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阅读推荐 >

有关参观艺术博物馆的文章:水清木华清华园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开放的艺术殿堂,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历史与今天的碰撞。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水清木华清华园》这篇文章吧!

  “一所伟大的大学,需要一座伟大的博物馆。”一直想去清华园的艺术博物馆看看,周日下午约了美女去到位于清华园内的博物馆。

  远远地看到冷风中矗立的人物雕塑群,凭感觉我知道前面就是博物馆了。

  走进来看,是被誉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的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先生的雕像。

  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先生1914年应邀到清华演讲,引用《易经》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生要做君子:“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这次演讲对清华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清华即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校训。

  陈寅恪先生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作为历史学家,先生学贯中西。是公认的本世纪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师。

  “南书房行走”的王国维先生 于1923年应召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是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集哲学、经学、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

  赵元任先生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者之一,28岁便被美国康乃尔大学聘为物理讲师。29岁时,他回到清华,担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讲师,30岁任哈佛大学哲学讲师,33岁被聘为清华哲学教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是对四位国学大师最好的解读最高的评价吧。

  步入博物馆,正对着大厅的是一座气势非凡、由黄色侧墙和黑色阶梯组成的主交通轴,一直延伸到最高处,沿着这条简洁明快的楼梯拾级而上,参观者便能顺利到达各个展厅。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屋顶还被设计成一个自然光过滤器,阳光可以透过天台玻璃照射下来。

  在服务人员的提示下,我先去了一楼的主展厅,这里展出的是以“回归.重塑”为主题的雕塑大师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

  整个展厅以黑白和深蓝为主色调,无论是展厅的布局、作品的摆放、色彩的搭配还是灯光的处理,都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

  展览共分七个单元:第一单元“布德尔的创作之源”呈现了布德尔由学习到掌握雕塑技术期间用作参考和汲取灵感的考古文物;“帕拉斯(1887-1905)”“阿波罗(1898-1909)”“弓箭手赫拉克勒斯(1906-1909)”“果实(1902-1911)”,“珀涅罗珀(1905-1912)”及“香榭丽舍剧院与垂死的人马(1910-1914)”六个主题单元集中展现了布德尔重塑古代经典人物及题材的独特创作手法和理念,古希腊雕塑的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理念在布德尔的作品中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布德尔师从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但是,他与罗丹却又是不同的。“艺术必须从古老的根上生长出来,再让树枝伸向现在,等待着开花结果。”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布德尔的艺术信念,也揭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之旅。

  布德尔对待每件作品都非常执著,尤其是在创做纪念碑作品时,有一件作品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期间创作了57件草稿,还有一件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所以他的每件作品都是精彩的、绝伦的、真实的。

  主展厅陈列的是布德尔的代表作——《弓箭手赫拉克勒斯》。这件作品在西方雕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甚至曾经摆放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场馆的门口。你看,大师雕刻刀下的赫拉克勒斯浑身筋肉,体形瘦小,左脚伸出圆周外,突破了平衡圆满的倾向,刻意夸大了的弓箭,包裹着一个剑拔弩张的精悍紧张的肉体,带给人无穷的力量和阳刚。

  邵大箴先生评价布德尔手下的赫拉克勒斯是一个背负着承重使命的苦行僧,豪气万丈却又抑郁深沉。这与布德尔喜欢贝多芬雄壮悲怆的交响乐是不无关系的,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雕塑还是音乐,这件作品所呈现的是悲怆与英雄的结合。

  “艺术的生命是爱,不能够把全部生命贡献给艺术创作的人,应该放弃赋予石头以生命的职业。”正是因为他对雕塑炽热的爱,你能从大师的每一件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温度。雕塑大师罗丹对他这位高足的叹赏毫不隐讳,“布德尔在不断地推论中,寻求真实,他的作品非常的理性,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在全体中有重要的价值。”

  沉浸在这位雕塑大师的世界里,其实是在享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都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驻足在大师的作品前,你能感觉到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似乎穿越时空在跟你对话。

  艺术的魅力是具有穿透力的、直抵人心的,两个小时的时间与大师对话,与作品对话,每一件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和柔美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

  从一楼直接去了顶层四楼。

  13号厅的“晚霞余晖——清朝瓷器展”,10号厅的“翰墨丹青——清华藏珍书画展”,12号厅的“必忠必信——王纲怀捐赠铜镜展”,11号厅的“随方制象——清华藏珍家具展”,8号厅的“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7号厅的“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以及9号厅的“丝绣撷英——清华藏珍织绣展”……展厅内每件藏品都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比如织绣展厅中展出了清代“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红纱地绣花金玉满堂女氅衣、蓝地刻丝云龙立水长袍等名品。在这里,终于有缘一睹明代刻丝凤穿牡丹团花,各色丝线织出的艺术品可谓精美绝伦,心中不由地赞叹古代艺人精湛的织绣技艺。

  博物馆的三楼是“理想之境——马里奥.博塔的建筑与设计。”建筑与人类密切相关,“我们塑造了自己的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我们”。作为国际级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念充满人文性和理想性。他融合了严谨的理性主义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当代建筑语言回应久远的历史记忆。他虔信一座建筑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根源和记忆”,在“记忆”的土地上,务必保留日渐丧失的地域特征和历史特色。作为清华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师,我们看到,缓缓上升的步行阶梯和顶层天花板的自然采光,博物馆与大学主楼以及整个校园之间的关系,无不印证着博塔独特的建筑理念。

  最后来到博物院的二层,在4号展厅,“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独上高楼”,取自静安先生的“三重境界说”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以“独上高楼”作为展厅主题,一是喻其令后人望其项背的学问之大成就,也喻其孤傲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展厅分“罗王之交、平生交游、清园执教、静安不朽”几个单元。静安先生人生最后的时光是在清华园度过的。期间,他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90年前那个初夏的一天,他却义无反顾的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的鱼藻轩。带着他“学贯中西,满腹经纶”的才华和“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精神,平静的去了。清华园的茔地,成了这位国学大师最后的归宿。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如今,静安先生手写遗书的石印本静静地躺在展窗里,先生的自沉曾一度成为学界之谜,作为“国学第一人”,后世再无人能及先生之成就。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已是日落时分,夕阳穿过树梢的光影在博物馆墙面上缓缓移动。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透过那些老旧的物件,能感受到那种“跳动”,心灵得以在此安放,而无需在意溜走的时光,人也随着一起沉静到永恒的时光里去。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