、气场相合是人能够维系相互联系的重要因素。

  关于本书对本书的感受和认可,著名演员倪妮的评价就说的很好——“我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少有人走的路》。我学这个不是想分析别人,而是当我遇到一些事情,比如被人说好或者不好是,我能相应地调节心态。”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文艺小矿工

  公众号:写点什么

387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