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老教师的新教学感悟:你还在做教书匠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教师并不是“教书匠”几十年讲着一样的课程,应该有所改变,下面我们来看看《你还在做教书匠?!》这篇教育感悟吧!

  今天读到这样一段话:“教书匠的讲义常常是30年一贯制,年年讲着老内容,年年有老方法。每天、每月、每年都在重复自己。所以说他虽然有30年教龄,但充其量只能说教了1年而重复了29年。”

  看到这番话,觉得心里虚虚的,脸上烧烧的,这或多或少有我的影子。回想我的教学,我的课堂,虽然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教室从这间挪到那一间,甚至办公室也搬了好几次了,但最初的那六本课本我自始至终都带着,且视为珍宝,因为上面有备课时密密麻麻的笔记和讲课流程,待到教哪本书时,只要匆匆看上几眼,便登上讲台。即使有些突破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还记得《鼎湖山听泉》的教学设计多年来的一致性,还记得《藤野先生》一课的思路也是几乎未变动过,还记得……太多的“相似形”了。有一年暑假因搬家而误扔了一本课本,连同那些废书一起卖给废品站了,后来开学用到时,在家里死活找不到,我便去废品站寻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找到,害的我心疼了好几天。

  我这样在重复着昨天的日子,教学生活只是简单的复制而已,毫无意义,毫无创新,却又缺乏自知之明,觉得不换教材,不用重新坐下来苦苦备课是捡了很大的便宜,还整天自得其乐,学生答卷上成绩高一点就觉得自我陶醉,甚至自我得意以至于忘形。其实,呵呵,教书匠还真是可怕呢!

  如今兴起了课题风,然而有多少学校多少老师真正的进行课题研究?他们不是没有欲望,而是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如何开展这种科学研究,他们缺少的是研究的土壤、研究的种子、研究的阳光、研究的雨露。终归说到底,还是没有群体的和自我的觉醒与坚持。

  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17岁初中毕业后只经过一年的师资培训班学习,当起了农村小学教师,然而能成为全世界顶尖的教育家,不是一朝一夕的勤奋,也不是只是勤奋而没有思想的拉磨似的教书匠。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晨5点到8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丰富的实践和持续的思考,才使他成为一名享誉全球的教育家。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真正把儿童作为人来对待,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他把人的价值放在教育的第一位。他的教育思想是真正从教育的田野里生长出来的,所以才最接地气,才最是鲜活,最是生动。

  有这样一句话: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我们不要求自己成为教育家,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精致的教育者,而不要只做只会简单复制的教书匠。扎根在教室里,扎根在教育的田野养份里,扎根在经典书籍的灌溉中,坚持阅读与写作,努力成为一名精致的师者。

  作者|四间房乡 崔喜玲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