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读后感 > 读《二马》有感: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读《二马》有感: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读《二马》有感: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读《二马》有感

  保定人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选驴肉火烧总是差不了,同理,我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选老舍总是错不了。最近读了老舍的《二马》,本以为读的老舍的作品已足够多,可看完这本还是有惊喜。

  十九世纪初,当时的英国和中国正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二十多岁的有志青年老舍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24年-1929年)。漂泊在异国的他不知受了多少屈辱,于是有了这本《二马》。书中描写了中华民族的暮气、懒惰、不思进取、事事顺人,同时也描写了英国社会中的民族文化偏见,表达了青年老舍朴素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张。除了批判和谴责,老舍更多的是反省与分析,书中好多思想都十分先进,即使在过去了将近一百年的现在也同样受用。比如书中写道:人家看你就欺辱你,看你起革命就讥笑你,国与国的关系本来是你死我活的事。除非你们自己把国变好了,变强了,没人看得起你,没人跟你讲交情。这正是“弱国无外交”呀!

  马老先生代表当时中国的旧思想。他看不起做生意的人,一心想着做官,却事与愿违,爱上了异国他乡的温都太太,现实使得他选择放弃。老舍对这种老顽固的态度是:完全消极,至少可以产生几个大思想家。完全积极,至少也叫国家抖抖精神,叫生命多几分乐趣。像老马,像老马的四万万同胞,既不完全消极,又懒得振起精神干事。这种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出息的态度,是人类的羞耻!

  青年马威一直生活在各种纠结之中 。他的新思想与父亲的传统想法发生了碰撞,他想读书却不得已为了生存去经营着一家古玩铺,他被玛力的美丽深深吸引着,可是玛力的眼里从来就没有马威这个中国人,在各种伤心绝望之中,最终选择离开这个让他心碎的地方。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李子荣。同样是在外国半工半读留学的大学生,难得的是他看事情十分透彻,无论是爱情、学业、工作都能权衡利弊,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独自在异国拼搏着,奋斗着,充满了正能量,看着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希望。

  读完此书不由得想起了《国家》这首歌,之所以现在中国人可以行走世界不再是Chink,不再受欺凌,正是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了!“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愿天佑我中华!

  最后附上《国家》的歌词: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国家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7年1月18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平安小果果

  来自公众号:平平安安的亲子阅读

387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