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阅读推荐 >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章:寺不是庙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虽然现在我们把寺庙二字当做了一个整体,其实寺和庙是分别代指不一样的建筑,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寺不是庙》。

  文化的传承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异化。

  小时候,我好斗,遇到岁数大我的孩子,从不示弱,上学时间若是打输了,没事,放学到他家,捡块大石头,倚门等候,一边无视他家大人的好话,一边恨恨地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几次三番之后便有了“赖架王”称呼,打遍天下无敌手的。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打我小的印象中,和尚就是和庙联系在一起的,庙就是寺,所以大家都是“进庙烧香”,比如,大家称赞敬亭山的“弘愿寺”都是直接说:这庙修的气派,有汉唐之风。还有喜欢造谣的人说:九华山除了那些庵里的尼姑是干净的,没有几个庙的和尚是好东西。把“尼姑庵”和“和尚庙”一起并列相称呼,寺庙一体,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寺和庙真的是一回事吗?非也。“寺”和“庙”是有严格区分的,《宣城县志.卷十》把“庙”和“祠”放在一起编辑,把“寺”和“观”已及“庵”放在一起介绍,因此该卷的名称就是:祠祀 寺观。这就说明,“寺”和“庙”是完全的区别。

  其实“寺”这个说法在中国古代是高官衙门的称呼,《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西汉后更是把“三公九卿”里许多卿级高官的衙门叫做“寺”,喜欢看古代“神剧”的姐姐们都晓得什么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都记得那些位高权重、年轻帅气的“大理寺卿、光禄寺卿”。

  “寺”最后变成了和尚居所的统称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东汉的汉明帝不知从何处知道西天有佛,于是遣使求经,这个比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可早的太多,求经的人最后从西域带回了高僧“摄摩腾”,皇帝客气,让这和尚住在“鸿胪寺”,因为这个原因,在后来改造房子的时候还是以“寺”为名,由于经书是两匹白马驼来,便以白马为名,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白马寺”。从此之后,“寺”慢慢就变成了和尚生活起居等居所的总称。

  “庙”在中国的历史则远远超过“寺”,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楚辞<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庙”,就是中国人供奉祭祀先祖的地方。在绵绵中国的几千年文化中,谁最受尊崇?

  当然就是大圣人“孔子”了,这也无怪乎有“县县有文庙”的说法,《宣城县志》在卷十的开篇就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载“至圣先师庙”,详细的记述孔子从开始祭祀到历朝历代被加封祭祀的过程,然后还记录了已经毁损或者尚健在的各种“庙”十七座,这些庙无一例外的都和“和尚”无关,里面供奉的大都是关帝、土地、神人以及一些贤哲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城有一个人拥有三座不一样名称的庙,这个人就是宋代抱万民册投水防洪的知府张果,一座是“张公标纸庙”,城北五里;一座是“张公庙”,城内城隍庙边;还有一座是张公果庙(后改称遗爱祠),小东门附近。可见,若为官者真有为民赴死的心态,百姓当然会万代敬仰,焚香祭祀!然,看今日,张果庙在哪里?还有几人记得他?今又有几人能得百姓建庙祭祀!

  有人戏称,寺和庙的区别很简单,庙里供奉的是中国人,寺里供奉的是外国人,我看大抵如此。最后到寺和庙不分,寺庙一体化,也是佛教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本土化的一个例证。

  宣城县志中还记录了大量的“祠”,如“忠义祠”、“节孝祠”、“褒烈祠”等等,“祠”这东西我觉得和现在的纪念馆大致相差无几,只不过现在的纪念馆更多地关注文化和名人效应,而以前的“祠”则注重是“忠”、“孝”、“廉”的某一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江南春》中,这南朝的四百八十寺中断然不会少了宣城寺院的身影,在县志中,记载的有名可查的寺院多达七十所,这还不包括一百多座“庵”。“庵”,只不过是小一点的寺院而已,且不对外开放,只是个人清修之所,尼姑多住,久之,就成了尼姑栖身之所的代称,今世人不知,皆曰和尚的庙,尼姑的庵,谬误也。

  寺也好,庙也罢,俱往矣,如今寺也不是当年的寺,庙更不是那时的庙。西边来的佛也不灵光了,寺里供奉的塑像成了一些和尚敛财的工具以及坏人贿赂的对象;中土自家的神也轰然倒塌了,庙里的孔子早都被人斥为“孔老二”,更无人愿意烧香祭祀,神奇一点的关公倒还是有人膜拜,不过大部分都是黑道上的兄弟,保佑的也未必是什么好人;至于一些舶来的主义,到底有多少人真心信仰,我不说你都知道了,而有些喊滴震天响的估计摸摸自己良心都会惭愧地跳楼,可惜,他们没有良心。

  这是个信仰灭失的时代,真若是说还有信仰,那就是国人一贯的坚持:“权”和“钱”而已。如此,寺庙不分也是对的。

  公众号:杉木随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6935